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窦婴未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汉武帝会杀窦婴吗?本来也没想杀

公元前131年,窦婴的好友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礼上大闹一场,触怒田蚡,随后被关进大牢,准备斩首。

窦婴为了给灌夫脱罪,在朝堂上与田蚡公开辩论,结果自己也被牵连进灌夫的案子,不久后,经查实,灌夫的罪名属实,于是被斩首。

而窦婴为了保命,干脆祭出大招——汉景帝遗诏。

因为这封遗诏上面写着:“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也就说,先帝授予了窦婴便宜行事的权力,他可以借此保住性命。

谁知,当窦婴满怀希望地将遗诏送进宫之后,当汉武帝看到遗诏时,内心无比震惊,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扭曲起来。

原本,汉武帝是不想杀窦婴的,还想着关一段时间就把他放出来,现在看到这封遗诏后,窦婴已经注定了必须死。

果然,没过多久,窦婴就被拉到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什么不想杀窦婴,却在看到遗诏后又突然要将其斩首?这份遗诏为何有如此威力?

要解开问题的答案,还得从汉武帝继位初期的政治局势说起。


汉武帝初期的权力格局


汉武帝登基之初,其实是受到严重掣肘的,而掣肘他的人正是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

当时,汉武帝继位后,就迫不及待地推行新政,这些新政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就是尊崇儒家。

皇帝推行新政,自然需要搭建自己的领导团队,而同为外戚的窦婴和田蚡无疑是不二人选。

最重要的是,窦婴和田蚡都喜欢儒家,让他们进入领导团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这里面涉及到两大外戚家族在权力上的分配。

窦婴属于以窦太后为首的窦氏家族,窦家从汉文帝开始发迹,窦婴本人更是三朝元老,而且在汉景帝时代深受重用,辈分上是汉武帝的表叔,也是老牌的外戚家族。

而田蚡则属于以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为首的王氏家族,王家人发迹比较晚,最多也是从汉武帝登基才算真正得到重视,田蚡在辈分上则是汉武帝的舅舅。

可以说,窦婴功成名就的时候,田蚡还是个无名小辈而已。

因此,当汉武帝准备重用他们时,丞相这个作为百官之首的职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此时的田蚡很有自知之明,知道窦婴名声在外,而且家族显赫,自己才刚刚发迹,不宜和窦婴起争端。

于是,田蚡在谋士的建议下,主动暗示皇帝和太后,将丞相的位置给了窦婴,而他自己则担任了太尉之职。

就这样,窦家和王家两大外戚就此达成默契,共同辅佐汉武帝推行新政。

然而,这场新政没推行多久便遭到当头一棒,直接将汉武帝打得缩了回去。

而打出这一棒的人正是汉武帝的奶奶太皇太后窦漪房,因为窦漪房崇尚道家黄老学说,严厉禁止身边人搞其他学说,更不允许汉朝将儒家作为正统。

所以,在窦漪房的强势干预下,窦婴、田蚡都被罢官免职,给撵回家当无业游民了。

但也正是他们二人闲赋在家期间,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窦婴和田蚡的前途。

窦婴这边由于替汉武帝推行儒家的缘故,得罪了太皇太后窦漪房,所以他在窦漪房这边是不怎么受待见的,汉武帝也不怎么找他,属于两头不讨好。

而田蚡就不一样了,他是太后王娡的弟弟,是汉武帝的亲舅舅,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了这层关系,加上还有太后王娡从中斡旋,哪怕田蚡没有一官半职,闲赋在家,也一样受到汉武帝的宠信。

就算田蚡被罢官在家,汉武帝也经常去找田蚡请教很多朝政问题,田蚡也提了不少建议,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于是一时间,田蚡的风头瞬间就盖过了老牌的外戚窦婴。

毕竟这期间,窦婴两头不讨好,只能落寞地待业在家。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这种最低谷的时期,又发生了一件打击到窦婴的事情。

窦婴在权势鼎盛的时候曾经养了大量的门客,可如今这些门客们一看,这窦婴如此落寞,倒是田蚡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

于是大家纷纷改换门庭,离开了窦婴,改投到田蚡的门下。

因为这些人很清楚,虽然田蚡现在被罢官在家,没有任何官职,但老太后窦漪房年纪很大了,还能活多久?

