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悲剧:救得了国家,救不了自己

在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不缺乏力挽狂澜的气概,尤其是在民族危难之时。明朝便有这样一位平民出身的硬骨头。若非他在蒙古瓦剌部进犯京师的保卫战中高呼“主张南迁者,罪当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基,一动则大势已去”,或许明朝的历史将被重新书写。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秋,蒙古瓦剌部侵犯大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之言御驾亲征,因组织不当且前线指挥被宦官把持,明军在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值此人心惶惶之际,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持“社稷为重,君为轻”,拥立郕王为帝,即明景帝。此后,于谦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瓦剌部请和并归还英宗。八月,明王朝迎回英宗,但一国不能有二君,于是英宗成为“上皇”。英宗归来后,各地政局出现动荡,均被于谦平定。

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发动宫廷政变,拥立英宗复辟。当天,于谦即被传命逮捕。于谦的罪名是迎立外藩、图谋不轨,罪当处死。石亨曾受于谦提拔,却经常藐视律法、多行不义,于谦曾因此弹劾他。徐有贞在京师被围时力主迁都,后被景帝罢免官职,他托于谦为自己求情无果,便将此仇记在了于谦头上。

明英宗起初认为于谦有功,不忍杀之。但石亨等人以“不杀于谦,复辟无名”为由劝说英宗,英宗这才下了决心。与于谦一同被捕的王文在受刑时不断为自己辩解,于谦却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辩解有什么用?”英宗搜查于谦家时发现,他家中除了战甲和兵器外,再无值钱之物。

据史料记载,于谦死时,乌云密布,天下人皆为其喊冤。“京郊妇孺,无不泣洒”。石亨、徐有贞等欲赶尽杀绝,宦官裴某救于谦之子逃过追杀,还有人不顾生死,殓葬于谦遗骸。

成化初年,于谦之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申冤,于谦终得复官赐祭。孝宗皇帝诰文称:“国家多难时,于谦保卫社稷使其无危,独守公道,遭权臣奸臣嫉妒。先帝已知其冤,朕亦悯其忠。”诰文传至各地。弘治二年,孝宗赐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于墓建祠,题为“旌功”,命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年间,改谥忠肃。杭州、河南、山西等地历代均拜祭不绝。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嘉奖,因为天子众多,而于谦独一无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先帝   景泰   拜祭   大明   之子   明朝   蒙古   宦官   社稷   京师   知识分子   悲剧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