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下葬过程有多恐怖?明史给出的资料,让人胆战心惊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随着梓宫落入明孝陵,千古帝王褒贬参半的一生彻底落下帷幕。

然而600年后,明孝陵被打开,当考古学者看到覆盖在随葬的金银珠宝上那一层堆积如山的白骨时,所有人立刻后背发凉。

朱元璋的下葬过程到底有多恐怖?这些白骨到底从何而来?

明史中已经给出答案……



功过评说

洪武三十一年,南京城皇宫里丧钟奏响,一代帝王朱元璋在寝宫的病榻上缓缓闭上双眼,结束了他杀伐征战平定乾坤的一生。

无论当世还是后代,对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政治大多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结束了自宋代以降胡人乱华的景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汉人政权。

而且他亲订国策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让中原王朝再次挺直了脊梁。

在政治上,朱元璋奉行节俭,给官员制定了历朝历代最严格的俸禄制度,只要官员敢贪污,哪怕50两,立刻扒皮充草,而且还不止一次下旨减免百姓的赋税,让老百姓得以在战乱之后休养生息。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朱元璋在执政期间暴怒滥杀,制造了胡惟庸大案,蓝玉大案,每次大案牵连人数高达数万人,菜市口杀人的刽子手从白天忙到黑夜。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重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路线,对拥护自己起兵,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淮西旧部重拳出击,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杀害了70多岁的李善长,让许多武勋和贵族寒心。

另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朱元璋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他却放弃20多个成年儿子不选,选择了根基薄弱的皇长孙朱允炆,这才导致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在一点上可以达成共识。

那就是由朱元璋恢复的殉葬制度,的确是中华文明的倒退。

殉葬制度最早起源于夏商时期,是奴隶主时代特殊主仆关系演变的产物。

在奴隶主的观念中,奴隶属于其个人物品,并不具备独立意识和行动能力,和奴隶主平常使用的杯,碗,茶碟没有区别。



而当时的人们还保持着朴素的往生观念,认为人去世之后会到达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奴隶主会要求在自己去世之后,将自己生前所用的一切器具,包括奴隶,全部殉葬。

这一制度在商朝中期发展到顶峰,根据殷墟考古发掘发现,包括商王在内的一系列贵族大墓中,随处可见殉葬奴隶的尸骨,他们有的被割下头颅身首异处,有的被生前肢解,有的则手脚蜷缩在狭小的墓室中,据专家推测,或许是生前活埋。

在商王武丁和其妻子妇好的大墓中,殉葬的奴隶高达数百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制作精美的铜器,足以彰显墓主人在生前是何等尊贵。



殉葬制度

妃嫔殉葬制度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古代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按照甲骨文书写拆解,妾字上面是立下面是女,是站着的女子,等同于奴隶。

所以在商周时期,妃嫔奴隶同样都需要殉葬,甚至连受到君王宠爱的将军大臣也难逃一劫,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时代向封建时代过渡,大规模的殉葬制度才逐渐被削减或废止。

据专家推测,秦始皇的兵马俑就属于殉葬制度在简化过程中的产物。

当时秦国为了恢复生产,急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口,全国范围内缩减人殉规模。

这是制度为国家发展让步,本质上并不是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发生转变,帝王们仍旧对长生和来世抱有期待,依旧希望有金银珠宝,妃嫔和奴隶陪葬,所以秦始皇下令制造陶俑,用陶俑殉葬代替人殉,以这种方式保障自己的来生。

到了汉唐宋时期,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君王们逐渐意识到人力的重要性,因此殉葬制度被逐渐废止,只有在边疆少数民族和部分偏远地区才偶尔有所发现。



元朝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获得汉人的拥护和支持,明面上沿袭了废除人殉的制度,不过据说在成吉思汗去世时,蒙古贵族仍旧按照地方风俗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殡葬仪式,除了掠夺的金银财宝之外,还有大量的牛马,牲畜以及奴隶被焚烧殉葬。

当然由于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这一观点至今仍旧没有证实。

大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却一反常态沿袭了这一制度,当然并没有回到商周时期,如此巨大的规模。