一旦老太后归天,汉武帝亲政以后,按照田蚡如今的势头,重新掌权是迟早的事。

但窦婴就不一样了,尽管他是老牌的外戚,曾经权势很高,但如今被罢官在家,门庭冷清,十分落寞,跟田蚡完全没得比,一旦老太后离世,窦婴早晚也得被边缘化,属于窦家的时代必定终结。

所以,这帮人看得很清楚,为了自己的前途,纷纷选择投靠田蚡。

此时的田蚡,俨然变成了一个暴发户,他一个出身卑微的人,突然间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连昔日自己都仰望的大佬窦婴门下的人都来投奔自己了,田蚡的心态顿时就变了。

自此以后,田蚡变得日益骄横,脸上洋溢着那种不可一世的神情。

而另一边的窦婴,该怎么形容呢?

用一句俗话吧,就是“人倒霉的时候,喝水都塞牙”。

落寞的窦婴在这期间结交了一个新朋友,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新朋友,葬送了他的性命!

这个新朋友叫做灌夫,一个十足的莽夫,而且情商还特别低。

正是因为灌夫的各种莽撞行为,彻底断送了窦婴的前程和身家性命。


灌夫第一次给窦婴惹麻烦


窦婴作为一个曾经的大佬,为什么会和灌夫这种莽夫结交成好友呢?其实是因为这俩人产生了情感共鸣。

说起灌夫,还不得不提一下这位仁兄的光辉事迹。

灌夫原本姓张,由于他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灌婴的家臣,所以也因此改姓灌。

七国之乱时,灌夫的父亲在前线与叛军交战时,不幸战死,灌夫听说后,顿时暴怒,当即带着十几个家丁以及奴隶直奔叛军大营,冲进去见人就砍。

血战中,灌夫一直厮杀到属下全部战死,自己身受重伤不能再战之后才肯罢休,最后他只身回到汉军营帐时,基本上奄奄一息,幸亏给他用了名贵的药物才活了下来。

灌夫本人也因为十分勇武而被提拔为将军。

但灌夫这人身上的毛病很棘手,而且也很致命,总结下来有三点。

第一,灌夫的酒品很差。

有一次他跟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结果醉酒之后把窦甫给打了一顿,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灌夫因醉酒惹下这么大麻烦,差点被杀,后来皇帝出面把他调去做了燕国国相。

第二,灌夫横行不法。

灌夫被调到燕国担任国相后,没过几年就因为犯了法,被免去官职,只能待在长安的家里做个无业游民。

而且灌夫在老家颍川一带仗着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横行乡里,像垄断利益、霸占民田之类的事情没少干。

第三,灌夫为人十分莽撞,情商低,是个十足的莽夫。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灌夫不仅把自己的命给丢了,而且还连累了窦婴跟着他一起陪葬。

窦婴作为昔日朝中的大佬,为何会和灌夫这种人呢?

这跟窦婴当时的心境是有很强关联的,灌夫和窦婴当时都被免去官职,闲赋在家,两人都很落魄,心境相似,由此产生了情感共鸣,于是成为好友。

此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窦婴想报复那些平时仰慕自己,等自己失势后,又见风使舵抛弃自己的人,而灌夫这种武人出身的,正好能充当打手。

而灌夫则想通过结交窦婴这种皇亲国戚,再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子,进而结交更多的权贵。

可以说,两人是各取所需。

但这也是窦婴的一大败笔,因为像灌夫这种能惹事儿,而且情绪不稳定,为人又莽撞的人,就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跟这样的人亲近,一旦这颗炸弹炸了,随时可能伤到自己。

窦婴作为一代权贵,经历过宦海沉浮,竟然没去想这一层利害关系,最后把命也给丢了。

两人结交后不久,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宣布亲政,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田蚡自然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丞相之位,成为汉帝国新一代权贵。

至于窦婴嘛,依然闲赋在家,没有任何官职,也没有任何人过问,继续落寞着。

但灌夫一心想结交权贵以抬高自己的名声,像田蚡这种当朝权贵,皇帝身边的红人,他是不会放过的。

不巧的是,正好灌夫家里有人去世,他需要服丧。

可灌夫直接在服丧期间就迫不及待地去拜访田蚡,田蚡估计觉得灌夫家里刚死了人,还在服丧,让他到自己家里来比较晦气,但又不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出去见一下。

