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为什么强调要中西结合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不过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患上的糖尿病类型不一样,所以其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其中的饮食调理和运动调理两种治疗方法适合全部的糖尿病,平时要注意饮食,控制好糖分的摄入,每天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糖尿病治疗为什么强调要中西结合

  1、首先要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 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 ,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 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 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2、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 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 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 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 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 常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 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 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 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 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适当的中药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 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 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

在临床治疗上,对初诊患者首先把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措施交给他,要求饮食控制1-2个月,配合运动疗法。若血尿糖下降明显即可维持下去,如控制不满意则给予中药治疗。一 般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

  糖尿病的治疗的话,是需要根据血糖的水平来制定一个降血糖的方案,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用药?单纯的中药或者西药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一种联用方式,既可以平稳降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又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糖尿病治疗为什么强调要中西结合

  例如有时候医生会推荐二甲双胍联用津力达颗粒这些中药,配合控制糖尿病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明显降低体重、腰围、改善胰岛功能,并且使血糖得到更好地控制,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92%,据药方官方相关研究已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眼病、神经病变、肾脏病)可降低35%。

糖尿病治疗为什么强调要中西结合

  此外,据官方说明书介绍津力达颗粒不仅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等方面有潜在的辅助治疗优势,而且安全性高,无不良事件和低血糖反应发生,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适宜。该联用模式已被写入《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和首部国际中医药专病诊疗指南《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俘获国内外一致认可。

(以上内容仅供药物科普使用,并不具备任何的诊疗价值,用药之前一定需要谨慎,并且要在专业的医师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胰岛   血红蛋白   低血糖   胰岛素   血糖   中医药   中西   病情   糖尿病患者   强度   糖尿病   现代医学   患者   饮食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