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文/芳华史论

编辑/芳华史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驰骋于北方草原,建立起一个跨越两百年的庞大王朝,甚至一度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熊猫]

这个民族的人口鼎盛时期高达900多万,相当于同时期汉族人口的七分之一,他们便是契丹族。

然而这个强大的民族在经历了辉煌之后突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究竟去了哪里?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消失的民族,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01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在辽河平原上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他们既具备农耕和游牧的特点,居住在适合畜牧和狩猎的环境中,并以部落的形式聚居。

他们的部落通过推举强人来担任首领,同时八个部落共同选举契丹族的可汗,然而,尽管有统一的可汗存在,各个部落保持着相对自治的状态,不完全听从中央的指挥。

在契丹的历史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耶律阿保机崭露头角,他来自迭剌部落,并渴望不仅成为有名无实的可汗,而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统治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耶律阿保机采取了残酷的手段,清除了所有反对他的势力,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行动是盐池之变,耶律阿保机在这次被称为“鸿门宴”的事件中,斩杀了其他七个部落的首领。

从那以后,契丹八部实现了统一,辽国正式成立,耶律阿保机成为了皇帝,而这次统一也标志着契丹族的进一步改革。

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与北宋王朝几乎同时存在,虽然后来的历史记录将北宋视为中原正统,但实际上享有此地位的却是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

大辽宣称继承了唐朝的正统,与北宋形成南北朝的关系,并得到了东亚各国,包括西夏、日本和高丽的认可。

表面上,北宋与大辽关系友好,但实际上北宋每年都需要向大辽支付大量的岁币,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大辽在中原地区的地位更高。

在过去,中原地区的农耕王朝一直是东亚的核心,但自北宋之后,这一地位发生了变化,被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所取代。

契丹族的发源地位于今天的东北辽河平原,该地既适宜农耕又适合游牧和渔猎,契丹族因此具备了游牧和渔猎的双重特性,类似于后来的女真民族。

相对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契丹族展现了更强的韧性,即使面对强大的中原王朝,依然能够保持独立。

契丹族在唐末五代时期逐渐崛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然而,建立一个政权需要优秀的官僚体系支持,而读书人则是官僚体系的基石,但当时的东北地区相对贫穷,难以供养大量的读书人,这成为了契丹族建立政权的难题。

幸运的是,耶律阿保机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不仅统一了契丹八部,还将可汗制度转变为帝制,契丹族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契丹族逐渐崛起,并建立了大辽王朝。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多数为历史叙述,依据历史事实描述契丹族的起源、历史进程和部分特点,更加详细全面了解契丹族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02

辽国的兴起始于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他成功统一契丹各部落,并建立了辽国,使其成为一个有着广袤土地和丰富人口的国家。

然而,真正辉煌的辽国时期是在萧太后的统治下实现的,她作为一位卓越的女性政治家,和年幼的辽圣宗一起领导国家,在她的领导下,辽国取得了对宋朝的重要胜利,并签订了“澶渊之盟”,确立了辽国的大国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逐渐走向衰落,一方面,金国崛起的女真族逐渐强大,成为辽国的威胁;另一方面,辽国对金国的轻视导致两国关系破裂,最终,在金朝的进攻和宋朝的反攻下,辽国政权崩溃,契丹民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但辽国的灭亡并未完全消灭契丹民族,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契丹民族的后代依然存在,尽管他们已经与其他民族融合,但他们的历史和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辽国的统治者利用逃亡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建立了自己的官僚系统,并在辽河平原建立了第一座城市龙城,这使得辽国在未占领中原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王朝,成为一个世界奇观。

但这样的危机也很明显,辽国的繁荣却依赖于中原地区的人才输出,一旦中原地区重新统一并停止人才输出,辽国的王朝就会面临危机,因此,辽国必须抓住有限的时间窗口,巩固自身地位。

耶律阿保机的继任者太宗耶律德光抓住了中原大乱的机会,从石敬瑭手中夺取了燕云16州,这片土地不仅提供了人才输出,还带来了稳定的财政收入,使得辽国得以摆脱游牧经济的脆弱性,转向更稳定的农耕经济。

后来辽国很快面临来自中原的挑战,宋朝的崛起,虽然辽国通过签订“澶渊之盟”与宋朝和平共处,但辽国最终无法摆脱灭亡的命运。

天祚帝的昏庸无能和对女真人崛起的忽视导致辽国陷入危机,最终,在女真人的进攻和宋朝的反攻下,辽国在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

辽国的灭亡并未完全扑灭契丹民族,在耶律大石的领导下,一部分契丹人逃到了现在的新疆地区,建立了西辽帝国,延续了契丹人的王朝,然而,西辽帝国最终被蒙古人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如今,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边界地区的达斡尔民族仍然保留着契丹人的传统,然而,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都未能摆脱被同化的命运,这是因为汉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使得这些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

03

尽管契丹族的历史仍然充满谜团,但如今的科技发展为解开这个谜团带来了一线希望,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合作,借助先进的DNA检测技术对55个少数民族的DNA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尤其关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通过对契丹人古墓中的骨骼提取DNA样本,并与现居住在内蒙古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梅雷斯达斡尔族区的达斡尔族DNA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了高度的同源性。

这一发现引起了史学家们的兴趣,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试图找到更多证据。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访问当地长者、进行考古发掘,史学家们对比研究了达斡尔人和契丹人在历史文献、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族具有紧密的遗传联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考古发现又给契丹后裔的归属问题增添了更多谜团,在1990年代,云南省施甸县发现了含有契丹文字的墓碑。

考古学家随后提取了在该地区姓蒋、阿、莽等云南人的DNA样本,并与契丹族、达斡尔族的DNA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这些姓氏的DNA与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DNA呈现高度的同源性,这暗示着“本人”也可能是契丹后裔。

那么,为什么东北的契丹人会迁徙到西南地区呢?史料给出了解释:许多契丹人在大辽灭国之后失去了家园,只得逃亡并投奔蒙古,由于蒙古在建立元帝国的征战途中南征北讨,这些契丹人分散到了各地。

契丹族继承了马背民族的勇猛善战、无所畏惧的精神,在长期的战争征服中建立了草原强国大辽,在与中原宋朝的对峙中,大辽长期占据优势,给宋朝带来很大困扰。

历史的变迁最终导致了辽帝国的崩溃,契丹族分崩离析,契丹的血脉并未完全消失,今天东北的达斡尔族和西南“本人”被确认为契丹的后裔,他们保存了原族群的记忆。

辽国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教训,契丹民族的后代发现和研究,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辽国在中国历史中的崛起和灭亡,也向我们展示了盛极必衰的铁律。

参考资料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契丹   达斡尔族   北宋   中原地区   辽河   民族   王朝   中原   宋朝   头痛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