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捍卫美元霸权的这场金融战争,正式打响!

美国终于制伏了号称“控制全球数字货币交易”的华人富豪赵长鹏,而这件事背后更是美国捍卫美元霸权的一场金融战争。

5年前,笔者在中国最大财经媒体集团担任旗下数据科技公司智库负责人,筹划“数据科学50人”项目,我通过朋友介绍加上了赵长鹏的微信。

我当时本想咨询数字货币行业是如何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当然我的目的也希望将他的看法发表出来,然而赵长鹏婉拒了我,他表示业务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不愿意发表任何言论。这次接触让我感受到,赵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

5年后的2024年4月最后一天,一则爆炸新闻袭来,美国西雅图联邦法院,判处创立并管理全球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的赵长鹏监禁4个月。

而就在一个月前,全球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所FTX的缔造者萨姆·班克曼-弗里德,也被美国司法部门送进了监狱,和赵长鹏的4个月刑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克曼-弗里德被判了整整25年监禁。

为何两位数字货币领域的大佬遭到美国的逮捕,且刑期各异?号称践行哈耶克经济学自由主义去中心化货币理想的数字加密货币,为何被美国盯上了?美国到底下了一盘什么大棋?


1 数字货币危机

2022年 12月12日,刚宣布破产的昔日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创始人班克曼在巴哈马被当地警方逮捕。

而不久后,居住阿联酋的全球最大数字交易所币安掌舵者赵长鹏飞往美国,传言其入境后被美方控制。

早在2020年12月赵就已知道美国当局正在调查收集他和币安的信息,以证明这家占据着全球加密货币65%市场份额的交易平台违反了美国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后来赵长鹏律师的说法,赵是主动前往西雅图认罪,属于自愿自首,因为赵所在的阿联酋与美国并没有引渡条约,他若不自己送上门,美国人也拿他没办法,但被称为华人隐形首富的赵长鹏还是来到了美国。

2024年3-4月,两人分别被判了25年和4个月的监禁,为何同样是被美国盯上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两人被判的刑期差距如此之大呢?

首先,2人涉及的美国司法案件的性质有差别。

先说说FTX数字货币交易所,它最大规模时仅次于币安,全球排名第二。该公司获得了风投界巨头红杉资本的投资,2022年初,FTX坐拥320亿美元估值,当时30岁出头的创始人弗里德身价一度高达260亿美元,但随着2022年币圈爆雷潮的袭来,FTX的债务危机浮出了水面。

它的债务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创业初,班克曼-弗里德在FTX及由其本人创立的姐妹关系的投资机构Alameda Research之间相互“协作”,2家公司均由班克曼-弗里德掌控,Alameda Research通过各种手段在FTX交易平台用户那里“骗取”投资款,用于大量风险资产交易,比如投资于数字货币、其他加密货币公司、购买巴哈马的房地产、向FTX的高管提供个人贷款等等,甚至媒体曝出部分资金还用于政治捐赠。

后来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弗里德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补其投资公司投资亏损的大窟窿,所以,班克曼-弗里德和FTX的同伙们就只能拼命从FTX客户那搞更多的钱来补偿Alameda Research投资亏损。

但这些运作,班克曼-弗里德从不公开,投资者一无所知。随之而来的就是加密数字货币熊市来临,FTX倒闭,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的文件,FTX集团在破产申请中披露的负债高达100亿至500亿美元,且全球数十万FTX的客户、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都被蒙在鼓里,最后才发现他们的钱都没了。

因此,可以说班克曼-弗里德的数字货币交易帝国完全就是一场财富幻象,导致大量投资者深陷其中,蒙受损失,但赵长鹏则不一样,币安的主要问题还是平台资金的监管问题。

这也正是数字加密货币的特性所决定的。

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曾写作《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并且提出私人发币与各国央行法币形成竞争的货币竞争理论,但考虑到当时没有计算机技术,所以哈耶克的本质是构建一种不被中央银行监管的货币,实现去中心化。

但在如今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各国央行制定本国货币政策的模式下,数字货币与各国法币、货币政策制度产生了矛盾,数字货币去中心化要求没有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与控制,而法币恰恰相反。

