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的辨证论治

小儿积食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小儿积食的辨证论治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小儿积食的辨证论治

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两种,有型积和无型积。

有型积还分两种:一种为吃多了积,我们叫胃积。

胃积:就是食物积在胃肠道上,这样的孩子一般表现在舌苔厚、黄、肚子胀、有口气、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胃积,以消食导滞为主,对于这样的积食很好处理,我们一般采取的推拿处理办法热敷肚子,顺时针揉肚子等消食导滞、通便的方法。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脾积:孩子平常吃得并不多,但因为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我们通过食物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不能通过脾传输到肺,运达到我们的五脏,包括我们的皮肤和毛发,而是全部积蓄在中焦,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

脾积,以健脾助运、消食,消补兼施为主。

无型积:就是我们讲的气积,现在的孩子都是我们四个人六个人养的宝宝,关注太多,孩子小心眼,爱发脾气,容易形成气积。症见腹痛啼叫,利如蟹渤,吐乳泻乳,其气酸臭。

还有一种情况,食物里面含蛋白类的食物和根茎类的食物多,容易导致孩子气积。

气积,治宜行气导滞,消乳化积。

积食的治疗方法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

对于刚出现的,不严重的,有形的食积,积食食疗方,我们可以用一下方法:

小儿积食的辨证论治

注意事项:一天喝三次,一般连喝两三天。这是五岁以上左右的孩子的量,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自己酌情减量。比如三岁以下用一半的量等等。

说明: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小儿积食的辨证论治

说明:四磨汤有行气而不耗气,有邪正兼顾之妙。方中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可以用于治疗腹胀腹痛。沉香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槟榔降胃气破积滞。人参大补中气。主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

#清风计划##秋季养生正当时#@头条养生@头条健康@清风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小儿   乌药   鸡内金   中焦   神曲   脾胃   麦芽   山楂   大便   清风   肚子   中医   食物   功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