两人第一次见面,又没什么共同话题,田蚡于是客套了一句说:我本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窦婴的,但恰巧你正在服丧,不便前往。

这摆明了就是客套话,听听就行,没想到灌夫竟然当真了。

于是立即说道:

丞相肯屈尊去拜访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服丧而推辞呢?我这就去让魏其侯准备酒席,希望丞相明天可以大驾光临。

田蚡一听,估计是认为灌夫也只是跟他客套一下,于是随口就答应了。

而灌夫告辞后,直奔窦婴家里,说田蚡明天要来拜访,让窦婴做好准备,毕竟田蚡如今也是当朝红人,窦婴必须重视,于是赶紧让家里人做好准备。

谁知,第二天窦婴让人打扫了屋子,备好了酒席,准备好一切之后,左等右等,可就是等不来田蚡。

一直等到中午,也不见有人来,窦婴十分纳闷,于是带着疑惑的口吻说道:丞相难道忘了这事儿?

一边的灌夫听完,顿时就来气,很不爽地表示:我都不顾服丧之身应他之约,他却不来,这说不过去。

于是,灌夫当即直奔丞相府,谁知田蚡家的佣人说田蚡正在睡觉。

这下灌夫更是火冒三丈,带着怒火直接冲进了田蚡的卧室,直接强行把他叫醒:丞相大人啊,您昨儿不是答应要和我一起拜访魏其侯吗?

他们夫妇为了迎接你,忙前忙后,今天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一口饭没吃,就为等您光临呐。

而田蚡睡得正香就被人这么生生地叫醒,心情十分不爽,但又碍于面子不好发作,而且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昨天就是随口一说,灌夫这莽货竟然当真了。

于是当场扯谎,说自己昨天喝醉了,忘记了这事儿。

灌夫也不管其他,直接连说带拽地就拉着田蚡一起去了窦婴府上,田蚡则是一脸的不情愿,脸上那不爽的表情,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得出。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抵达窦婴府上,大家酒过三巡后,灌夫跳舞助兴,可他跳完还不尽兴,又想拉着田蚡一起跳舞。

田蚡本来就十分不爽,所以无论灌夫怎么邀请,田蚡就是不起身,灌夫的酒品在这时候开始发挥了作用。

借着酒劲,灌夫在酒桌上对田蚡冷嘲热讽,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而此时的田蚡,脸上基本已经是扭曲的状态。

一旁的窦婴发现不对劲,赶紧把灌夫叫到一边,说了几句话之后,强行把灌夫给送出了府门。

酒桌上就剩下窦婴和田蚡,窦婴作为曾经的大佬,对付这种尴尬的冷场局面,还是有能力暖场的,于是双方继续喝酒,一直喝到天黑,算是救了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灌夫确实十分莽撞,情商不高,而且酒品真的有问题。

不过,这件事看似过去了,其实没过去。

因为此时的田蚡,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无名小卒,而是当朝丞相,汉帝国最有权势的贵戚,而窦婴不过是个过了气的权贵而已。

田蚡自从当上丞相后,变得骄横无比,谁都不放在眼里,这里面就包括窦婴。

他觉得自己能屈尊去窦婴家里喝酒,是给了窦婴天大的面子,更何况自己在窦婴府上还闹了不愉快。

果然,没过几天,田蚡看上了窦婴在城南的土地,于是直接派人去找窦婴索要。

这摆明了就是想仗着自己的势力,不费吹灰之力夺占窦婴家里的地。

窦婴当然是不干的,于是直接给拒绝了,并且把前来索要田地的人给骂了一通。

事发后,负责索要田地的人叫籍福,他想做个和事佬,就劝了一下田蚡,田蚡也没再继续进逼窦婴。

可没过多久,田蚡不知从哪里听说,窦婴之所以不愿意把田地让给他,是因为窦婴和灌夫看不惯田蚡。

这下田蚡当场暴跳如雷,此后十分痛恨窦婴和灌夫,并且开始派人去灌夫的老家颍川一带搜寻灌夫的黑材料,准备整治他。

但灌夫这会儿又变聪明了,他也搜集了很多田蚡的黑材料,此时双方都掌握着对方的把柄,所以一时间都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在宾客们的调解下,双方表示和解,不再互相攻击,毕竟真要撕破脸的话,必定两败俱伤,双方也由此暂时恢复平静。

