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灭族的真相,比你想的要复杂

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吴王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仅三十四岁。

临死前,他对长孙无忌下了诅咒,骂道:“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不久族灭!”

当时无人在意,没想到6年后真就应验了!

李恪的诅咒里重点提出长孙无忌的两大罪,一是窃权,二是构害良善。

那么,李恪为何要诅咒长孙无忌?这就要从永徽四年的一件谋反案说起。

一、

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密谋拥立荆州王李元景为帝,事情很快就败露。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下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因为与和尚辩机有染,被太宗责备处罚,自此不被房家待见。尉柴令武是开国功臣柴绍之子,娶巴陵公主为妻。薛万彻因为骄横被唐太宗贬职,心中一直不满。

这几个人搅在一起,动不动就发牢骚,发泄心中的不满。

越发越来劲,薛万彻就怂恿众人说:“如果国家有变,我们就拥护荆王李元景当皇帝。”

李元景是唐高祖李渊第六子,他的女儿嫁给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两人经常有来往。李元景说过,梦见手里把着日月,就以为自己有天子之命。

几人的牢骚话被有心之人听到后,就告到高宗李治那边去了。李治就让长孙无忌去调查,很快就得出谋反成立的结论。

如果事情就此打住,那么房遗爱几人因谋反获罪,也算是咎由自取。但这样的结果,不是长孙无忌想要的,他想要扩大战果,一次性将异己都给清除干净。

通过这个案子的牵连,长孙无忌不仅除掉了最大政敌房玄龄的两个儿子,还将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人流放,并且将房玄龄的牌位扔出了太庙。

然后绕了一个圈,案子又把吴王李恪给牵连进来了。

二、

李恪是怎么得罪长孙无忌的,为何长孙无忌非致他于死地?说到底,这事得怪唐太宗李世民。

吴王李恪是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李恪是有隋朝皇室血统的。李恪文武双全,李世民一直对人说“李恪果敢类我”。

自此李承乾谋反案后,李治就被立为太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唐太宗觉得李治太仁弱,无法担负起大唐的重担,就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太子废立是大事,唐太宗肯定要先征求众臣的意见,私下先问了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此事也就作罢了。

此后,长孙无忌对李恪就越看越不顺眼了,太宗在的时候他动不得李恪,现在自己掌权了,想要对付李恪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恰巧这房遗爱又是个软蛋,他不想死。长孙无忌就让人给他提个醒,只要告发同谋,就能将功补过,不仅不用死还能升官。

房遗爱知道长孙无忌一直想要对付李恪,于是声称与李恪同谋,就这样将李恪给拉下水了。

李恪就这样躺着中枪,莫名其妙就成了谋反犯,最终被逼自缢。

其实,长孙无忌跟李恪并没有多大的仇,无非是因为唐太宗晚年的一个念头,两人就产生了利益冲突。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权力!

三、

在唐太宗时期,长孙无忌都是秉持着谨言慎行的作法,但在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一事上,他一反常态,态度坚决果断地支持李治。

长孙无忌知道,这是他人生难得的一次大飞跃的机会。只要扶持李治上位,长孙无忌不仅有大功,还能居辅弼之任、把控朝堂,整个长孙家族也能一直荣耀下去。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高宗朝长孙无忌再没有太宗朝时那份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样子,反而变得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完全不把高宗李治放眼里。

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推荐下,李治终于当上了太子。就在长孙无忌以为可以高枕无忧时,唐太宗却因为李治太过仁弱,想要改立李恪。

这下子长孙无忌就慌了,自己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可都是指望着李治的。要是真让李恪当太子了,自己不仅没有拥立之功,还有可能因是李治一党而被清算。

所以,长孙无忌必须死谏,说什么都要让唐太宗打消换太子的念头。或许,唐太宗也意识到换太子影响太大,自此也就没再说改立李恪之事。

可在长孙无忌看来,李恪依然是皇位的潜在对手,一定要不遗余力地消灭。

长孙无忌对于李治的皇位是相当看中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相当于是他自己的“事业”。

但凡有人威胁到李治的皇位,他就会不择手段地清除掉。这既是保护自己外甥,也是在保护自己的“事业”。

然而,事与愿违,长孙无忌的做法却让李治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四、

眼看着自己的兄长、叔父被无缘无故地牵涉进来,还被定了死罪,李治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他哭着哀求长孙无忌等人,希望能凭借帝皇的权力,赦免两人的死罪。