回到赵长鹏与币安的案例上,美国司法部的说法是:赵长鹏蓄意和经过计算地违反美国法律的经济制裁,以从美国市场获利,而没有实施美国法律要求的控制措施。

在最后的判决中,美国检方直击要害地认为:由于缺乏监管,币安这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可被滥用于资助恐怖分子、网络犯罪分子、洗钱、违反国际金融制裁等跨国犯罪行为。币安也乖乖交钱与美国政府妥协,赵长鹏也早就宣布退下CEO职位。

因此,整个币安事件看,是没有对其客户资金进行欺诈行为的,与FTX案件完全不同。可以说,显然班克曼-弗里德案件性质更加恶劣。

其次,两人判刑的差别也因他们获得的后援和处理方式相差很大。

当2024年3月28日,年仅32岁的班克曼-弗里德被判处25年监禁的十几天后,曾掌控全球第一大数字货币交的47岁华人富豪赵长鹏认罪了,并且与美国司法部达成43亿美元的和解,早些时候他就辞去了公司CEO的职位,专心处理应对美国对其发起的法律战。

对于班克曼-弗里德,美方的整个法律过程跨越数月,查阅了数百件证据,确定了近20名证人,包括他的FTX公司的前高管,甚至班克曼-弗里德的前室友、高中同学、朋友等的证词都列入定罪的证据中,唯一捍卫他的仅剩他的父母,并且两人态度也很强硬,他们说:将继续为我们的儿子战斗!

而赵长鹏乖乖认罪后,他的妻子、爱人、孩子,甚至是数十名公司员工都给法官写信,表现出温和的一面,请求在判决中宽大处理。

认罪态度和是否道歉忏悔也左右了两人的刑期。

在被美国起诉后,班克曼-弗里德不顾所有律师的建议,发动了一场媒体宣传战,谈论了他的加密帝国的崩溃,转移焦点,这些内容与背后的意图也被美国所掌握住了。

班克曼-弗里德对待美国法律的态度略强硬,他坚决不愿和解,闪烁其词并且极力掩饰自己的行为,被司法起诉期间,他还违反了他的保释条件,频繁与媒体谈论有利于他的事情,在美国法官眼中,他缺乏类似赵长鹏的认罪和悔过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两者面对美国司法的态度成为判刑轻重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班克曼-弗里德更像是一个技术理想主义的大男孩,而赵长鹏则是类似华尔街资本与精英,懂得如何面对美国司法。

赵长鹏在法庭上表达了深刻的懊悔,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告诉法官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这与班克曼-弗里德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区别也充分显示美国法律特征,只要你服从美国法律,有认错态度,就给你机会。

至此,全球2大数字货币交易所被美国的法律武器拿下,凯恩斯主义的无形之手擒下了哈耶克的去中心化的货币野望。


2 美国到底意欲何为?

2017年7月12日,美联储时任主席耶伦在国会上发表证词,然而在这么隆重的会议上发生一件具有戏剧性的事,坐在耶伦后面的一个小伙子当着一众媒体的面举起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买比特币”。

这是数字货币的信徒们对美联储主导的美元货币体系,或是央行主导的中心化货币体系,发出的一次挑衅。

当1971年8月15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美国自己在二战后构建出的以美元锚定黄金的国际货币体系后,美元就不再是一个无限法偿的国际货币了,但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美国抓住了机会,构建了石油美元体系,沿用至今,再次明面上确认了美元霸权与其名义国际货币地位。

但伴随着世界格局的巨变与霸权国实力的衰败,美元在美国巨额债务压力之下,显得并没有以前那么坚挺了,再加上美国政府近年总将美元武器化,将敌对势力剔除出欧美主导的SWIFT系统,并威胁用美元手段制裁敌对方,这些政治操弄,反而不断损害着美国的国家形象与美元信用。

不过美国高层并不会因此而陷入任何绝望,因为在美元的背后,欧元、日元甚至人民币等货币虽然都在崛起,在国际交易结算与储备货币中成为美元的新挑战,但这些传统货币并不可怕,并不会在短期内对美元本身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如果对美元与主导美元霸权的美联储感兴趣,我推荐大家看看我5年前写作的文章《揭秘美联储》。