谁知,几个月后,灌夫捅了一个大篓子,直接葬送了他自己和窦婴的性命。


窦婴被牵连入狱


元光四年(前131年),田蚡娶了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王娡下旨要求所有的列侯以及皇亲国戚都必须去祝贺。

窦婴属于皇亲国戚,自然也是要去的,可此时的窦婴,仍然没有意识到灌夫是个不定时的炸弹,随时会爆炸。

自己去也就算了,还非得拉上灌夫一起,原本灌夫认为自己醉酒得罪了田蚡,两人有很深的矛盾,所以不想去的,但窦婴坚持说已经和解了,于是硬拉着一起去了。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灌夫这颗不定时的炸弹真的就炸了,而且把自己的命也给炸没了。

那天,在田蚡的婚礼上,酒过三巡后,田蚡起身给宾客们敬酒,按照当时的礼仪,有人来向自己敬酒时,应该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

田蚡如今的地位,他亲自来敬酒,宾客们自然不敢怠慢,于是纷纷起身离开席位,伏地表示不敢当。

可轮到窦婴去向大家敬酒时,只有几个昔日的老朋友愿意离开席位,伏在地上,其他宾客则是欠了一下身子,略微回应一下而已。

这与田蚡敬酒时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对于窦婴这种经历过宦海沉浮的人来说,自然是见怪不怪了,他也没说什么。

但一旁的灌夫看不惯,当场起身,也去挨个敬酒,当敬到田蚡时,田蚡却说:今日不胜酒力,不能喝满杯。

灌夫一听,顿时火气就上来,嘲讽道:丞相倒是娇贵啊,这杯酒可就托付给您了。

言外之意就是田蚡今儿个必须喝完满杯,可田蚡就是死活不愿意,灌夫当众被人拒绝,十分尴尬,可对方毕竟是当朝权贵,他也不敢怎样。

于是转而去敬其他人,正好下一个轮到灌贤,他是西汉开国功臣灌婴的后人,跟灌夫也算有渊源。

可此时明眼人都清楚,灌夫这是得罪了田蚡,所以大家都怕跟灌夫喝酒会得罪田蚡。

灌贤也不例外,他看灌夫走来,干脆扭到一边跟旁边的将军程不识附耳说话,把灌夫当透明人。

这下灌夫当场就怒了,直接打骂灌贤:

你小子平时私底下就经常把程不识诋毁得一文不值,现在装什么装?论辈分,我灌夫还是你长辈,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似的跟人说什么悄悄话。

此话一出,田蚡顿时就不乐意了,当场就开始教训灌夫:

今天是我田蚡大喜的日子,轮得到你灌夫在此撒野?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你小子说话不能留点余地吗?

灌夫也憋着一肚子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道:今天就算杀了我,我也不在乎,还管什么程将军、李将军?

婚礼上的众人见状,深知事情不妙,搞不好要大打出手,于是纷纷找借口离开。

田蚡的婚礼就这样被灌夫给大闹一场,最后宾客们不欢而散。

窦婴见状,也很识趣儿地准备离开,并且示意灌夫也跟着自己一起走。

但田蚡不愿意了,作为当朝权贵,皇帝身边的红人,田蚡哪儿受过这等委屈,你灌夫来婚礼上大闹一场,想走就能走吗?