然而,不管皇帝如何哀求,长孙无忌等人都无动于衷,一旁的崔敦礼还引用一堆典故,告诉李治身为皇帝更不能徇私枉法。

最终,李元景和李恪都被赐死。

这次当场打皇帝脸的举动,却让崔敦礼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几个月后,崔敦礼接替高季辅担任侍中,成为门下省的最高长官,进入大唐宰相的序列。

这就是攀附长孙无忌的好处。

不仅如此,李治还发现自己早就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在朝堂上,处处受到太宗老臣的掣肘,这些人表面上对自己恭恭敬敬,实际上却只看长孙无忌的脸色。

回到后宫,李治发现自己的皇后王氏一族,也早成了长孙无忌集团的一员,事事都向着长孙无忌,动不动就对自己各种规劝。

此时李治才猛然惊觉,自己舅舅的权势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自己的皇权早已被架空了。

如果李治是个真窝囊,只会享乐、甘愿成为傀儡的皇帝,那么他跟长孙无忌还能和睦相处下去。

可是,李治不是!

仁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很辣果敢的心,他想要成为跟父亲唐太宗一样的帝皇。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就需要先掌握实权。

五、

为了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大权,李治选择从后宫下手。因为朝堂已经都是长孙无忌集团的人了,李治唯一还能控制的也就只有后宫。拿王皇后开刀,就是李治作为夺权的突破口。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是关陇集团的重要一员,跟长孙无忌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宰相柳奭是她的舅舅。

历来前朝和后宫都是相辅相成的,除掉王皇后就是扳倒宰相柳奭,进而剪除掉长孙无忌集团的重要羽翼。

想要完成这些事,李治需要有盟友才行。

武则天一入宫就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腕,直接扳倒了萧淑妃,将王皇后逼入绝境,这让李治非常欣赏。武则天就这样成了李治废掉王皇后,扳倒长孙无忌集团的盟友。

其实,王皇后被废是注定的。李治可以接受一个没子嗣的皇后,却不能接受站错队的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11月16日,唐高宗李治下旨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人,囚禁别院。

受到牵连的还有王皇后舅舅柳奭,他因此被贬为荣州刺史。褚遂良也因此事,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

几天后,又下诏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借着“废王立武”事件,从长孙无忌集团经营多年的权力网中,撕开了一个口子。

既然口子已经撕开了,就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显庆二年(657年)七月,武则天意识许敬宗、李义府告发韩瑷、来济勾结褚遂良谋反。高宗李治下旨再贬褚遂良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终生不得入朝。

经过几年时间的运作,长孙无忌集团党羽基本被拔除干净,只剩下长孙无忌本人了。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洛阳人李奉节告发韦季方、李巢结党营私,许敬宗将此事攀扯上了长孙无忌。

高宗李治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就下旨夺去长孙无忌的所有官爵,贬为扬州都督。其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为奴。

数月后,高宗又命袁公瑜前往黔州再审长孙无忌案,并逼迫其自裁。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至此,高宗李治与太宗老臣的斗争,以李治大获全胜,长孙无忌集团覆灭而告终。

六、

那么,长孙无忌真的会谋反吗?

个人认为,如果大唐朝堂上有人要谋反,那人肯定不会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两人从小相依为命,感情深厚。长孙无忌很早就追随李世民,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也是玄武门之变的首功之臣。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将他放在托孤大臣中。

另外,如果长孙无忌有篡位的野心,那么他就会想办法拉拢军方的人。然而,长孙无忌和军方关系一直都不行,他和同为托孤大臣的李绩关系一般,当时的李绩可是军方的一把手。

另外两个军方核心人物薛万彻和李道宗,直接就站在长孙无忌的对立面。薛万彻被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谋反案给杀了,李道宗则被流放象州,病死在途中。

这就导致军方对长孙无忌集团的态度,非常不友好。长孙无忌如果有篡位想法,就不会跟军方关系搞那么僵。以至于在“废王立武”事件中,军方站在他的对立面,导致他一派的最终失败。

高宗李治跟长孙无忌甥舅俩的矛盾,其实是一场大唐未来政治格局和利益分配的权力之战,是关陇贵族与庶族间的战斗。

李治只是利用了两者间的矛盾,将庶族集团官员为他所用,借此扳倒关陇贵族,拿回权力罢了。

武则天的崛起,代表着庶族集团的崛起;而长孙无忌的冤死,代表着豪门集团的进一步瓦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孙无忌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正因为如此,上元元年(674年),李治才会为长孙无忌平反,追复其官爵,陪葬于太宗的昭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长孙   帝皇   吴王   永徽   军方   太子   皇后   皇帝   真相   权力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