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淡出蒙牛后,在加拿大“再创业”仍是风生水起

2021年,中国乳行业龙头企业蒙牛公司发布公告,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因个人原因,将彻底告别蒙牛。

蒙牛公司从创立之初,连一头牛都拿不出来。

却在牛根生的带领之下,花了短短五年时间,成功上市,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龙头奶制品企业。

他淡出蒙牛后,并不像人们所想那样过上了解甲归田、养花看报的养老生活,而是去加拿大,开启了他的“二次创业”之旅……

这般童年

1958年,内蒙呼和浩特市的某个小村中,一名男孩诞生了。

当时家里过于贫穷,实在养不活他,父母就含着泪,以50块钱,把他卖给了邻村一个姓“牛”的养牛户。

牛根生的童年一直很压抑,从记事儿起,养父就经常酗酒,喝醉了就会打骂养母,有时候连他也会受到波及。

好在养母是个非常善良淳朴的女人,她总是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紧紧护着牛根生,自己被打得惨叫连连,也不会松手。

为了让他读书,养母还卖掉了家中的小牛犊,因为这事儿,养父又将她一顿毒打。

牛根生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非常刻苦,也很聪明。

虽然还是经常被养父折磨,但有养母的保护,他也算过得安稳。

在他上初三那年,养母却因一场意外离开了他。

临走之前,养母苍老的脸上全是泪水:“早知道我不能照顾你长大,当初就不该抱你回来受苦。我真后悔啊……”

牛根生很痛苦,他从未怨过养母,相反,养母是他记忆中最温柔的女人,给了他无数的温暖。

养母走后,养父不再让他读书,并且又娶了个女人,女人很讨厌他,变着法的虐待他。

年幼的他被迫辍学,每天去外面找些杂工做,晚上回家还要承担所有家务。

1978年,养父也因病去世了,继母变卖了所有的牛一走了之。

20岁出头的牛根生此时既没钱,也没了家人。

成长之路

1983年,牛根生经熟人介绍,进了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工作。这家奶食品厂,就是后来的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的前身。

刚进食品厂,牛根生被分配到了基层车间,负责洗奶瓶的工作。

当时厂里规定,奶瓶必须用消毒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洗一遍。可很多员工为了偷懒,都只用清水洗,略过消毒水的步骤。

只有牛根生,踏踏实实的按照规定操作。

其他工人都嘲笑他傻,但他从不为所动,只是默默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因为他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半年后就被提拔为了组长。

升职后的牛根生依旧踏实本分,勤勤恳恳的为厂子付出。

1993年,回民奶食品厂正式改名为“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此时牛根生也一路升为了集团一部门经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各大工厂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厂也陷入了危机。

出现了太多同类型工厂,可替代品太多。并且食品厂也一直没怎么创新,根本干不过那些又便宜、花样又多的新厂子。

食品厂销量大打折扣,连续亏损,甚至不少工作间都被迫停工了。

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牛根生主动请缨,像领导申请一间雪糕工作间,打算研究一款全新产品。

当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领导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学历不高,也没什么研发经验的牛根生,竟然就凭着自己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在1996年推出了一款“咖啡味冰淇淋”。

这款冰淇淋甜蜜中带着点儿苦味,还有浓厚的咖啡醇香,咖啡本就是舶来品,当时年轻人都喜欢这新奇玩意儿。

冰淇淋不是伊利的主产品,但这一年,伊利却靠着“咖啡冰淇淋”,实现了3亿销售额,占全公司总销售额的八成。

牛根生凭一己之力,直接扭转了伊利长期亏损的局面,一度冲出内蒙,走向了全国市场。他本人,也直接被提拔为了公司副总裁。

很多人都以为,人都做到这个位置了,完全可以做个甩手掌柜,每天坐办公室喝喝茶就行。

但他不一样,他每天亲自出去跑业务,哪怕是再小的单子,他都要亲自去跟人洽谈应酬。

而且他一直觉得自己也是草根出生,所以从来不在员工面前摆架子,并且会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无偿分享给每个员工,发自内心把员工当家人。

所以当时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打心底尊重、信服他。

单飞

那时候牛根生虽然只是副总,但公司上下有什么事儿,基本下意识就说:“去问问牛总意思”。

久而久之,他的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他的顶头上司,时任伊利总裁郑俊怀;又加之牛根生和郑俊怀的经营理念分歧严重,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重。

在一次争吵时,郑俊怀指着他怒骂:“你别忘了,你只是个副总!”