于是怒气冲天的田蚡直接叫人将灌夫抓起来关进大牢,顺便要求查一下灌夫有没有什么违法行为。

其实灌夫的不法行为那些黑材料早就被掌握,所以根本不需要再查,他田蚡就可以直接提供证据,毕竟前不久搜集的黑材料可不是白搜集的。

更何况,自己的婚礼是太后下旨请众多列侯和贵戚来庆贺的,他灌夫这也是违抗诏令,是大不敬。

加上田蚡的职务是丞相,以违法为由杀灌夫及其家族,也属于职权范围内。

就这样,田蚡将灌夫关进大牢后,开始四处搜捕灌夫的家人和亲属,抓到一律斩首。

灌夫的家人听到风声后,纷纷四处躲藏,而灌夫被关进大牢后,四处都是田蚡的心腹看管,根本没机会去爆料田蚡的黑材料。

这就使得田蚡可以没有顾忌地将灌夫及其亲属按照律法处死。

另一边的窦婴得知消息后,决定出面搭救灌夫,但他的夫人劝他不要这样做,因为如今的窦婴实在是惹不起田蚡这种权势人物。

但窦婴认为灌夫是因为替自己打抱不平才招致杀身之祸的,自己不能这么不仗义,所以还是决定搭救。

此时窦婴已经没有任何官职在身,要想搭救灌夫,只能找皇帝了。

于是,窦婴火速进宫,找到了汉武帝,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汉武帝也认为如果灌夫仅仅是在婚礼上醉酒闹事的话,应该处罚,但罪不至死。

不过,汉武帝并没有直接答应窦婴要保下灌夫的命。

因为田蚡的背后是太后王娡,现在汉武帝面对的一边是舅舅田蚡,一边是表叔窦婴,任何决定都会得罪另外一方。

所以,聪明的汉武帝干脆提议召开朝会,让大臣们讨论解决。

第二天,朝会上,田蚡将灌夫的黑材料全部公布了出来,灌夫在老家颍川一带横行不法,危害乡里的证据确凿。

但窦婴为了替灌夫辩驳,决口不提灌夫违法的事情,只是一直强调灌夫曾经在军队立有军功,这人毛病虽然多,但确实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皇帝和国家的事情。

反正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汉武帝看争执不出什么结果,直接给叫停了,随即让大臣们发表意见。

首先是御史大夫韩安国,这人是个老油条,他既不想得罪田蚡,也不想得罪窦婴,毕竟这俩都是外戚,自己惹不起。

所以韩安国干脆踢皮球,说田蚡的话很有道理,但窦婴说的也没错,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由皇帝陛下圣裁。

汉武帝听完,也不肯接这个皮球,于是转而问其他大臣,其中,汲黯和灌夫关系好,所以当场表示窦婴说的对。

另一个叫郑当时的大臣,汉武帝看得出他想帮窦婴,却一直不开口,直到汉武帝询问时,他又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就这样,大臣们也怕得罪人,纷纷踢皮球,一场朝会也没能讨论出结果。

大家最后不欢而散,汉武帝回到后宫之后,和太后王娡一起吃饭,结果被太后给训斥了一顿:

现在我还没死呢,就有人敢作践我弟弟,要是哪天我死了,那田蚡岂不是任人鱼肉了?陛下作为皇帝,怎么能允许这些人胡作非为呢?

汉武帝被训得只能连连道歉,不断说好话应付。

事后,迫于太后王娡的压力,汉武帝决定派人调查事件真相,结果发现灌夫违法属实,田蚡提交的证据是真实的,于是将灌夫处斩。

灌夫死后,窦婴还继续被关着,不说放,也不说杀,就这样一直关着。

其实汉武帝此时并不想杀窦婴,因为田蚡做的事情已经让汉武帝不能容忍了。


窦婴之死


自从田蚡当上丞相之后,汉武帝是越来越不喜欢田蚡了,而且开始忌惮起来。

因为田蚡得势之后,变得骄横无比,各地诸侯、官员、豪强争相讨好,纷纷进献各种珍宝,往来路上络绎不绝,田蚡的生活也变得奢侈无比。

最重要的是,田蚡利用手中丞相的权力,大肆任命官员,很多待业在家的无业游民,只要给了好处的,很多都被田蚡任命为两千石级别的官员。

这些事情自然瞒不过汉武帝的眼睛,但迫于太后王娡的压力,汉武帝一开始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最后实在忍无可忍。

有一次田蚡向汉武帝请求任命一批官员,结果汉武帝十分不满,当场就说:丞相想要任命的官员任命完没有,朕还想任命几个呢?

