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这么黑暗腐朽,还撑到了1912年?

按道理来说,满清政府最迟在1860年左右就应该灭亡了,这个时间点的满清王朝,将所有的末世景象全都聚齐。

1,遍地烽烟,举国皆反。

江南有太平天国立都建国,江淮有捻军神出鬼没,西北有回乱正在大规模酝酿,首都被英法联军攻破。

天灾横行,人祸交加,泱泱中华大地,几无一片净土。

2,满清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几乎崩盘。

十年战争,满清主力中央军八旗和绿营损失殆尽,满蒙联姻的蒙古铁骑在八里桥损失惨重,满清朝廷再无一支能够独力控制的直属军事力量。

十年战争,满清政府耗尽了之前上百年积累的所有财政储备,再也没有能力划拨一分钱军费,军费全靠地方官僚自己筹措。

地方又有兵又有权,这是被中华史书无数次验证过的取死之道,但满清政府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即便这是杯毒酒,清政府也不得不喝。

3,满清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刀光剑影,主少国疑。

1861年8月22日,31岁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6岁的独子继位,是为同治皇帝。

咸丰皇帝的死亡彻底激化了积蓄已久的满清皇族内部矛盾,辛酉政变大臣身死,两宫垂帘太后临朝,恭亲王奕䜣秉政。

即便慈禧太后、奕䜣有通天倒地的才能,面对如此衰败的国势,他们也没有任何扭转乾坤的可能。

最简单的道理:钱从哪里来?兵从哪里来?

满清朝廷此时面临的困难比崇祯末年都恶劣得多。

但天不绝满清,此时,一个此前中华历史从未有过的庞大身影站在了清政府的身后:洋人。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5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中法《北京条约》。

英法联军随即撤出北京。

火烧圆明园

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承认了一直拒绝批准的中俄《瑷珲条约》,即承认被沙俄割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合法化。

后来又连续签订条约,总共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满清政府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把祖产卖给洋人,换取洋人对我的支持。

轻易抢来的江山,卖起来总是不心疼的,200多年前,大明王朝连与满清议和都做不到,阻力无非就是汹汹舆论:祖宗江山,岂可主动弃予他人?

拿到了这么大的好处,洋人当然要撑住满清政府,否则,这条约找谁履行?

有两个事件,对满清政府扭转困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1,1861年11月1日,两宫太后与同治皇帝从承德避暑山庄回到北京,这标志着满清中央政府的权力重归正常。

他们之所以敢回北京,前提就是得到了英、法、俄等列强的安全承诺。

2,1861年3月,满清总理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代理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

自此之后,英国人用自己的武力为满清政府的海关收入背书,日益庞大的海关收入成为满清政府此后苟延残喘数十年最重要、最稳定的财政基础。

有了洋人的强力支持,满清政府终于有钱了,有钱就可以编练军队,有钱就可以购买西方新式军备,有钱就可以搞洋务运动,有钱就可以重新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力。

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家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往回看,太平天国运动想要彻底击垮满清政府,只有两个机会:

1,在1856年2月之前,趁着英法与沙俄在克里米亚战场拼死决战的时候,兴兵北伐直捣北京。

2,在1860年11月之前,满清政府与英法俄还没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首先答应洋人的侵略要求,争取洋人站在自己这边。

太平天国不是没有过这个机会,“拜上帝教”声称信仰耶稣,这天然就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浓厚兴趣。

1853年3月28日,英国驻华全权代表文翰在发往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说,"决定不采取任何形式的有利于清政府的干涉"。

1853年4月27日,英国驻华全权代表文翰一行乘"赫姆士"号到访天京,双方此次交往主要由英方译员密迪乐与太平天国的北王、翼王谈话;文翰与东王之间函件往还。

这次会谈中,英方对太平军强调了己方的中立立场,北王韦昌辉等得知来访者同拜上帝后,表示:"吾等不特彼此相安无事,而且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汝等现在南京可以登岸, 并随意到处游逛。"

1个月后,密迪乐访镇江, 守将罗大纲告诉他,太平军同意英国的提议,暂不进军苏州、上海以避免破坏商业。

此次来访的同时,英国人还附交了一份中文本的《南京条约》,目的是希望太平天国承认英国从满清政府手中攫得的特权。

但是,太平天国本质上终究还是个严格遵循“华夷之辩”的传统农民起义,“拜上帝”只是个由头,杨秀清在给文翰的回文中依然把英国人称作“英夷”,并严厉禁止英国人走私鸦片。

太平天国的排外态度甚至比满清政府更激烈,这让文翰非常失望,直接打消了去面见洪秀全和杨秀清的计划。

"它是极端排外的,在傲慢无礼方面甚至超过了现政权中的满洲官员,没有迹象说明他们寻求与外国人的接近。他们以怀疑和不信任看待外国人,同时不是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待,而是把外国人看作下级和夷人。"

英国人对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次争取是在1861年,此时的太平天国已是大厦将倾。

