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中医提醒切记防暑湿,养心肺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盛夏来临,气温升高,空气潮湿闷热,人就像在蒸笼里一样,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再加上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在公共场合还是没有办法摘下口罩,就会感觉更加的潮湿闷热。


而夏季阳气极旺,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情绪向外,使得“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避免热毒积于体内,建议可以适当多用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材,或煲汤或泡茶,让自己清爽度过夏天


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热伤风、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病等疾病都容易高发,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暑湿、养心肺。


夏季养生,中医提醒切记防暑湿,养心肺


防暑湿


进入雨季后,人体最容易感受到湿邪,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如何防湿是这个阶段的养生重点。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水湿之气弥漫,很容易潜藏在人体内。所以在这时候,要注意祛湿,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缠身。


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通常是由于气候潮湿,坐卧在湿地而导致的;内湿则是因为人们在夏天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了身体的脾胃阳气导致。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而脾虚的人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湿,就会造成体内湿气大量积聚。


夏季养生,中医提醒切记防暑湿,养心肺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祛湿的食物,比如说赤小豆、薏苡仁、冬瓜、丝瓜等。体内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越不运动,体内聚积的湿气就越多,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体内津液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从而防止水湿聚集。


养心肺


心脏虽小,却是五脏六腑之主

随着气温、湿度增高,心脏负荷逐渐加重。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保养,少熬夜,避免紧张,可以吃一些养心的食物,比如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日常还可以用麦冬5克、桂圆肉5克泡水喝,平时会感到气虚乏力的人可以再加西洋参3克。


夏季养生,中医提醒切记防暑湿,养心肺


1、适度晨练
早晨抽出30分钟时间晨练,能促进阳气升发。但起床后不能立马锻炼,更不能做剧烈运动。尽量喝一杯温开水后,再短时间晨练。
2、午休
11:00~13:00心经当令,此阶段是养心的黄金期,最好休息片刻。午睡能缓解一上午繁忙的工作,提高下午工作和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流通,增强体力。经过研究发现,午睡能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发生。
3、傍晚散步
在夏季心神易受到惊扰,养心宜静,夏季傍晚可以做伸展性和放松性运动,如扩胸运动散步或仰卧起坐等,这样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
4、泡泡脚
夏季湿气重,湿邪易侵袭人体屏障,湿邪困脾会伤心阴。晚上用热水泡泡脚且对脚底按摩,能去除暑湿,振奋精神,刺激食欲,提高睡眠质量,对脚底按摩也能激发肾精和滋养心神。

5、学会减轻压力
压力过大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学会减轻压力,控制好情绪,避免脾气暴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笑一笑,这样才能改善血管功能,协调人体各个脏器。

在夏季,一定要注意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养心   夏季   中医   麦冬   阳气   湿气   冠心病   午睡   脚底   潮湿   气温   体内   心脏   人体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