一句话堵得牛根生面红耳赤,他压下怒火,摔门而去。

本以为这只是个工作中的小插曲,谁承想,第二天牛根生收到了人事部发来的邮件,他竟然被撤职降薪了。

当时他就懵了,去找人事部经理询问情况,对方只是很抱歉的跟他说:“这是正常的公司人员结构调整。”

突然被降职,也没有任何说法,当时很多一路跟着牛根生跑业务,谈生意的骨干员工们,都非常生气。

牛根生这一路为公司做的努力和贡献,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牛根生,就没有伊利的今天。

于是,大家找上牛根生,一拍即合,打算跟着他出去单干。

就这样,牛根生离开了伊利,带走了公司许多骨干,一并带走的,还有他曾经日日夜夜谈下来的各大合伙人。

届时的伊利虽然也小有名气,但比较现在还是差远了,更具性价比的可替代品实在太多。

许多合作商选择伊利,压根儿就不是看的这个牌子,人家认准的,就是诚信、踏实、有商业头脑的牛根生这个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

1999年,离开伊利的牛根生拿自己全部积蓄,和当时跟他一起出来的九名骨干公式一起,合资一百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

他想打造一个从养牛到加工再到销售,全由自己完成的一体化公司,光是买牛,100万都远远不够,更别提后续的养牛成本了。

但牛根生很有想法,他穿上自己的旧汗衫,骑着二八杠自行车,一家一户去农户跑,和那些养牛的农民谈。

他先贷款买牛,然后给农户们提供奶牛犊子,让农户替他养牛,等牛养成以后,可以产奶了,再由蒙牛公司替他们销售。

他给老百姓们打包票:“不管产多少奶,我全都包圆了,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这样一来,农民减少了买牛的成本,后续产的奶也不愁销售;牛根生也节省了养牛的人力成本。实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牛根生深知营销的重要性,在那个电视机都不怎么普及的年代,他花重金包下了各大电台的“广进广告位”。

就这样,“蒙牛”在没有一头牛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就火遍了全国,让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它的广告词。

蒙牛公司创立的第一年,营业额就超过了4000万人民币,之后两年,蒙牛销售额更是水涨船高,一路飙升到10亿元。

2002年,蒙牛的潜力被外国市场注意到,当年诸如英联等诸多大型外国资本,纷纷向蒙牛注资。

有了大笔投资,蒙牛如虎添翼,这年全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1亿元。

2003年,一句“举起你的右手,为航天加油!”广告词,让蒙牛打上了“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标签。

这年,蒙牛年销售额超过40亿。

从此以后,“蒙牛”似乎成了“品质”的代名词。

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它是都一家港股上市的乳制品公司。

2007年,蒙牛与NBA合作,成了NBA在中国唯一乳制品供应商。

蒙牛也走向了一个新高度,彻底走向国际市场。

也是这一年,蒙牛公司彻底超越行业巨头伊利,创造出了中国乳业的“第一神话”。

一般企业可能二十年都无法完成的商业扩张,草根出身的牛根生,只用了八年就完成了。

退隐幕后

2021年11月30日,蒙牛集团发布公告,称:蒙牛原董事长牛根生,将于2021年12月1日,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牛根生要彻底和他一手建立起的蒙牛帝国“割席”。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大轰动。

蒙牛于牛根生而言,说是他的亲生孩子都不为过,他为何要选择一走了之?

其实牛根生并不是突然和蒙牛割席,十多年前,他就已经隐隐有想要退居幕后的苗头了。

牛根生无疑是个商业天才,但他的创业之路,也并非永远顺利。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险些让蒙牛帝国彻底崩盘。

“毒奶粉”事件影响的不仅是“三鹿”,随着它持续发酵,让全国所有乳制品行业纷纷陷入危机。

届时包括蒙牛和伊利在内的所有乳企业,全都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社会开始全民抵制乳产品。

三聚氰胺事件被爆之后,蒙牛集团资产迅速缩水,一年就亏损近十亿。即便蒙牛家大业大,也遭不住这样赔下去。

2009年,牛根生为了走出困境,决定与中粮合作。

他将蒙牛公司20%的股份,抛售给了中粮油,并在年底辞去了蒙牛董事长一职。也就是这年开始,牛根生退居二线。

2011年时,牛根生几乎彻底成了甩手掌柜,几乎不在过问蒙牛事物。

他开始把重心转移到了“慈善”和“投资”上。

关于慈善事业,牛根生一直都没有拉下过。

其实在04年蒙牛上市那一年,他就将自己全部个人股份捐出去,并设立了“老牛基金会”,全部用于慈善捐款。

当媒体问到他为何要捐出全部股份时,他的回答朴素而真诚。

他说股份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一串数字,他可能一辈子都花不完。但那些钱,却可能拯救无数个家庭。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牛根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也从未忘记过回报社会。

后来他被评价为“中国慈善捐股第一人”,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再说投资。

牛根生虽然已经不再做实业了,但他一直在各行各业做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投资方向主要也是食品、农产品方向,当然后期也有涉足到高端科技领域。

2017年时,牛根生早已带领全家移居加拿大,他在温哥华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专门教加拿大人学习中文。

众所周知,中文是全世界最难学习的语言。

他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一方面是以独特的、加拿大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快的学习中文;另一方面,则也是出于想要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

据说他的学校在加拿大开的风生水起,不到一年就成了加拿大人学习中文的首选之处,扩张速度颇有当年蒙牛初建的势头。

看来即便以年过六十,即便身在国外,牛根生依旧是那个牛根生。

坚韧不拔、踏实且有魄力啊!


参考文献:

中国日报网:《20年蒙牛品牌路 贴近消费者是秘诀》


#精品长文创作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食品厂   养母   养父   加拿大   乳制品   中国   创始人   冰淇淋   员工   集团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