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

康熙一朝,两废太子,众皇子觊觎君上储位,形成“九子夺嫡”的格局,这是中国老百姓较为熟知的一段历史。但是,用明朝所形成的奸党法条,来禁治皇子们为夺嫡展开的宗室党争,则是这段历史在法律制度上的特点。清朝原本并没有形成立储的制度,顺治帝、康熙帝都是由顾命辅政大臣拥立的,并没有立储传位制。自康熙帝开始,册立太子,这乃是中原文化浸润的结果。但是康熙帝立储很早,储君在位40年,这反而使得储君成为众皇子围攻打击的众矢之的,最终被废,落了个终身圈禁。


在围攻太子、争夺储位的过程中,一共形成了四个朋党集团。大阿哥允禔与三皇子允祉走得较近,因为都是惠妃抚养长大的。他们联络的朝内大臣,是大学士明珠,结成朋党,称为“大千岁党”。后来明珠病死,得以善终,但乾隆朝修史时又具明其罪状。二阿哥允礽,联络大学士、领侍卫大臣索额图,是为“太子党”。争储的结果是允礽被圈禁,索额图拘禁至死。索额图之狱,牵连甚广,康熙以“阿附奸党”的罪名,罢免一批大臣,其中与索额图私交过深者,“下刑部论死”。这两党和不参与夺嫡的五皇子允祺、七皇子允祐、十二皇子允裪,在雍正御极登基时,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他们对雍正即帝位,遵循了应守的礼法与恭敬,所以对雍正也没构成朋党之争。


展开了宗室朋党较量的,就只剩下四爷党和八爷党了。四爷党即为四皇子胤禛和十三皇子允祥,他们控制了帝位和朝廷的核心权力。这一党人不多,但极为精干,而且倾向于控制军权。这一党中首位要员,就是年羹尧,川陕总督,控有重兵;第二位是隆科多,三营步兵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控制内卫和卫戍部队,另外还有几位权位不高的道台。与胤禛最为亲密的十三皇子允祥,早年督部古北口练兵,所训练的部下,多人升任卫戍部队的中层军官,因而允祥在卫戍部队中很有威信。这样,军队实际上控制在胤禛手中。十三皇子更为难得的是,康熙第二次废太子之后,各皇子看清了二皇子允礽再无卷土重来的可能,纷纷展开夺嫡争斗,这使得康熙在一怒之下,圈禁各个皇子。


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只被圈禁了三个月,而允祥则有三年多。其中原因就是允祥代替胤禛顶替了很多罪责。与胤禛结成死党,允祥对他的四阿哥非常了解,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例如,雍正登基之后,赐给他一个盐窝,也就是一片销售食盐的区域,以弥补俸银的不足。允祥对这里的收益,一分一厘都不动,而是每年将营利用于购买国外所产的精巧器皿,贡奉给雍正。正因为如此,他们俩始终很亲密。允祥死后,雍正令在太庙祭祀,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专门下诏旨,将他名字中“允”祥的“允”,改回到“胤”字。这成为清朝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字讳的唯一特例。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允祥代替雍正,率诸皇子外出狩猎,回程进京之际,他上密折给雍正说:皇阿哥,臣子都快想死你了(“思极皇兄”);而雍正则在朱批里说:“哪里是想朕,是想老婆孩子了吧。”呵呵,真是亲密无间啊!“四爷党”的这四个人,实际上是夺嫡第一势力集团,其他宗室朋党无人可以匹敌。


与“四爷党”针锋相对的,就是所谓的“八爷党”:有八皇子允禩、九皇子允禟、十皇子允娥和十四皇子允禵。他们曾经是第一势力集团。其中允禩享有仁德之名,在大臣中获得广泛支持。他曾多次委托出使南方的官员,向南方士子们购买儒家经典著作,一时在士大夫之间传为美谈。康熙皇帝在第二次废太子之后,曾经下诏要求百官大臣推荐可为君储的皇子。他知道他的第一信臣、内阁大学士马齐与允禩过往甚密,专门下旨,令马齐不得参与此议。可是第二天一开朝,第一个进来的便是马齐,他讲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荐允禩为皇太子。马齐在士林中威望很高,受他的影响,满朝大臣不分文武,大多数都举荐允禩为皇太子。


这一集团中的另一个权重人物,就是十四子允禵,他多次扈从康熙出征,著有军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部策妄阿拉布坦叛乱进军西藏,康熙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向西出征。出发之前,康熙将允禵由贝子直接册封为王,称大将军王,用正黄旗旗纛式样,随行出征的还有三个著有声名的皇孙,称为“内廷三阿哥”。康熙还亲自到满族萨满教的堂子里行祭告礼,并诏令诸王和二品以上官员,到德胜门为允禵送行,另专门指令驻防新疆、甘肃、青海的军队和蒙古军队,一体听从大将军王的指令。如果允禵建功建业早,权鼎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但是,康熙大行宾天时,他任抚远大将军,远在西宁。民间传言说,有人篡改了康熙的遗嘱,把“传位十四皇子”改成“传位于四皇子”,即把“十”改为“于”。这当然是杜撰。因为继位诏书的正本是用满文写的,在满文中,不存在把“十”改写为“于”的可能性。虽然这是杜撰,但也说明了允禵承接皇位的呼声很高,但不是他“著继朕即皇位”。

“八爷党”的另外二位,九皇子允禟和十皇子允娥,虽然“文治武功,一无是处”,但那也是贝勒爷的气性,刚烈倔犟。一次允禩当面顶撞康熙,康熙盛怒,拔出佩刀要杀允禩,九皇子、十皇子一边一个,抱住康熙的腿,力谏宽恕八阿哥。康熙走不动,便伸手掴掌,把这两个人的脸都抽肿了,最后还是饶了允禩。九皇子允禟后被雍正圈禁在青海,仍然狂放不已,利用北京带去的大批银两,收买当地居民,称他为九王爷。雍正得知,大动肝火,革去其贝子爵位,他还口称“不过革去这微末贝子而已”,最后雍正在将他押还北京途中,派人于保定将其毒杀。


这个八爷党看起来声势强大,但是它也有致命缺陷。首先是允禩出身背景不好。允禩的母亲曾显贵,后因家族罪籍罚为女奴,是辛者库女。她和康熙生了允禩后,贱民身份未改,直到雍正继位后,才赦免了她的贱籍。因此一点,康熙皇帝坚决抵制了群臣对他的举荐。而十四皇子允禵,为助其建立军功,康熙派他平定西藏之乱。康熙病危之时,他远在青海,有功而不能侍从奉诏。设想,康熙真的传位于十四皇子,而雍正此时正控制着京城内外的卫戍部队,允禵从西边领兵回京,还必须通过年羹尧的驻军防区。毋庸讳言,那一定是一场血腥的战争。所以,康熙在那一个时间点上辞世,注定了他只能传位给四皇子。这里面唯一可怀疑的地方,就是为什么在允禵军功已著、尚未回京之时,康熙就仓促间撒手人寰了。所以民间也有雍正弑父的流言。


雍正继位,大局已定,他开始放手打击宗室之内的各个朋党,而年羹尧在其中是一个积极的四爷党,公开地协助雍正逼兄杀弟,于是他难免成为朋党流言的杀伤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雍正   朋党   宗室   军功   阿哥   皇子   大将军   大臣   太子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