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遭遇"1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内需风暴临近,引发多米诺骨牌

近期,消费市场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备受瞩目。面对此状况,业内专家发出警示:不能小视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尽快重振消费信心。

消费不旺何故难解"内忧"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增速创近年新低。这意味着,在以消费拉动经济的传统逻辑下,国内经济面临的内需不足困境更加严峻。

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双双承压所致。一方面,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但部分行业依旧面临裁员风险,不少家庭收入水平依然低迷;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大众对于未来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的担忧情绪有所抬头。

"不是不想花钱,而是真的有太多后顾之忧。"北京朋友圈内,有不少年轻人这样吐槽。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大事,让年轻一代感到深深的"内疚"与不安全。

河北保定的张女士就是如此。丈夫下岗后,她一家四口的开支重担全部压在自己身上,生活拮据已多年。"房贷、水电气费交完,就所剩无几了,哪还有闲钱去逛商场?"

近年通胀压力较大,日常生活成本攀升也让不少人倍感吃力。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张先生就说,光是在北京租房每月至少5000多元,外加其他各种杂费,工资大头几乎已所剩无几。"三年前买手机我可以'潇洒'很多,现在想要换新机都得存很久的钱。"

消费不振何止是经济之"伤"

"内忧外患",的确是当前形势的真实写照。而外患,也就是出口下滑、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各界较为熟悉,影响也更直观些。相较之下,作为国内经济的"压舱石",消费实在是攸关重大。

专家指出,消费能力上升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指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以说,只有内需旺盛,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因此,时下我国经济动能转换仍需大力培育国内大循环,提振消费信心可谓重中之重。

若是消费持续低迷,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更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恶化就业、投资等领域,最终延缓国内经济复苏进程,令"内忧"蔓延加剧。

有专家预测,如果出台相关政策利好,2024年中期消费市场或现企稳回升迹象。但需警惕的是,即便形势转好,消费信心全面恢复可能仍需时日。毕竟,疫情冲击下民众防范意识增强,观望情绪仍将一度持续。

要在"雨过"后"放晴",咋理才好?

前路难行,面对消费信心"半生不熟"的挑战尤需精准有力应对。总的来说,还需从夯实根基和疏通堵点两方面着手,系统谋划、持之以恒。

首当其冲,必须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直以来,居民的现金收入水平及收入预期是决定其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无论是鼓励消费券等直接式刺激,还是减税降费等让利举措,都离不开增加居民收入。

因此,就业就成为了最大的民生保障。只有收入有了稳定支撑,人们的购买力才能增强,消费信心才会稳固。

其次是筑牢社会保障底线,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医疗、教育、养老等深层次民生诉求,在此轮疫情冲击下得以凸显。未雨绸缪,这不仅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期待,更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重要一环。

唯有通过这些缓冲性举措,将人们对未来的焦虑情绪降至最低,才能让他们敢于掏钱消费,畅所欲言地享受美好生活。当然,其中相关部门和企业双方都责无旁贷,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单单依靠"输血"式救助显然是治标不治本。

大力发展夜经济、鼓励消费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无疑是关键着力点。这不仅能让服务业尽快止血重生,更能带动更多领域在疫后状况下重拾活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归根结底,适应大众期待、解决民生痛点,不仅是"及时雨"式的暂时纾困,更应体现为渐进式的体制机制优化。只有如此,增长动能和消费潜力才能充分释放、持续积蓄,才能真正开启国民经济长期向好的新阶段。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消费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一旦就位恐怕将是一发不可小觑的"杀手锏"。重振消费信心,重在持之以恒、着眼长远。只有心无旁骛推进,不计较暂时成败,方能在接下来的发展路上行稳致远。

“对于当前的消费促进问题,您有何看法?在推动消费增长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有效的策略或创新的方法?我们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宝贵的见解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内需   内忧   动能   中国经济   疫情   低迷   变局   民生   经济发展   信心   风暴   国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