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第一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7月11日也就是农历的六月初二入伏,进入伏天预示着一年里最酷热的天气到了。对于伏天的到来,民间有着很多的说法,有说入伏第一天下雨好,也有的说入伏第一天晴天好,其实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入伏第一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伏天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伏之说,初伏也就是头伏,头伏的第一天就是入伏。古代历法规定“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庚日就是古代用于干支纪日法中带"庚"字头的日子。

人们常把夏天称作“三夏”,也就是说夏天一共三个月,第一个月叫孟夏,第二个月叫仲夏,最后一个月叫季夏。一个节气十五天,二个节气正好占一个月,二十四节气中小暑节气正是季夏的开始,它和大暑节气共同组成了季夏这一个月。暑就是热的意思,小暑小热,大暑大热,但这也是笼统的说法。

结合万年历,今年的入伏时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阳历7月11日,那么就是7月11日入伏。今年伏天的具体时间: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为10天;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为2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为10天。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

入伏第一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以前的人们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天气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在以前落后的年代,雨水的多少和农时是有着重大关系的,庄稼能不能丰收,人们能不能过上好生活,和降水是分不开的,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在以前没有先进的气象预测,人们也只能够通过每年的观测和总结来预测天气情况。

俗话说:雨打伏头,晒死牯牛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如果入伏这是天下雨的话,后续的三伏天就会酷热干旱,很少下雨,会热的把耐高温的牯牛都能热死。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农民追求美好,向往风调雨顺的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了古代农民对于天气预测的聪明和智慧。

“雨打伏头,晒死牯牛”这句俗语流传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所以每句俗语不能用于所有地区。

入伏第一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俗话说:头伏下雨,伏伏有雨

这句俗语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入伏这天下雨,以后的天气就会常常有降雨出现。这和“雨打伏头,晒死牯牛”的说法其实并不冲突。正是由于地区不同,而留下的谚语也有所不同。“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这句谚语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

虽然这样的预测不见得准确,但总归都是古人通过日积月累总结的经验。像这样的俗语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雨打小暑头,45天不用牛”。“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等等很多,说的都是入暑入伏下雨的预测,后期会雨量多,虽然都有些夸张,但却从侧面反映了下雨之多。

入伏第一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农谚俗语早已留下答案

谚语是老人们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日常生活的一种总结,同时告诉我们凡事没有绝对,只是针对。对于俗语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俗语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局限性,具体正不正确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我们看到每句俗语时要正确地去理解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俗语   初伏   季夏   农谚   小暑   大暑   中伏   牯牛   伏天   夏至   节气   谚语   晴天   说法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