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岁男孩坐诊看病,求医者人山人海,老中医:他是华佗转世!

前言

在2010年,央视网报道了一位年仅10岁的上海男孩在中医诊所坐诊看病的事。

在节目中他表现得口若悬河,对病情分析头头是道,这也使得他坐诊的门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很多患者自称都是慕名而来,即便是等待数个小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诊治。

就连中医界传奇人物杨志勋也经常夸他的医术精湛,犹若华佗转世。

那么,这位年仅十岁的小男孩真的会把脉诊治吗?

是“江湖骗子”还是“华佗转世”呢?

因病与中医结缘

1999年,刘尚瑾在上海出生,他的家人里没有任何一位曾经从事过医药行业,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在几年后就成为了中医行业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在四岁时,刘尚瑾莫名其妙地发起了高烧,无论是吃药或者输液就能好转,可一旦停药,又会很快复发病情如此反复,数月不见好转。

为了给儿子看病,刘尚瑾的父母东奔西走,去了不少大医院,但依旧查不到儿子的病究竟是什么情况,这让刘尚瑾的父母十分担心着急。

经人介绍,夫妻二人带着儿子辗转来到北京求医,找到了杨志勋,他不但是中医世家出身,还是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主持者之一,是一位很受信赖的老中医。

杨志勋为刘尚瑾把脉后,开了几味中药,告诉了每天吃药的方法和剂量,说孩子的身体没什么大碍,回家调理就行。

刘尚瑾的父母半信半疑,认为是儿子的病没救了,杨志勋不愿浪费时间和精力详细说明。

他们回到旅馆,按照杨大夫给出的配方为儿子熬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儿子的病居然好了,曾经反复不断的病消失了。

夫妻二人对杨大夫十分感激,他们不但送了锦旗,还经常和其他人说起杨志勋的神奇医术。

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刘尚瑾也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经常会子女报一些兴趣班,刘尚瑾的父母也不例外。然而,刘尚瑾对那些兴趣班并不感兴趣,他向父母提出,自己想要学习中医

最初,刘尚瑾的父母并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他们是农民出身,没有任何的中医传承,想要让一个八岁的孩子学习中医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然而,刘尚瑾却不想放弃,他在母亲的电话本里找到了杨志勋的联系方式,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和杨大夫取得了联系。

杨志勋听说年幼的刘尚瑾想学中医感到十分欣喜,他告诉刘尚瑾,自己正在推行“儿童国医启蒙”,现在正在北京搞义务教育班,刘尚瑾可以来北京学习。

小中医的学医之旅

就这样,八岁的刘尚瑾来到北京清新中医诊所,开始跟随杨志勋教授学习国医的启蒙课程

事实上,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实践起来非常精细,别说让孩子们深入学习中医,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在中医普及教育里都只是“三分钟热度”。

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杨志勋,都不觉得应该对孩子们太过苛刻,毕竟他们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志向”。

杨志勋推行“儿童国医启蒙”也只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医,学习一些养生技巧罢了。

可他们没想到,刘尚瑾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不但坚持了下去,还带着班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比拼学习成果。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尚瑾就熟记了一千多种药材的名字,还可以背诵一些号脉的口诀。

杨志勋对此十分高兴,认为刘尚瑾学习中医很有慧根,开始教刘尚瑾一些望、闻、问、切的知识和一些中医的基本理论。

在浓厚的兴趣下,背诵口诀和那些中医理论对于刘尚谨来说并不算难事,可是学习中医不是应试考试,最重要的是实践动手能力

尽管已经学会了如何找脉象,但是对刘尚瑾来说,上手实操分辨脉象并不容易。

通过号脉来对患者的病症作出诊断是中医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刘尚谨却是无法辨别出不同的脉象,更别说通过脉象来判断患者的病症

杨志勋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分辨出不同的脉象,就找了很多的东西让他们去感觉。

通过摸铅笔、玩吉他的方法,杨志勋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脉象的不同,这样生动有趣的学习,让不少孩子都受益匪浅。

