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被反感,是用户对边界感的渴望

文|邢妍妍

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似乎很难躲开被“熟人凝视”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测评发现,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APP的标配。个别平台还会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关联好友感兴趣的内容等,然而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却形同虚设。

“你推送的人我认识,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对于社交平台设置的“熟人推荐”机制,不少网友表示感觉被冒犯。而前不久话题“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也登上热搜榜单。

部分社交APP的推荐页面截图

APP试图了解用户的社交关系,并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形成熟人圈子,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固定的产品逻辑。平台总是渴望吸引和留存更多的用户,争抢到他们更多的停留时长,“熟人社交”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刷到有趣的内容,一键转发分享给几个好友,或是在聊天窗口里互动交流,都会让你的使用时长和活跃度呈几何倍数地增加。

同时社交关系也让平台的推荐算法更多样和精准了,这无形之中就提高了用户的粘性和平台的价值。通讯录、地理位置、共用的网络、时常点赞收藏的内容……这些数据都在让平台的推荐算法不断优化更新。简言之,平台掌握了用户越多的信息,就越能推荐到让其感兴趣的内容。在这个被算法构造的信息茧房里,用户沉浸的时间也大都会相应增加。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确实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社交需求和软件使用需求。但这显然不等同于所有的用户都愿意将现实中的熟人关系延伸到互联网之中,甚至有很多人还会因为这种被动推荐而困扰。

在社会传播学领域中有个“拟剧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人会根据社会不同场合的需要来管理自己的角色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设。人们其实大都是有着多重角色和多重性格的,在不同的场景下就会变幻不同的人设。比如工作中是认真努力的打工人,在朋友圈中就成了热爱生活的正能量青年,也会在夜晚听歌时瞬间化身多愁善感的文艺人,同时又可以是某个垂直领域拥有很多追随者的博主,自由分享自己的喜好。

人们本身就是在多重身份间来回切换,但或许并不想每一面都让熟人或者朋友知晓。但熟人推荐机制难免会让另一面的自己被动曝光,这就会让很多人有一种被窥探的不适感,个人在互联网中匿名选择性交友的权利也在无形中被剥夺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在社交平台上轻轻松松地冲个浪,不用受到社会角色的束缚,也不需要顾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以肆意地做最真实的自己。而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年轻人也更容易结交到更多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彼此成为兴趣搭子。这种无压力的兴趣社交,是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区别开来的。这也是人们愿意在网络展示出与熟人社交场域中截然不同一面的根本要素。

事实上,当下很多APP都在相关协议当中赋予了用户选择权,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关闭熟人推荐功能。但有些APP步骤过于繁琐,让用户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不互相探听常用社交平台之外的账号名,去保护人与人之间那些微弱的边界感。

以前我们会感叹APP如此懂我好智能,但现在更多人渴望的或许是一个没那么懂我的平台。如果推荐算法能多推荐一些“合拍的人”,也许会比“熟悉的人”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用户   边界   熟人   社交   反感   算法   角色   好友   关系   更多   内容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