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首富汪俊林,透支郎酒未来


白酒江湖,变了又好像没变。


说没变,是因为茅台依然稳坐铁王座,无可撼动。


说变了,是因为郎酒老板汪俊林,成了新晋白酒首富,傲视一众老板。


但在白酒首富的耀眼光芒背后,汪俊林至少还有另外三重身份。


影帝


任何一个接受过表演专业训练的人,都知道表演的三要素:真听、真看、真感受,以此来营造观众们的沉浸式体验。


如此看来,天赋型的汪俊林在一众白酒老板里能当影帝。


听最大气磅礴的广告投放,看迎来送往的政企考察,感受传奇迷幻的自然恩赐——郎酒对标茅台的印象能深入人心,离不开这三板斧。


2004年,央视转播雅典奥运会,汪俊林大手一挥,在黄金时段投放了电视广告,自此,郎酒开始与央视深度绑定。


2009年,郎酒斥资7099万元取得当年春晚的独家冠名权,次年,郎酒又掏出3亿,夺得当年央视白酒行业“广告标王。”


2012年,郎酒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汪俊林的个人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心情大好的他随手又在央视投入6亿元,一名参加央视广告找遍的郎酒高管,甚至发出类似“手里有钱但无处可花”的感慨。


2017年,信奉“好品牌就得打广告”的汪俊林,更是在一场客户沟通会上放出豪言:未来5年将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广告投放,在他的宏伟构想里,全中国的高铁和机场,每过最多五分钟就得出现一次郎酒的广告。


要投就投最贵的,最脍炙人口的,最受人瞩目的,反正不差钱!


那年头,不管在央视还是全国主要交通枢纽,总能听到一个浑厚的男声,充满情感地朗诵“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等广告词,首富的气魄,果然非同凡响!


但光刷知名度是不够的,顶尖的朋友圈才是顶流们的标配,比如马云的江南会,当年的泰山会,以及郭广昌的浙商总会。


所以,大概是从2020年6月开始,老汪一直在拓宽自己的“顶流朋友圈”。


当月,他先去拜访了茅台,而后又相继接待了地方行政官员率队的五粮液和洋河。


除白酒同行外,老汪也在其他行业开疆拓土。


2020年7月,汪俊林亲自率队光临美的;8月,又北上拜访青岛啤酒。


2021年5月下旬,恰逢格力股价遭到重挫不久,董小姐黯然神伤之际,迎来了送温暖的54岁的汪俊林。


据说宾主相谈甚欢,会谈结束后,汪俊林送了瓶大号青花郎纪念酒给董明珠,并预祝格力“红红火火一百年”。



酒厂老板送酒,得体且朴实,不过这不重要,那一张张合影留念里,双方紧握的手,脸上不失礼貌的笑,就是汪俊林想要传递给市场的底气。


但只听广告词,只看合影是不够的。


从遵义茅台机场到茅台镇,约莫40分钟的车程里,知名酒厂的广告牌随处可见。入得城区,鼻腔内都是愈发浓烈的酒糟香气,满眼都是整齐摆放的硕大酒缸——其中大部分可以试喝,有些还支持续杯。



生长于此的贵州茅台,是镇上唯一的上市公司。在与小镇携手向前的年岁里,这里大量在茅台酒厂工作的本地酱香型年轻人,和随处可见的深入毛细血管的茅台元素,就是传递给每一个游客的直观感受。


它们不断强化着核心产区的印象——任何一个来过茅台镇的人,都不会怀疑茅台的经典和传承,后者中国第一名酒的帽子,也因此戴得踏实而牢固。


发迹于古蔺县的郎酒,此前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即便有花了大力气修建的郎酒庄园,漫游其中可畅饮郎酒无限续杯,甚至有游客写出了“欢乐世界和精神家园”这样言辞恳切的游后感,也总是差点意思。