孩子们通过一次次有趣的实践课,纷纷找到了自己记住不同脉象的方法,刘尚谨是学得最快、练习最频繁的那个。

经过一系列实操课的学习和练习,刘尚谨懂得了号脉的技巧,还和其他人分享起了自己的感悟。

不得不说,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能够记住那些晦涩难懂的名词已经很难,还能把他们和精细难辨的脉象联系在一起,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大量的练习和实操后,刘尚谨对于脉象的分辨也是越来越熟练了,很快就成为班里诊脉成绩最好的一个。


但就在刘尚谨为自己能够准确分辨脉象而兴奋时,新的难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如何通过脉象分辨出患者的病情

这是中医最难学的一课,根据脉象分析出患者对于很多学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艰难和关键的一步

哪怕是中医院的那些大学生,想要迈过这一关也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训练总结,对于尚且年幼的刘尚瑾来说,这是一道真正的难关。

不过在杨志勋的指导下,刘尚谨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给自己号脉,刘尚谨终于可以将脉象与身体的健康情况对应起来

在一次上课的时候,刘尚谨发现自己的脉象发现居然有滑脉的现象,从而他判断出自己的脾脉上面有滑脉。

这说明他的脾胃有比较严重的湿重,中焦比较堵,而他也找到了造成这种脉象的原因——自己经常吃糖,也不爱吃饭。

就这样,年仅10岁的刘尚谨学会了将脉象中出现的症状如何分析拆解并讲出病症的情况。

经过不断的学习之后,刘尚谨在中医方面的思维逻辑也渐渐的熟练起来了,他开始帮着杨志勋给人号脉了。

小神医的诞生

因为刘尚瑾的进步飞速,杨志勋开始有意识地栽培他,经常带着他出去坐诊,因为有时客人很多,所以杨志勋经常让刘尚瑾先为病人诊断,自己再去问诊,这样就可以很快查清刘尚瑾把脉上的不足

杨志勋还教导刘尚瑾说,不要因为自己搞不懂病人的情况就自卑,因为来求医的很多病症都很复杂,不要为自己没有学到的东西而感到羞耻,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医术不好。

就这样,在杨大夫的言传身教下,刘尚瑾的把脉技术越来愈好,对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很快就超过了95%,杨志勋高兴地对其他人说自己的医术终于后继有人

刘尚瑾因为学习中医而过早地成熟起来,在同龄人还在玩游戏、吃零食的时候,他一心扑在中医学习上,一有空闲,就钻研中医理论,学习药材配置。

因为医术的提升,不到十岁的刘尚瑾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问诊,慕名而来的不仅有患者,还有一些中医爱好者甚至是中医方面的资深专家

面对人们的提问,刘尚瑾对答如流,回复有理有据,对于自己还没学到的知识也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无知,让人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

杨志勋在听说刘尚瑾将华佗、李时珍视作自己的偶像时,甚至直言他就是华佗转世

现状

尽管在2010年,刘尚瑾因为央视网的报道而爆火,小小年纪的他也收到了很多的夸奖和赞誉。但是他却不骄不馁,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中医学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他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公众视野里,而是继续低调地进行自己的中医钻研。

近年来,网上有关刘尚瑾的消息很少,2016年,被视为中医行业天才的刘尚瑾进入大学继续在中医学领域深造,那时候,他已经将九千多种中药药材熟记于心。

如今,刘尚瑾已经从大学毕业,来到北京一家中医院继续从事中医行业,每年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他开药严谨、认真负责,在坐诊中几乎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大家对刘尚瑾的医术十分认可,但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旧在中医理论上精耕细作

中医方面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相信他也会在中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相信他也会在中医行业上有所成就的,给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结语

刘尚谨在年仅10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中医天赋,是令人非常惊讶的,但是长大后还能够坚守本心不为名利地献身中医学,也是令人敬佩的。

然而,如今,某些中医靠着御医后人、医学世家的名头在流量面前“造星”,却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中医技术,甚至草菅人命。

他们在自身赢得了流量的同时,也正在将中医这个行业推向无底深渊,是毁掉人们对中医信任的重要推手。

但愿世间多一些如刘尚瑾这样无私献身中医,少一些“网红”中医,让中医重新赢得中国人的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华佗   脉象   国医   医者   慕名而来   医术   人山人海   病症   上海   患者   中医   儿子   父母   男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