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水的养生之道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需要水来维持健康。常言道“多喝水有益健康”,但你知道吗?在一些特殊体质或病状下,过量饮水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让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情况下“多喝水”并不等同于养生。

气虚体质:量出为入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群,体现为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等症状,因为体内“气”不足,无法有效运化水液,大量饮水只会加剧负担。建议这部分人群少量多次饮水,以不口渴为度。

阳虚体质:重在温煦

阳虚体质的人往往手脚冰凉、怕冷。由于阳气不足,身体无法温暖自身,导致水液运化不畅。对这些人来说,喝温热水更合适,以暖身养阳。

痰湿体质:避湿护正

痰湿体质人群,多因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引起,导致水液积聚于体内,脾气无力运化水液。这类体质应以温水为主,不宜大量饮水。慎饮养脾,防湿伤气。

慢性疾病患者:审慎饮水

对于慢性肾病、肝病特别是伴有腹水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过多饮水会加重器官负担,甚至恶化病情。这时,控制饮水量变得尤为重要。

饮水的艺术:怎样喝才健康?

1

适量饮水

不要执着于8杯水,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要喝够 1.5 升左右的的饮水,这差不多就是“8 杯水”的量。但这只是一个建议,情况不同,对水的需求也不一样。

天气热、运动出了一身大汗、体力劳动繁重等情况下,水分流失得多,渴得也快,自然也要补充更多。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活动减少,饮水量可以适当减少。也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口渴是身体发出的缺水信号,如果觉得渴了,说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排尿、出汗、呼吸……人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散发水分。所以也应该时常喝水,不能只出不进。

2

饮水时机

醒后、餐前、运动后为佳,避免饭后大量饮水及睡前过量。

3

选择温水

温水最宜人体吸收,避免使用饮料代替新鲜的温开水。

4

合理饮食

多吃含水分食物,如水果蔬菜,补水同时获得营养。

5

倾听身体

适应自身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饮水方式。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不尽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饮水习惯,才能真正做到养生。让我们一起学习健康饮水,享受健康生活!

作者 |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贺晓芳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饮水   鼓楼   养生之道   温水   口渴   体质   水分   体内   人群   身体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