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因之谜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纷争中,朱元璋之所以能独霸天下、傲视群雄,不仅因为他有卓越的领导才能,还因为他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智谋超群的开国功臣。正是由于有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的辅佐,让朱元璋完成了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华丽转身。而这些人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莫过于刘伯温了,这位通晓经史兵法,能谋善断,堪与姜子牙、诸葛亮相媲美的稀世之才却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悄然离逝。刘伯温之死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猜想,有人说他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有人说是因为他得罪了皇帝朱元璋而惨遭厄运,那么刘伯温究竟是因何而死的?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能否探寻到真相?

刘伯温像

公元1375年正月,大明的开国功臣,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刘伯温因偶感风寒卧病不起了。朱元璋听说后非常着急,于是派左丞相胡惟庸带着太医去刘伯温家探视。太医给刘伯温诊视完病情后开了药方,刘府照方抓药,十多天后,刘伯温的病情突然恶化,三个月后,刘伯温去世,因此有人怀疑,是胡惟庸指使太医在药方里做了手脚毒害了刘伯温。后来,一个叫图杰的御史中丞揭发胡惟庸谋反,还状告他指使太医下毒害死了刘伯温,于是这样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似乎成了一桩定案。

但是这一说法有很多疑点,其一,刘伯温没有发现药方有问题。刘伯温这个人被人们传得如神仙一般,他会看卦算命,能预知吉凶祸福,在他辅佐朱元璋的十余年间,他言无不中,计无不验。比如有一次,朱元璋和陈友谅对战,朱元璋在船上正专心指挥,这时刘伯温突然大叫不好,说罢就赶紧拉着朱元璋离开了这条船。还没等朱元璋回过神来,一阵炮火袭来已经把朱元璋刚才坐的那条船炸得粉碎,陈友谅的士兵见状在岸上齐声大喊道:“朱元璋炸死了!”等硝烟散去却看到朱元璋安然坐在船上,这些人暗自嘀咕,这朱元璋是什么人啊,怎么炸不死?可朱元璋的手下都觉得这刘伯温真是未卜先知;再比如朱元璋被推举为吴王的那一年,天遇大旱,滴雨不下,朱元璋见状很着急,于是他问刘伯温如何能让上天下点儿雨。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大王,您的狱中押了太多囚犯,而且积压了很多冤案,如果您能把它们妥善处理,我保证上天会降雨。”朱元璋觉得刘伯温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让他去处理一下积压的旧案,刘伯温处理好这些积压的旧案后,上天果然下了一场透雨,由是人们觉得这刘伯温真是料事如神。试想一下,像刘伯温这样的人会对药学知识一窍不通?

其二,一副药的效果太长。民间传说和武侠小说中倒是有这样的事例,不过现实中不存在这种药,这根本不符合药理学和病理学,除非太医给刘伯温开了几次药。但是刘伯温吃了太医开的药十多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突然恶化,按常理来说刘伯温应该马上停药,然后去检查药方存在什么问题,去质问太医怎么回事,怎么会一直吃到死拉倒?

其三,知情人太多。即使再厚颜无耻的人也不会轻易把自己下毒坑害他人的事告诉别人,如果真是胡惟庸指使太医毒害了刘伯温,那图杰怎么会知道如此绝密的事?至于太医的相关招供就太容易解释了,在天子的大牢里有什么话问不出来?

既然刘伯温不是胡惟庸指使太医在药方里做了手脚毒害的,那么是谁最先怀疑胡惟庸在药里做了手脚,并把这种怀疑传递出去的?

我认为最先对胡惟庸产生这种怀疑的人可能就是刘伯温本人,试想一下,吃了太医开的药不见好,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这种感觉最明显,感受最深的肯定是刘伯温本人;另外,刘伯温就此事向朱元璋告御状。刘伯温病了一个多月之后,抱病进了一次宫,朱元璋设宴款待他,席间刘伯温跟朱元璋说从胡惟庸带着太医来给他开药后,他的病越来越重了,向朱元璋委婉表达了他对胡惟庸的怀疑和严重不信任。

朱元璋在打天下时,刘伯温和胡惟庸都是他的得力干将;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二人又同朝为官多年,既然如此,刘伯温为什么会对胡惟庸如此痛恨?