此话颇具敲打之意,这在古代属于在朝廷安插心腹,培养势力,结交朋党,是皇帝最忌惮的事情之一。

可田蚡虽然当场跪地认错,但事后并未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不久之后,田蚡又上奏请求将一座朝廷机构的办公用地划给自己扩建住宅,这下直接惹火了汉武帝,于是当场怒道:你怎么不把武器库的地一起划走?

此话一出,田蚡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收敛一些,但也仅仅是略微收敛而已。

为什么说汉武帝并不想杀窦婴?

就是因为田蚡作为外戚,已经一家独大,汉武帝察觉到了威胁,如果任由田蚡继续坐大,必然威胁皇权。

所以,汉武帝介入窦婴和田蚡的争端后,是希望借助窦婴来压制田蚡,形成一个平衡的局面,避免田蚡进一步坐大。

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下旨处死了灌夫后,对窦婴并没有下手,他原本打算把窦婴关一阵子,等风头过了,再找个理由放出来就行的。

换句话说,处死灌夫是为了给太后王娡和田蚡一个交代,至于窦婴,他是想保下来,用于制衡田蚡的。

谁知,这期间,窦婴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这么继续关下去,早晚难逃一死。

可如今他身陷大牢,想要自救谈何容易?

思来想去,窦婴突然想起,自己手上还有保命符,那是一道先帝遗诏。

在那份遗诏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你遇到什么麻烦,授予你便宜行事的权力。

汉武帝看到这份遗诏后,十分震惊,但还是表现出很镇定的样子,他当即就决定按照规定去证实遗诏的真伪。

按照汉朝的规定,遗诏一般是一式两份,一份由接受遗诏的大臣保管,另一份要存在专用的档案馆。

谁知,汉武帝派人找了半天,发现档案馆根本没有所谓的遗诏。

既然没有,那就说明窦婴手上这份是假的,伪造遗诏可是斩首的罪名,可窦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没有伪造遗诏的动机,所以一时间也没有对窦婴采取措施。

汉武帝到了这一刻,也下不了决心处死窦婴,这件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另一边,身在大牢的窦婴,一开始并不知道灌夫已经被斩首,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这事儿,所以十分担心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

由此,窦婴开始绝食,打算饿死自己算了,可过了一段,有人告诉他说汉武帝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窦婴于是又开始吃饭。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爽,认为窦婴对灌夫的情谊是假的。

恰好此时,长安城内流言四起,纷纷指向窦婴,反正就是各种诋毁,汉武帝也下决心将窦婴处死,这一年的12月,窦婴也被押到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这件事十分蹊跷,历史上几乎没有人会怀疑窦婴伪造遗诏,但档案馆确实没有存档的那一份。

那么,另一份存档的诏书去哪儿了?

这其实已经成为了历史迷案,从客观角度来说,太后王娡和丞相田蚡以及汉武帝都有嫌疑。

王娡和田蚡一心想置窦婴于死地,他们完全有可能暗中将遗诏拿走销毁,这样一来,窦婴就可以被名正言顺地处死。

而且窦婴被杀之前,长安城内突然出现各种对窦婴不利的流言蜚语,这看起来像是人为的,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王娡和田蚡。

档案馆没有存档的遗诏,汉武帝下不了决心处死窦婴,那再煽动一波流言蜚语,足以推动汉武帝将窦婴处死。

其次,汉武帝也有嫌疑,毕竟那份遗诏授予窦婴的权力太大了,这种便宜行事的权力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

汉武帝登基之初被奶奶窦漪房掣肘,根本拿不到皇权,他是万万不愿意再有个拿着先帝遗诏掣肘他的权臣出现的。

所以,汉武帝也有嫌疑做手脚。

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至于这份遗诏的真相,已经没办法考证了。

只不过,窦婴弄巧成拙,原本打算用遗诏保命的,结果这封遗诏却成了催命符,直接送掉了他的性命。

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窦婴交友不慎,非要跟灌夫这样的莽人为伍,还走得那么近,以窦婴的才识,他肯定是能判断灌夫这人的脾气秉性以及缺点的。

可窦婴根本没想过,跟灌夫这颗不定时的炸弹走得太近,万一爆炸,必然伤及自身,结果灌夫还真就爆了,而且直接炸死了窦婴自己。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遗诏   汉武帝   外戚   大牢   丞相   权贵   和田   太后   皇帝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