按照明史记录,明太祖明确要求,在他去世之后,后宫妃嫔一律殉葬,当然太子之母除外。

除妃嫔之外,皇帝仍可指定太监宫女与妃嫔一同殉葬,在明孝陵中继续服侍皇帝。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朱元璋在西曲汉唐宋三朝后宫干政的经验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办法,与分封制度配合使用。



皇子一旦成年必须成婚就藩,若无皇帝召见,永生无法回京,如此一来,皇子无法对太子构成威胁,而皇子成年后与生母两地分离,也就降低了后宫干政的可能。

皇帝去世之后,后宫一律殉葬,失去靠山的外企集团也就不敢在宫外弄权犯法。

但这种制度对于陪伴皇帝的女人来讲无疑是残忍的,如果他们生前得宠,能够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或许心里稍微还有些安慰。

但对于更多的那些只是与皇帝有过片面之缘,甚至一生都没有见过皇帝的女子来说,一旦进入皇宫,未来只有死路一条。



妃嫔赴死

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服侍他的四十余位妃子,除了两人死在朱元璋前边,其余的统统到地宫里陪朱元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张美人。

她是朱元璋晚年宠妃,曾经为朱元璋生下最得宠的宝庆公主,晚年的朱元璋滥杀暴虐,只有看到女儿时才会稍稍展露笑颜。

据说宝庆公主曾经在朱元璋病重时,含着泪向朱元璋哭诉道“父皇,你能不能让母妃陪儿臣长大,哪怕到儿臣成年也可以。”

看着4岁的女儿可怜兮兮的模样,朱元璋原本有所动摇,毕竟一旦朱元璋去世,新继位的皇帝是宝庆公主的侄子,年幼的她将再也没有依靠。

看到女儿垂泪,但他仔细考虑之后仍就拒绝了女儿的要求。

朱元璋去世之后,太监将所有需要殉葬的妃嫔送到宫殿外,大家在广场上吃完最后一顿饭。




此时皇宫里所有人已经换上丧服,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阴森森的白,有的妃嫔们见此情景瑟瑟发抖,想到这是最后一顿饭,根本没有胃口,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哭泣。

无论吃没吃这顿饭,时间一到,太监和宫女们会扶着妃嫔走到大殿,此时大殿中央已经摆放了40多个小木床,房梁上悬挂着对应的白绫,只要妃子们站到木床上,把脖子挂进白绫里,宫女就会把木床拿开,让他们自缢而亡。

为了防止妃嫔们逃跑,大殿四角站满了侍卫和太监,他们手拿木棒和刀剑,如果有人敢逃脱殉葬,就会被立刻打死。

无奈之下,妃嫔们只能认命,他们哭泣着站到木床上,把脖子伸进白绫里。

须臾之间,哭泣的声音戛然而止,太监们会仔细检查妃嫔是否确定死亡,然后将一具具尸体抬出去。

当然自缢而亡也没有那么顺利,各种可怜的死状让人感到同情。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葬礼继续,当太监们抬着妃嫔的棺材进入地宫时,厚重的石门突然关闭,当他们惊慌失措想要逃离时,才猛然间发现,原来他们也是被指定殉葬的人。



这些活生生的人在陵墓里四处奔走,想找出通向外面的路,然而随着陵墓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他们只能脱力的躺在地上,挣扎到最后一刻,窒息而亡。

在妃嫔门殉葬之后,下任皇帝会给他们的家属颁发抚恤,品级较高的或许会让他们的父兄成为百户千户,品级低的会赏赐金银,当然朝廷也会给殉葬的妃嫔颁发殊荣,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号“朝天女”,他们的家人就被称为“朝天女户”。

但比起这些妃嫔的死,这些父兄更在意的是自己能获得什么。

当然也不是所有妃嫔都需要殉葬,如果皇帝或下一任皇帝格外开恩,或许能够免于一死,但有明一代,免除殉葬的妃嫔少之又少。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再次执掌大权,因为他的妻子钱皇后没有生育,明英宗担心自己身后妻子被人欺凌,所以在生前下至废除殉葬制度,从那以后,在明朝实行了五代帝王的殉葬制度终于被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宝庆   妃嫔   奴隶主   木床   明史   胆战心惊   后宫   太监   生前   奴隶   皇帝   过程   制度   恐怖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