李秀成被俘之后,他的供词提到,曾有"鬼头"(西洋官员)到南京,声称愿以洋兵、火轮船相助,共灭清朝,平分土地。

从时间上看,这个"鬼头"很可能就是英国海军提督何伯与参赞巴夏礼,二人于1861年11月前往天京和洪秀全直接交涉,向太平天国提出最后要求。

太平天国依然拒绝答应英国人的无理要求,并说“我军负有为上帝光复全国的责任,不能弃寸土于不顾",表示很快会再次进军上海,而对于"平分土地"的要求,洪秀全更是直接表示:

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 天下失笑,如不成,反而引鬼入邦。

被无数人痛骂了无数遍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终究还是下不了出卖祖宗的决心!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满清开始洋务运动,国力大增,下一次对满清统治基础的严峻挑战就要等到“东南互保”了。

“东南互保”的实质就是汉族地方官僚与满清皇族翻脸:太后您在,我们不造反;太后您不在了,我们就造反。

倘若慈禧在庚子国变的兵荒马乱死去了,那满清的国祚在1900年也就到头了。

哪晓得慈禧挺过去了,回銮北京之后施展权谋击溃了“东南互保”的各督抚,把权力重新收归皇族,这才把满清国祚又延了十年。

回看晚清历史,满清皇族内部的分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1889年,光绪皇帝正式亲政。

此时交到他手里的大清王朝,局势相较于之前几十年,是比较好的。

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让满清国力大增,北洋水师刚刚成军,内乱基本平定,外部只有日本一个敌人,清军还在战场上击败列强法国。

借助太平天国运动成长起来的地方势力随着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的相继去世而式微。

所谓的“同光中兴”虽然是吹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对于满清朝廷而言,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慈禧太后。

治国理政虽然不怎么样,但慈禧的传统御下之术可谓是炉火纯青,正是由于她的掌舵,满清这条破船虽然摇摇晃晃但还不至于散架。

这是慈禧在满清皇族和满清贵族心中具有巨大威望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慈禧对光绪皇帝如此失望的根本原因,她经常对光绪说:没有我,哪有你。

这话有两层意思:

1,没有慈禧,光绪根本没机会继承帝位;

2,没有慈禧,光绪根本控制不了局势,压制不了各方矛盾。

光绪皇帝是个急脾气,从小的帝王生活也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性格,他没有看到慈禧是他最大支持者这一点,反而将慈禧看成是他彻底掌权路上最大的障碍。

为了增加威望,他主导了甲午中日战争满清方面的政策。

甲午战败后,光绪威信大减,为了扭转颓势,他又借助维新派搞维新变法试图重振威望,甚至还出过聘请伊藤博文做改革顾问的昏招。

可维新派也不是省油的灯,和光绪完全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他们为了减少变法阻力,竟然背着光绪搞出了“围园杀后”的戏码。

慈禧看到这个消息,伤心失望程度可想而知。

1,几十年的养育之恩,光绪竟然要杀他。

2,好端端的一个江山交到光绪手里,才几年就搞出这么大的乱子。

满清贵族们也是看到了光绪皇帝让满清国势日益走下坡路,他们集体呼吁慈禧重新出山再掌权力。

这就有了杀“戊戌六君子”,囚禁皇帝。

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满族老太太,慈禧被家事和国事冲昏了头,她对光绪失望透顶,强烈希望换掉光绪的皇位,重新立储。

为此,她还私下试探李鸿章、刘坤一等汉族大臣对于换储的意见。

汉族大臣以“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为理由反对换掉光绪,这些汉族大臣老奸巨猾,看到了光绪因为变法在洋人那里支持度很高,贸然换储风险太大。

可慈禧是个杀伐果决的政治人物,一旦下了决心,就想方设法一定要实现。

汉族大臣不支持,慈禧转而追求满清皇族内部的支持。

端郡王载漪等人摸透了慈禧的心思,他想把儿子溥儁扶上皇位,自己做太上皇,于是就怂恿慈禧引义和团进京对抗洋人强行换储。

慈禧与光绪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一不做二不休,庚子国乱爆发。

太后皇帝西逃,一路狼狈不堪。

自此之后,慈禧光绪两人就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谁都奈何不了谁,直到咽气的前一天,慈禧才最终痛下杀手。

贸然换储本来就是慈禧罔顾地方汉族大臣的意见一意孤行做的,现在出事了,慈禧还要他们出来收拾烂摊子,他们当然不干。

既然已经和皇族撕破了脸皮,那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东南各省只等慈禧咽气,就准备公推李鸿章做总统,光绪根本就不在这些地方重臣的眼里。

这时候,慈禧太后又展现出了非常精道的御下之术,她意识到了自己闯下大祸,也意识到了东南的局面一触即发。

她紧紧抓住解决问题的根本:李鸿章。

只要李鸿章肯北上和谈,一则可以与洋人敷衍,二则东南群龙无首,这是一箭双雕的釜底抽薪之计。

历史再一次如了她的愿,李鸿章北上,辛丑条约谈成,太后皇帝回銮,李鸿章去世。

稳固局势之后,慈禧又重新抽出手来收拾“东南互保”的地方督抚们,把权力重新抓归中央,年轻的满族王爷们崛起,拱卫京城的北洋军崛起。

满清继续苟延残喘,直到武昌城头的那一声枪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太平天国   光绪   汉族   英国   满清   洋人   条约   大臣   清朝   北京   慈禧   黑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