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健康的心脏是长寿的保障,因此心脏需要精心维护,辅酶Q10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且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但辅酶Q10有氧化型与还原型两种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呢?接下来,专科医师将为您解析。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从1957年被发现,辅酶Q10已历经数十年,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则是:辅酶Q10究竟能否保护心脏?针对这个问题,辅酶Q10的研究之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卡鲁福鲁卡斯博士,用亲身经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40多年坚持服用Q10,直到91岁去世,被公认为精力最充沛的教授之一。如果说卡鲁福鲁卡斯博士的经历属于偶然,那么现代研究则给出了准确的回复,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心血管疾病 :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辅酶Q10之所以可使心脏多方面受益,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辅酶Q10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中和活动氧,减轻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可延缓细胞凋亡;二是辅酶Q10是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换剂,可增加心脏对氧气的利用率,可为心肌细胞提供更充足的能量,避免或减轻缺氧损害。虽然辅酶Q10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但却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因为我们体内辅酶Q10的含量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大约在20岁左右,辅酶Q10的含量达顶峰,随后便会逐渐降低,相关研究发现,相比于20岁的青年人,77岁的老人心肌中辅酶Q10降幅超过50%。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的保护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损伤因素会更多;二是保护因素在削弱。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缺什么,就补什么,心脏的保护因素可通过口服辅酶Q10得到缓冲。但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天然存在的氧化型(泛醌),一种是医疗级别的还原型(泛醇),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生物利用率的差异,氧化型辅酶Q10需消耗体能转换,才能被吸收利用,而还原型辅酶Q10能被直接吸收利用;二是体内含量的差异,氧化型辅酶Q10在体内的有效含量约占5%,而还原型辅酶Q10在体内约占95%。所以,从吸收率与利用率来看,还原型辅酶Q10具有更好的优越性。大家在选择辅酶Q10时,应留意它的类型,吸收与代谢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可选择还原型辅酶Q10。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当然,不同的人群对辅酶Q10的需求有所不同,普通人群的需求相对较低,每日摄入25-50毫克还原型辅酶Q10,可满足人体的需求,心血管疾病、肿瘤患者,每日摄入100-150毫克还原型辅酶Q10,可有效保护心脏。我们在选择口服辅酶Q10制剂时,应留意有效含量,因为规格并不能代表辅酶Q10的含量。可能部分朋友会问:辅酶Q10就不能通过食物补充吗?也可以。但食物来源的辅酶Q10几乎无法满足我们,不同的食物,辅酶Q10的含量差距较大,按照补充30毫克辅酶Q10来算,您每日需求吃掉一斤沙丁鱼,或两斤牛肉,或三斤花生,相信大家不可能做到。而普通膳食结构,每日大约仅摄入了不超过5毫克辅酶Q10。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增加摄入辅酶Q10的同时,还应控制其它危险因素,若损害心脏的危险因素存在存在,会削弱辅酶Q10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饮食应避免高盐、高热量、高胆固醇,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内,少吃高脂、高糖食物,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减轻心血管损害;建议每周运动五次以上,每次至少半小时且优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同时,应合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已经,若已经发生了心脏损害,还应坚持服用处方药,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后期死亡风险。

辅酶Q10有两种存在形式,谁保护心脏的效果更好?本文为您解析

综上,辅酶Q10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中和活动氧,减轻对心肌细胞的损害,也是是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换剂,可增加心脏对氧气的利用率,可为心肌细胞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因此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有助改善心力衰竭、冠脉病变患者的预后。辅酶Q10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是天然存在的氧化型(泛醌),一种是医疗级别的还原型(泛醇),氧化型辅酶Q10需消耗体能转换,才能被吸收利用,而还原型辅酶Q10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氧化型辅酶Q10在体内的有效含量约占5%,而还原型辅酶Q10在体内95%。所以,从吸收率与利用率来看,还原型辅酶Q10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在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辅酶   心脏   线粒体   心力衰竭   心肌   利用率   心血管   原型   含量   能量   细胞   本文   食物   形式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