谈到刘伯温和胡惟庸二人存在的矛盾还得从朱元璋队伍的内部说起,他们矛盾的根源主要因为二人所属的派系不同,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他手下的势力逐渐形成了淮西和浙东两派。淮西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是从这里开始起兵打天下的,淮西派是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起兵造反的那群哥们儿,以李善长为首,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是李善长举荐给朱元璋的;而浙东派是朱元璋进兵江南后陆续投到朱元璋队伍里的人,以刘伯温为首。打天下时两派势力可以展开合作,相安无事,但当大明王朝建立后,外部的敌人逐渐远去,两派的矛盾就开始日益凸显。

洪武元年,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北上汴梁去督战,李善长和刘伯温被留在南京,朱元璋不在,二人的矛盾就开始凸显,其中有这么一件事就充分显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话说有一个叫李斌的丞相府的秘书,李善长的亲信因为贪腐的事情露馅儿了,畏罪潜逃了。后来李斌被捉拿归案,李善长非常重视同乡情谊,于是亲自上门去求刘伯温能不能网开一面,刘伯温当然不同意,把李斌杀了,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拿李斌的头去祭天求雨。但是这次上天没有下雨,这就让李善长找到了口实,朱元璋回到南京后,李善长马上向他告状说,刘伯温用一个罪犯的头去祭天,是对上天的大不敬,上天因此而不满,所以越来越旱。看到李善长向朱元璋告刘伯温的状,那些以前和刘伯温关系不好的人也纷纷站出来说刘伯温的坏话。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刘伯温,反而对李善长越来越不满,因为这时候李善长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让朱元璋感到不安。洪武三年,李善长回家养病,朱元璋就有了换掉他的想法,于是召见刘伯温来商量此事。

朱元璋先跟刘伯温说他想撤换掉李善长的丞相之职,不想刘伯温不建议朱元璋换掉李善长,跟他说李善长的资历比较老,能够平衡各派的势力,这让朱元璋很不理解,他跟刘伯温说:“李善长和你关系一直不和,他经常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你怎么替他说好话呢?如今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啊。”这下刘伯温明白了朱元璋想换掉李善长是真心的,于是立刻跪倒叩头说:“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刘伯温的意思是说,要换掉丞相可以,但是替换丞相就像给大厦换柱子,须得大木才行,不然大厦会倒的。刘伯温此话其实意在告诉朱元璋,替换掉李善长,放眼整个朝廷,除了他刘伯温,还有谁能算得上“大木”。可是朱元璋不理解刘伯温说的“大木”是指谁,于是试探着问道:“你觉得杨宪如何?”杨宪虽然是山西人,但常年生活在江南,是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才投入到他的队伍中来的,即便不属于浙东派,也应该算浙东派的坚定盟友,所以杨宪和刘伯温的关系非常好。朱元璋先问刘伯温杨宪如何的意思很明确,其实就是想看看刘伯温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听到朱元璋问自己杨宪如何,刘伯温很不屑,原来朱元璋心中的“大木”就是杨宪这样的人,于是马上反驳道:“杨宪虽有丞相之才,但没有丞相之量。”朱元璋很不理解刘伯温为什么不替自己人说话,接着又试探着问他:“那你觉得汪广洋怎么样?”这个汪广洋算是中间派,他既不属于淮西派,也不属于浙东派。刘伯温回答道:“汪广洋的偏狭浅薄更加严重,更不适合作丞相。”听刘伯温这样说,朱元璋感到更奇怪了,他想刘伯温怎么既不支持自己人,又不支持中间派,难道他会支持自己的对立派?于是又试探着问刘伯温:“那你觉得胡惟庸怎么样?”听到朱元璋竟然跟他提到胡惟庸,不由怒火中烧,因此答话就不怎么好听了,刘伯温答道:“如果您用他当丞相,以驾车为例,他会毁了您的车的!”

提出的人选都被刘伯温否决了,于是朱元璋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意思说我的丞相人选都不如先生。刘伯温听朱元璋这样说,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大大得罪了朱元璋,他说:“臣疾恶太甚,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刘伯温说自己对坏人坏事太过痛恨,又不堪处理繁重的琐事公务,如果让我当丞相恐怕要辜负皇上的期望。”刘伯温这样说给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朱元璋心想:在你否定了我的丞相的所有人选后,我只是说我的丞相人选都不如你,什么时候说要让你“为之”了?刘伯温居然没有听出朱元璋说的“吾之相,诚无逾先生”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他的那句婉拒在朱元璋看来恰恰暴露了他想当丞相的急切心情。其实刘伯温真的很想当丞相,他很希望朱元璋能否定他的话,然后对他提出要求,可是朱元璋没有理会,因此他只好给自己打圆场说:“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

一向对刘伯温言听计从的朱元璋这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不仅撤换掉了李善长的丞相之职,还先后任命了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为丞相。朱元璋认为,刘伯温对他提出的所有人选的否定证明他不适合作丞相,而他急切想当丞相的心情说明他对其他丞相人选的评价可能不客观。不让刘伯温当丞相也就算了,朱元璋还让所有刘伯温反对的人选相继都当了丞相,经此一事,刘伯温对朱元璋彻底失望了,或者说对自己的为官生涯彻底失望了,不久就提出了退休回乡,朱元璋马上同意了。从此,刘伯温就回到青田老家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每天就是喝喝茶下下棋,一些地方官员慕名前来拜访,他一概谢绝。