这样的短板,汪俊林不但懂,还早已想好了解决之道。


2023年10月23日,天富一期项目投产,汪俊林的郎酒正式攻入茅溪镇。根据规划,未来郎酒将在茅溪镇天富生态酿酒区形成3万吨酱酒产能。


借此,赤水河左岸50公里尽被郎酒掌握,汪俊林也借此杀入茅台核心产区腹地,从此茅台与郎酒隔河相望,真正实现地理意义上的对标。


借助真听、真看、真感受这三板斧,汪俊林穿上了一身极致华美的袍,雍容华贵,羡煞旁人。


只是这身袍实在经不起细看,因为不管是材质还是剪裁,总谈不上高档。


短视的决策者


在汪俊林和郎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的表现之一,是白酒首富汪俊林把一众白酒老板遥遥甩在身后的同时,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郎酒却掉队至今,仍未上市。


2019年,郎酒启动上市计划,次年5月递交招股书,但等待它的,是一年后证监会多达53条、措辞异常严厉的灵魂拷问。


这些问题的焦点汪俊林再熟悉不过:改制是否合法、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经营管理是否规范、商标归属争议......都是争议许久的历史遗留问题。


它们宛如一根根锁链,迫使振翅高飞的汪俊林,一次次重回那个历史时刻。


1992年,他临危受命,在地方政府主持下出任濒临破产的泸州国营制药厂厂长。


汪俊林是学医出身,没学过企业管理,在这之前只做了10年中医,正常企业都不一定能经营好,让他力挽狂澜颇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


但医人和医企业之间也许确实存在某种共通点,汪俊林上任之后国营制药厂情况明显好转,此后汪大夫又被授命至其他几家亏损国企,皆“妙手回春”。


别人讲究望闻问切,他讲究算盘算账,都说隔行如隔山,汪大夫说非常时期,干了再想;出了问题,到时再说。


这样一来,名声在外的汪大夫,顺理成章地接到了郎酒这个病人。


2001年全年销售额不足3亿元,亏损高达1.5亿元的郎酒,已经病入膏肓,到了“即便是往酒瓶里装水卖,都还要亏损”的程度。


纵使如此,汪大夫也没有犹豫,而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了上去,”接手了郎酒。


彼时郎酒净资产为6.4亿元,2002年2月,汪俊林的宝光集团以4.9亿元对价加上额外1.5亿元的职工工龄买断款,拿下了郎酒100%的股权。


如此热血,如此果断,今日回顾仍能看到敢想敢干的川商本色,但在逾期数年才最终付清交易对价的汪俊林眼里,这样的交易完成得惊心动魄。


也许正因囊中羞涩,让这笔交易留下了诸多瑕疵,其中最要命的伏笔,是郎酒的商标、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在改制时并未一并转让。


就像急救时的心肺复苏常会压断病人的肋骨,挽救濒死企业时的非常之法,也有可能给企业日后发展留下隐患。2009年,郎酒的上市之路,正因此无疾而终。


但在企业回归正常之后,再动用非常之法,就显得有些不合常理了。


上市失败的汪俊林痛定思痛,想出一招“妙手”,将郎酒的133个商标被无偿划拨给当地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久盛投资,随后两年时间,宝光集团共花费40万,拿下久盛投资80%的股权。


据测算,这部分股权对应的商标价值高达36亿元,花小钱办大事,闪转腾挪之下,汪大夫用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和速度,看似优雅地解决了商标的问题。


只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又衍生出了更多问题。


比如古蔺国资在转让久盛投资股权时,既未履行国有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等手续,也没有上报泸州市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审批。


几十亿的国有资产花几十万买下,毫无依据,程序上更经不起推敲。


当年出于“方便”、“快捷”等目的做出的程序上的牺牲,如今却成了怎么也绕不开的阻碍,挡在郎酒和资本市场面前。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因于汪俊林。


他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他的雷厉风行和“胆大妄为”是能够力挽狂澜的秘诀,但也让他对起效快、效果好的非常之法,有了路径依赖。


而这,说得难听点叫短视。


市场容忍度不会永远一成不变,等商人们想改头换面,往往又会发现为时已晚。


个人形象管理大师


郎酒价格常年倒挂,而汪俊林还在激进涨价压库存,是另一层割裂感。


如果说始终未能上市的决策失误尚可部分归结于历史局限,那么在经营上的决策失误,则纯属汪俊林自己的局限了


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一是,身为白酒老板的四川人汪俊林,怎么可能滴酒不沾?


