端午节晴天好还是坏?俗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啥意思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者屈原是节日的主题。然而,在民间对于端午节天气的好坏,人们也是非常重视的,认为天气的好坏关系着秋后农作物是否会有个好的收成。俗话说“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端午节晴天好还是坏?俗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啥意思

端午节本来的设立是和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夏至是分不开的。常言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到了夏至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最顶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最炎热的时候,蚊虫苍蝇开始滋生,疫病流行,环境中越来越复杂。

过去科技水平不发达,人们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后,便有意识的在夏至之前选择一个时间节点,举行一些活动来提醒大家注意防病防疫。人们又认为阴历的五月五日是个不好的日子,称“毒月”“毒日,为了便于记住这个抗病抗疫的活动,就确定了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为“头端阳”(大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于是也就有了“三个端日”的说法。

端午节晴天好还是坏?俗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啥意思

人们凭多年的观察总结出了这句气象谚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意思也就是说,如果阴历五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端日都是晴天的话,就预示着下半年是干旱的天气,庄稼就会减产、不会有好的收成。

在古代,什么都落后,没有相应的水利灌溉条件,农作物的生长全靠下雨。如果遇到旱天,地里颗粒无收是很正常的事,端午节后正是幼苗生长期,如果一直是晴天不下雨,幼苗就会旱死。因此,也就有了“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的说法。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这个说法已经过时,在发展中的今天,地里浇水设施齐全,不下雨对农民来说还是好事,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水利灌溉设施齐全,想什么时候浇水就什么时候浇水,一直晴天更能保障秋季作物高产稳产和大丰收的。

端午节晴天好还是坏?俗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啥意思

端午节的别称由来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月五日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上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此称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南方地区有“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因此叫端礼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所以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晴天好还是坏?俗语“三个端日晴,地里无收成”啥意思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对于端午节的说法也不一样,但端午节的过法都是大同小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主义者屈原外,多是以除病驱疫为主题。俗语只是针对某个地区而言,希望大家要正确理解和看待。祝端午节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收成   端午节   屈原   晴天   端阳   菖蒲   爱国   幼苗   夏至   阴历   仲夏   俗语   端午   说法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