刘伯温影视形象

刘伯温似乎是想让人们淡忘他,可是胡惟庸却不放过他,拼命找茬陷害他,后来胡惟庸竟然找了这样一个茬来陷害刘伯温:那还是刘伯温在朝为官的时候,由于在他的家乡淡洋一带盐盗频发,因此他建议朱元璋在那里建立巡检司以加强地方治安,朱元璋同意了。后来刘伯温的家乡发生了军人哗变的事件,地方官员怕担责任,于是封锁消息,他就让自己的长子刘琏直接向皇帝朱元璋汇报。这下可得罪了胡惟庸,因为此时胡惟庸虽然还没正式被任命为丞相,但他已经在行丞相之事管理中书省,刘伯温让儿子直接去跟朱元璋汇报,这就绕过了中书省,绕过了胡惟庸。胡惟庸觉得刘伯温看不起他,因此跟朱元璋诋毁陷害刘伯温,说他其实是想在淡阳建自己的墓地,只是当地的百姓不愿搬走,所以他才以要在此建巡检司为由让当地的百姓迁走。而刘伯温之所以想在此建自己的墓地,是因为“淡洋地有王气”。

胡惟庸这么说实在太恶毒了,这比一般的捕风捉影要厉害多了,因为此话信则有,不信则无,而朱元璋又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人。朱元璋心想该如何处理刘伯温好?罢他的官吧,可他已经退休回家了,无官可免,降他的俸禄吧,又不知该降多少。刘伯温知道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于是他离开家乡,搬到南京来住,此举是为了告诉朱元璋:你不是怀疑我吗?现在我住到你眼皮子底下来,你该放心了吧?刘伯温搬到南京后,也不向朱元璋辩解,只是一味地认错。刘伯温此举果然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他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指有修养的人与别人断绝往来时,不会恶语伤人;忠臣不会为了洗白自己而抹黑自己的国家,不会去刻意美化自己的名声。朱元璋此番话明确表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错怪刘伯温了,而刘伯温正是在来南京谢罪期间生病的,朱元璋看到很不忍,于是他让刘伯温别在南京泡着了,让他回老家跟他的儿孙去享受天伦之乐,于是给刘伯温写了封《御赐归老青田诏书》。刘伯温拿到此诏书,才放心地回青田老家去了,可是他回到家乡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刘伯温究竟是因何而死的?有人说是朱元璋让胡惟庸指使太医在药里做了手脚,毒死了刘伯温,可我认为不大可能,这种说法没依据,退一万步说,就算朱元璋真的做了此事,那他下毒一个月后,还有必要再给刘伯温下那份诏书吗?

综上,刘伯温应该不是被人害死的,他很可能是因病而死的,那他到底得了什么病?据《明史·刘基传》的描述,他的症状很像是肝癌,刘伯温为什么会得肝癌呢?这跟他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当然,迄今为止还无法具体说明癌症的诱因具体有哪些,但人的性情和精神面貌是癌症的直接诱因,这一点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刘伯温性格的第一个特征是性情刚烈,《明史·刘基传》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其实就是心气儿特别高,说话特别容易激动,总是慷慨激昂。

刘伯温性情刚烈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他的四次辞官,第一次辞官是这样的:那还是在他为元朝效命,在元朝政府为官的时候,在他担任江西高安县丞期间,由于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受到了上司的赏识,想要提拔他,可他却因为官场太黑暗,不愿和其他为官者同流合污,辞官不干了;第二次辞官是刘伯温在担任江浙儒学副提举的时候,上任之后不久就弹劾了一位御史,可是官官相护,这封弹劾书就被半路给拦下了,于是一气之下,刘伯温又写了一封弹劾书,然后愤然辞职;不久,刘伯温家乡附近有一个以贩盐为生的强盗方国珍举兵造反,声势非常大,朝廷没有办法,于是想到了附近的刘伯温,任命他为浙江元帅府的督抚,负责剿灭浙江一些流寇土匪。刘伯温到任后,提出了方案,下令各个城加高城墙,严防死守,这下方国珍没戏了。方国珍没招了,朝廷又想招抚他,刘伯温知道后,说像方国珍这种挑头造反的人就应该杀一儆百,方国珍了解了刘伯温的态度后,直接派人到京城上下打点,结果朝廷居然不仅同意了方国珍招抚的要求,还给了他个官当,让他主管绍兴一带的地方事务。这样一来,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同时指责刘伯温擅自做主,作威作福,面对如此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朝廷刘伯温又一次辞官不干了;过了一段时间,各地的起义和强盗越来越多,朝廷没办法,又起用了刘伯温,他想为朝廷效力,想要剿灭强盗,可是其他官员不配合,处处掣肘,刘伯温因此又愤然辞官了。

