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瘦”有误,超重但腰细的老人更长寿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王征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意思是老人清瘦些有利于健康长寿。但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吕跃斌等人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上了年纪的老人并非越瘦越好,适当超重但腰细者死亡风险更低。

该研究旨在调查我国80岁以上老人的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腰围与死亡率的关联。研究数据来自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数据库。经过筛选,研究人员将数据库中5306名80岁以上老人(平均年龄90.6±7.2岁,男性占42%)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他们分为4组:体重不足者(BMI小于18.5)、正常体重者(BMI18.5~23.9)、超重者(BMI24~27.9)、肥胖者(BMI大于28)。腰围则以79.2厘米为界分为较高和较低两类。1998~2008年随访期间,共记录了3766人死亡,其中79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941人死于非心血管疾病。

观察性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腰围每增加5厘米,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研究人员还根据遗传因素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模型显示,基因预测的体重指数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反向J形关联,体重指数为28时,死亡风险最低;与基因预测体重指数正常且腰围较低的参与者相比,体重指数较高但腰围较低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0%;而体重指数较低同时腰围较高的人,死亡风险高22%。换句话说,适当超重但腰细的人,能延寿。

针对新研究的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王征认为并不在意料之外。他表示,超重或肥胖素来被认为会增加多重疾病风险,但老年人群存在“肥胖悖论”,即适当超重有益健康,低体重反而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早前就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例如,《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住院老人的理想体重指数,全面评估了1950例老人(60~103岁)的肌肉力量、认知能量、睡眠状况及情绪障碍等常见功能问题后,发现体重指数过低(BMI小于20)是各项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超重或轻度肥胖的人群(BMI24.9~29.9)反而具有较好的功能状态。

王征解释,这是因为体重大意味着营养状态更好,在面临疾病或其他风险的时候,身体的能量贮备相对充足。进入老年阶段后,人体的代谢水平、内分泌水平会大幅下降,功能状态和修复能力不如从前。脂肪是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经历各项疾病时,无论是感染的消耗还是癌症细胞的过度生长,机体能量储备不足都会导致患者很难熬过疾病最严重的时期。疾病修复的过程也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体重大意味着更好的营养状态,同时体内储存着更多脂肪供应能量,有利于疾病恢复。

“这篇研究稍具创新的一点是综合考量了体重和腰围对老人死亡率的影响。”王征表示,体重指数这个指标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测算,但不够全面,目前日益普及的身体成分测量仪器能够测算体脂含量、肌肉含量等,可以更精准地反映个人体质状态。腰围大指腹型肥胖,通常对应内脏脂肪含量高,是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王征解释,“研究最后证实适当超重且腰细的人群死亡风险低,是因为过程中排除了一部分代谢疾病风险高的腹型肥胖患者。”

根据新研究结论,对于老人而言,保持适当超重但腰细的体型是相对理想的状态。但肚子往往跟着体重一起长,如何做到适量增重的同时不增大腰围呢?王征表示,合理的膳食结构、规律的运动锻炼是增重瘦腰的关键,“营养充足的同时积极运动,能让脂肪均匀分布,而不是都堆积在腹部。”

王征建议,老人饮食管理可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同时需重视共病的影响,比如: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补充优质蛋白,且严格限制摄入的总蛋白量;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则要控制总热量。运动方面,如果身体状态允许,应坚持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同时通过适当的抗阻运动保证肌肉力量。此外,腰围增大一般与代谢异常有关,要想控制腰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之余,还需注意管理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将其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老人   长寿   腰围   死亡率   肥胖   千金   老年   体重   状态   指数   疾病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