要知道,美元不仅仅是因为它国际货币地位,更是因为美元体系下,通过SWIFT等信息传递工具构建出的美国金融信息网络。

可以说掌控某一种货币并不可怕,但如果霸权国掌控了且主导了货币如何在人、公司、国家之间流通的信息,那它就掌控的一切。

所以笔者才认为,短期内美国不怕任何人不用或者减少使用美元,而它怕的是无法像以往一样,掌控金融的信息系统,这才是美元降维打击任何一种货币的基础。

此前我的文章就有对美国有能力控制的SWIFT系统作出解释,这里我再次简略说明SWIFT是什么。

SWIFT中文直译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之间传递金融交易信息,它不直接处理资金转移,而仅传递交易信息,也就是说SWIFT是发号施令的信息系统。

SWIFT成立于1973年,由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组成的合作社,总部设在欧洲的比利时,定位为一家非营利组织,设立了25个董事席位,美国、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各占2个席位,其他会员国最多有1个席位,我们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且是人口大国,但我们也就仅有1个席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没有席位。

SWIFT服务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金融机构,截至2022年,SWIFT累计传递了12.61亿条金融报文信息。该系统在完成信息传递和确认后,相关的金融交易信息将被送往各国的清算支付系统,这些系统主要由各国央行设立,负责资金的最终划转。

SWIFT自称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尽管它公开表示组织是政治独立的,但实际上,美国在其运作中拥有显著的影响力。

原因有三。首先,最核心的原因是国际支付货币使用的是美元,目前美元在SWFIT指令中的货币占比超过40%,人民币仅只有2-3%,排名第五,可见美元在全球金融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另外, WIFT有2个信息与数据的交换中心,一个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设就设立在美国纽约,美国边直接掌控SWIFT的金融交易数据,而2001年的“911”恐袭事件后,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要求SWIFT授权美国能够调取所有金融交易信息。

因此基于这三点,美国就对SWIFT构建的全球金融交易网络是有着掌控力的。

但数字货币的出现就打破了传统货币模式。前面我们对哈耶克关于货币的经济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如果放在当下的科技环境中,本质是去中心化的货币思维。这就是掌握美元霸权的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忌惮的。

具体为什么呢?

首先,数字货币不是由一个国家以主权为基础发行的货币,不具备该国的法偿性,而是一个基于P2P、区块链等各种去中心化技术产生的虚拟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等数十种。

过去长期来看,在西方传统经济思维中,无论是监管层官员还是华尔街人士都将数字货币归类为商品资产,但站在他们的利益角度看,对数字加密货币如此的定位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因为既然是资产,就可以交易,就需要纳入监管。

其次,从技术上看,数字货币的特性包括不可篡改,全网都在同步数字货币的信息,就好像一笔交易发生后,所有人都在记账一样,一个人改信息,其他人手上还有这个信息,所以无法被修改,这就导致没有一个中央银行能左右数字货币的信息。

而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出现,就让数字货币之间能够实现交易,并且实现了数字货币与各国法币之间的兑换,而这些信息则只掌握在数字货币交易所手中。因此,美国就无法监管到数字货币的跨国流通,因此美国并不知道这些从美元换成数字货币的资产去向哪里,前往何处。

这就让美元霸权密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出现了监控盲区,过去很长时间,数字货币对美元霸权就形成了一场隐形战争。因此,美国就急需通过各种手段夺回对全球所有货币交易,包括数字货币的监控权。

早在2021年美国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Michael Hsu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希望美国官员能共同努力,为加密货币设定一个监管范围。但这位老兄的角度是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的,他说:如加密货币使用的区块链等新技术将催生一个规模庞大且监管较少的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技术创新也存在风险,让他想起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年。

而美国财政部则从偷税漏税的角度出发,在2021年公开表示,将对加密货币市场和相关交易采取更严格的监管举措,以防止逃税等非法行为滋生。

而美国证监会SEC主席Gary Gensler也在2021年说:数字货币实际上就是证券,比特币是“投机性”的价值储存手段,需要被监管以防止欺诈等问题。

可见不是主导美元的美联储对数字货币有意见,美国各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地去试图监管数字货币。截至目前,美国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已有多项法案分批推进,试图推动对数字货币的监管。

而本次案件中,有消息源发现,币安与美国的和解条款中就有美国财政部将在五年时间内保留对币安账户和系统的访问权。

最后,笔者认为,这次两起涉及数字货币的案件并不稀奇,可以视为美国利用其手段获取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监管权的又一步。


完 | 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霸权   美国   法币   美元   交易所   货币   主导   战争   正式   数字   金融   全球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