刘伯温的四次辞官又四次出山说明他想在元末那样黑暗腐败的政治下有所作为是根本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像他这种人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里混;另外,说明刘伯温对元朝政府还抱有一丝幻想,因此他才会多次辞官后又多次出山。

刘伯温性格的第二个特点是脾气暴躁,性情直率,通过下面这件事就可见一斑,据《明史》载: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这段记载意思是:话说有一次,陈友谅的军队占了太平城,准备继续向东扩张,势力非常强大,朱元璋的手下都很慌张,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有人建议投降,还有人建议退到钟山据守,因为那里地势比较险要,只有刘伯温在那瞪大了眼睛不说话。朱元璋知道他已经有主意了,只是不便当众说出来,于是把他叫到内室问话,想不到他跟自己说,刚才那些主张投降或逃跑的人应该通通杀了!

在当时环境和境遇的压力下下形成了刘伯温精神的特质,让性情刚烈,脾气暴躁的他非常压抑郁闷,而以下这几个因素造成了刘伯温长期处在压抑郁闷之中,首先是忠臣不事二主的纠结。在投朱元璋之前,刘伯温犹豫了很长时间,朱元璋一开始来婺州(今浙江金华)时,他不愿归顺朱元璋,朱元璋因此撂下一句话,说他“白面书生,不识时务”,转身便回了应天(今江苏南京)。在刘伯温眼中,朱元璋不过是一个草寇,受儒家“忠臣不事二主”观念的影响,况且眼下双方还在打仗,如今却让他一个政府官员去投农民军,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很压抑。

其二,被另眼相看。朱元璋对像刘伯温这样曾在元朝政府为官,从元朝政府投奔而来的人从心底里是不相信的,认为他们不是自己人。比如朱元璋曾经下令,但凡是北方传来的战报喜讯,那些曾经在元朝为官的人,一律不许祝贺。

其三,地位一直不高。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大封功臣,李善长被封为了公爵,年俸达到了四千石,而刘伯温只被封为了伯爵,年俸仅有二百四十石。朱元璋曾不止一次说过,李善长是他的萧何,刘伯温是他的张良,同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待遇却相差如此悬殊,这能不让刘伯温感到非常郁闷吗?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当不上丞相,刘伯温真的很想当丞相,当然有人可能说刘伯温智谋很高,他早就看透了帝王的本性和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他早就想归隐田园了。我不否认刘伯温有这样的心情,但这恰恰是他的矛盾之处,他一方面想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当丞相不正是实现儒家推崇的这种理想和抱负的最佳方式?可是朱元璋偏偏不让他当丞相,不让他当也就算了,朱元璋还让他反对的人一一当了丞相。一面是性格刚烈,可是却只能强压着自己的真性情,不能发作;一面是志向高远,心气儿极高,却只能辞官退休,归隐田园;退休回家了还免不了被人诬陷,面对诬陷,自己还不能申辩,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地住到皇帝身边来,向朱元璋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可想而知,刘伯温得有多压抑郁闷,而这种心情的长期压抑郁闷恰恰是最伤肝的。

正是在刘伯温来京城谢罪期间,胡惟庸正式被任命为左丞相,这是对他压抑郁闷心情的最后一击,听到这个消息后,刘伯温愤恨地说道,“使吾言不验,苍生之福也”。这里的“吾言”指的是朱元璋曾经问刘伯温让胡惟庸当丞相的看法时他说的那句“如果您用胡惟庸当丞相,以驾车为例,他会毁了您的车的”,刘伯温说如果他这句话没有应验,那就是苍生之福了。显然,刘伯温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心情长期压抑郁闷让他得了病,而这个致命的病很可能就是肝癌。

胡惟庸影视形象

胡惟庸的得势,让刘伯温忧愤疾作,洪武八年的正月,刘伯温出现了偶感风寒的症状,发热、恶心、头晕、食欲不振,这其实就是肝癌的最初症状。十多天后,刘伯温的病情突然恶化,据他自己说感觉腹内像是有石块一样的东西生成,这是肝硬化的表现。三个多月后,刘伯温去世了,刘伯温从发病到去世的症状和表现基本和肝癌相吻合,因此我倾向认为,刘伯温是病死的,而这个病很有可能是肝癌。虽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不过,在刘伯温去世这件事上,胡惟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诬陷成为刘伯温发病的直接诱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大木   青田   浙东   元朝   丞相   肝癌   死因   南京   太医   朝廷   人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