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啥意思

俗语就是人们通过口头形式代代相传的语言,有的很有道理,有的却只是一种寓意,也有的是一种提醒,总之,俗语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俗话说:“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啥意思

阴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称之为“恶月”,“恶日”,是古人们选定趋吉避凶,除病驱疫活动的时间节点。因此,在端午节也留下了很多的俗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端午不吃娘家粽

这句话其真正的含义就是说,闺女端午节不能到娘家过。端午节是吃粽子的时候,不要端午节这天走亲戚。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在古代人们受其“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封建的认为,嫁去出的女儿就是像是泼出去的水一样。出嫁之后,就完全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只能算做一门亲戚,就相等于是外人了。如果端午节吃娘家的粽子,会把娘家的福气带走,也是对祖先的不尊重,对娘家不好。

其实,这也是迷信的一种说法,主要原因应该是古代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端午前后又正是粮食收获季节,去到娘家过端午就会耽误收获粮食的农忙时间。

俗话说:“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啥意思

加之端午节又是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女性外嫁在某种程度上还真不算是自己家里的人了。如果再到娘家过节,难免哥嫂弟媳等成员心里不愉快,因此才流传下了这样的说法。这也是我国部分地区自古流传下来的端午节的规矩。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端午不能回娘家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一方面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男性和女性都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休闲时间有限,利用端午回家团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端午不吃娘家粽”这种说法也不用太在意,要正确理解不能被传统习俗所限制。

俗话说:“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啥意思

在家要洒雄黄酒

这句话结合上一句就不难理解了,就是说端午节不去走走娘家,在家里就要必备雄黄酒,里里外外洒上一些。古代的人们认为,雄黄属于一种中药材,“善能杀百毒、辟百邪”‬。‬这样做就可以除疫病,压制邪侵。

而且洒雄黄酒要在中午,因为‬午对阳‬气‬十‬足‬的时‬候‬药‬力‬充足‬,更‬‬‬能‬有‬效‬地‬杀‬死‬蝇虫,控制疫病的‬发生。所以在古代家家几乎都必备有雄黄酒。

据说将雄黄制成雄黄酒,饮用后有免受虫蛇伤害的效果,可以驱妖避邪。‬神‬话‬《‬白‬蛇‬传‬》‬大家也‬都‬熟‬知‬,‬端‬午‬节‬人‬们‬就‬有‬喝‬松‬黄‬酒‬的‬习‬俗‬。‬古代科学不发达,产生这样的想法倒也不足为奇。不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雄黄酒还‬是‬不‬喝‬为‬好‬,搞不好就‬会中毒的。‬

俗话说:“端午不吃娘家粽,在家要洒雄黄酒”啥意思

总之,端午节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很多的习俗和讲解究。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都是大同小异。总的来说,平时没时间,端午节放假也是和亲人相聚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在看待每句俗语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必要全部去接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雄黄酒   方家   娘家   端午   雄黄   疫病   俗语   粽子   端午节   现代社会   俗话说   亲戚   粮食   说法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