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种体质的人,更易长结节囊肿!春季食养方收好

有约君说

结节、囊肿、息肉……

你身上有没有这些“小疙瘩”?

你知道吗,

原来在传统医学的理论里,

身上爱长“疙瘩”的人,

往往有个共同的体质特点,

这就是痰湿重。

对中医感兴趣的人,

常会听说“百病多由痰作祟”。

据调研数据与

许多中医师的临床观察发现,

痰湿体质是岭南地区人群

最多见的体质之一。

如果你也有痰湿重的困扰,

今天为你梳理清楚如何应对~

带你了解:

痰湿体质的人

为何更容易长“疙瘩”?

结节、息肉、囊肿……我们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这些“疙瘩”的名字,它们到底是什么?相关专科的医生可能会这么告诉你:

结节是一种影像观察,组织增生、局部炎症等都可能表现为身上的结节,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

息肉一般是黏膜表面出现的赘生物,如肠息肉、胆囊息肉。

囊肿是长在人体体表或内脏里的囊状包块,如肝囊肿、卵巢囊肿。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从中医“整体观”的思维来看,这些“疙瘩”的病机有很高的相似性,背后都可以找到痰湿的影子。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介绍:痰湿的“痰”,指的不仅是咳嗽、咳痰中见到的“有形之痰”,更多时候指的是“无形之痰”——痰存在于体内任何组织、脏器、脉管之内,随着气血的运行全身,位置不定,可引起许多疾病。

痰又是从何而来?当体内湿气过重,聚而不化,就容易形成痰。

至于湿气,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除了气候、环境的“外湿”,还有“内湿”——因人体的脾的运化不足,导致湿长期堆积体内。这也难怪“老广”家庭的餐桌上常常见祛湿汤、祛湿茶了。

痰湿加上寒凝、气滞或者血瘀,长期凝结瘀堵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形成“痰块”,也就是常说的结节、囊肿等。

看晕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化成:

脾虚

湿气重,湿久化痰

痰湿产生,并长期凝聚

形成痰块(结节、肌瘤、囊肿)

因此,黄穗平教授指出,不管目前是否有这些“疙瘩”的困扰,都可以从基础的“健脾、祛湿、化痰”来着手预防、调理。把这件事做好了。

岭南地区人群

多痰湿、湿热夹杂的体质

说到痰湿体质,还得说说中医里的“体质”是什么。

体质,是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人的体质可分为九种,包括: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根据体质进行调养可以事半功倍。

由于气候、水土、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岭南地区人群体质呈现出“三多一少”的特点:

需要提醒的是,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生理阶段,体质会有所不同。

另外,同一个人体质可以是夹杂的,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是夹杂性体质。比如岭南人多痰湿、湿热夹杂的体质。

简单自测:

你体内是否“痰湿”了

今天要着重讲到的痰湿体质,是由津液运化失司导致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怎么知道自己“痰湿”了?

不妨对照一下是否有这些特征:

体型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发病倾向:易患代谢综合征,包括腹部肥胖或超重、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或)糖耐量异常等,从而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如果你符合多项表现,就很可能是痰湿体质了。

要强调的是,以上自测仅作为参考,具体哪种体质需要找专业中医师来辨别,对症调养。不同体质的人调养原则不同,辨体调养,有助趋利避病。

痰湿体质人群

春季这样调理

虽说痰湿体质有可能是遗传自父母,但它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

食养方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祛湿。痰湿体质的人群饮食调养方面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痰湿较重的人群,还可适当多吃云苓、茯苓、白术、莲子、赤小豆、山药等,如茯苓砂仁猪肚汤、云苓白术煲粉葛汤等。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另外,不妨借助春季阳气生发之势,顺势把体内多余的痰湿清理出去,关键在于温暖脾肾。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肾主水”,脾得阳温,则可顺利运化水液;肾得阳温,水液蒸腾输布,不易内停。截断了“水湿内停”之源,“痰”也就难以产生了。

其中,老广熟悉的陈皮就是非常推荐的一种食材,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日常保健用陈皮3克泡水、泡普洱茶,或者煲粥来吃,也能起到春季化寒痰、排痰湿的功效。

食疗可试试三茶+二汤

陈皮玫瑰花普洱茶

材料:广陈皮10克、玫瑰花10克、生普洱适量。

做法:将广陈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玫瑰花10克洗净,加上生普洱,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闷5~10分钟左右,隔渣后饮用。

点评:健脾化痰、消食和胃、芳香解郁。适合胃肠壅滞、肥胖纳呆,痰湿和肝郁体质的人群。

陈皮茯苓茶

材料:陈皮6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川贝母3克。

做法:川贝磨成粉,以上材料加适量清水,煮20-30分钟,代茶饮。

点评:健脾、祛湿、化痰。适合脾虚痰湿重的人群服用。

荷叶山楂陈皮祛湿茶

材料:干荷叶12克,山楂15克,陈皮15克,北芪10克,枸杞5克等。

做法:将干荷叶撕成碎片,陈皮切成丝,北芪切片,混合打粉。将混合粉等分,分别装入茶包袋。每次取1袋,沸水冲泡,焖15分钟后饮用。代茶饮用,每日2次。

点评:降脂减肥,理气宽中,提神醒脑,化痰化瘀,适用于痰湿型肥胖、头晕、犯困等症。

云苓党参扇骨汤

材料:云苓30克,党参、扁豆各20克,当归6克,扇骨6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扇骨洗净切段。所有材料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升,盖上盖隔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点评:健脾袪湿,养阴生髓。尤其适用于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之人。

芡实薏米炖鸡脚

材料:芡实30克,薏米20克,鸡脚500克,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芡实、薏米洗净稍浸泡;鸡脚洗净、瘦肉洗净。然后一起放进大号炖盅,加入冷开水1.5升隔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点评:补脾祛湿,强筋健步。尤其适用于痰湿质、气虚质之人。

此外,起居方面避免在阴冷潮湿环境里长期生活;推荐散步、慢跑、球类、游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遵循适度原则。

另外也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经络养生,如刮痧、穴位按摩阳陵泉、丰隆、足三里等。

综合自广州日报、老人报、“黄穗平说脾胃”公众号、 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广东中医药公众号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囊肿   体质   扇骨   陈皮   茯苓   息肉   湿热   疙瘩   春季   人群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