其二是,论体量郎酒比茅五洋都还有距离,白酒老二的牌子也受到习酒威胁,郎酒老板,怎么就成了白酒首富?


要知道2020年,汪俊林的身家还只有140亿元,短短3年暴涨400%,汪总是挖到金矿了?


这两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汪老板经营决策的另一影响因素:面子


汪俊林“滴酒不沾,不胜酒力”业内皆知,有媒体表示,汪氏父子鲜少沾酒,是常年隐忍的表现。


说白了,就是心里藏了太多事,喝不下也怕喝醉了。


为何事隐忍也再明显不过,花短短20年让郎酒从濒临破产到200亿营收,如此狠人,却始终活在茅台的阴影之下,实在憋屈。


早在2017年,郎酒就将战略口号从“酱香典范”改为“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此番表述,是让自己与茅台深度绑定。


但后者的一番回应让郎酒的深情款款变成了一厢情愿。彼时,业内一封署名为“贵州仁怀讲究同仁”的公开信引起轩然大波,信中言辞激烈,对汪俊林的心血大加抨击——在他们看来,郎酒何德何能与茅台平起平坐?又哪来的自信能把其他一众中小酒厂踩在脚下?这纯属汪俊林的碰瓷行为。


对此,汪俊林明面上并未做过多评论,只是一笑了之。


但在暗地里,汪俊林对茅台的追赶,一刻也未停下。


只是这些追赶的举措,没对茅台造成什么根本性的威胁,反倒让自己问题重重。


2021年,郎酒营收突破150亿,2022年又突破200亿元,销量增速堪比坐火箭。


要知道,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2022年的营收也不过分别为300亿元、250亿元和260亿元,如此势头,谁看了都得汗流浃背。


但这场狂飙的后遗症是明显的,毕竟200亿的销量,非汪俊林一人所能承受,无数经销商,不论愿意与否,都成了这场销量狂飙的推进剂。


有经销商抱怨道:“去年还有几百万库存没有消化,今年又在催促打款进货。”


这场郎酒体系内部的矛盾,反应在明面上,就是郎酒销售价格倒挂。


在2019年的核心经销商工作会上,汪老板定下了青花郎的价格目标:目标价1500元,将在3年内分6次提价实现。


结果一年后,汪俊林就将500ml 53度青花郎单瓶售价提到1499元,名义上与茅台零售价格相等,但京东自营店售价仅为1099元,一些线下经销商零售价甚至不到1000元,这让汪总的对标策略顿时成了个笑话。


但结果是显著的,销量的飙升,让汪总身价随之暴涨,坐上了白酒首富的位子。


如此策略,损害了郎酒的品牌价值,更是在破坏与经销商的关系,一时间饱受诟病。


但你就说汪俊林615亿元的身家是不是超过丁雄军了吧,从这方面看,汪俊林,真不愧为个人形象管理大师!


结语


1998年,在冯小刚的《不见不散》里,葛优为了发散魅力泡徐帆,说了一个极开脑洞的想法:


“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五十公里的口子,世界屋脊还留着,把印度洋的暖风引到我们这里来,试想一想,那我们美丽青藏高原从此摘掉落后的帽子不算,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


这个想法因其创新大胆,在当时受到广泛讨论,成为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其实它的原创作者是牟其中,而且相比起他其他的商业计划——将雅鲁藏布江水引进长江和开发满洲里——这其实不算啥。


牟其中有很多身份——“首富”、“首骗”、“中国第一倒爷”、“要么疯子,要么天才”,这些两极分化的评价,从来都是川蜀商人们的特点:过去几千年,他们带着货物行走在四面环山的险峻蜀道,一不留神便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发轫于这样极端生存和经商环境里,如汪俊林这样的川商,也具备相当极端的两面性:


他们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发力点,但也总想着走捷径;

他们喜欢先干再想,但往往因此短视,埋下思虑不周的伏笔;

他们喜欢对标行业龙头,但也可能陷入面子之争。


所以正因为此,他们既可能成为财富神话的缔造者,也可能成为企业正常经营的负累。


而市场向来风云变幻,一如首富之位,常有更迭。

来源: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首富   白酒   青花   茅台   销量   酒厂   大夫   央视   老板   未来   广告   汪俊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