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文史书生

编辑丨文史书生

中国死刑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夏商周时代就存在。尽管中国在治理国家上,一向讲究道德教化,但从汉武帝施行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就进入到外儒内法的模式。

在用儒家思想向底层社会灌输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保留相当残酷的刑罚制度,用于震慑社会的犯罪分子,其中就有诸多的死刑手段,如凌迟、车裂、剥皮等,斩首或许是其中最仁义的存在。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斩首制度的

关于斩首刑罚的历史,目前中国史学界众说纷纭,有说是从西周时代开始,也有说是从春秋战国开始,比如春秋后期的孙子练兵,吴王让孙子将一群妃子训练成正规军的水平,在面对妃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况下,将担任队长的两名妃子直接斩杀,从而整肃军纪,此事记载于《史记·孙武列传》之中。

至于认为斩首刑罚是先从西周开始的,则是根据《尚书·吕刑》对西周刑罚的描述,西周的刑罚大体分为五刑,这种指的五刑,不是五种刑罚,而是带有五刑属性的刑罚。死刑也是西周刑罚体系的一部分,种类有五种以上,其中的斩,被人认为是斩首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斩首是从战国时期秦国的开始,因为秦国是最早将法家思想,应用于社会制度的国家,法家很多的思想,本身就主张用刑罚管化万民,因此死刑在秦国并不少见,单是史书记载的就有12种,里面提到的斩,以及《军爵律》里对叛逃投降士兵处罚中,提到的戮首,都被认为是斩首的意思。

斩首用的刀具是什么

现在人们从电视剧里看到的斩首,都是犯人被按到死刑台,由审判的官员扔下可以斩首的令牌后,再由刽子手将犯人的头颅砍下来。

不过斩首可是一门技术活,毕竟是死刑,被判处的罪犯,本身就活不了多久,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被一刀了解,因此刽子手的砍头技术,以及他的刀具锋利程度,就决定了犯人到底该受多大的罪,才能结束自己的生命。

斩首使用的工具,一开始并非明清时的斩首剑,在更久之前还会用刀、斧等工具,砍头工具的演变,是根据冷兵器的发展过程进行变化。对罪犯来说,斩首最痛苦莫过于斧头,因为斧头杀人,本身是依靠兵器上的重量,对敌人造成伤害,考验的是使用者的力气,以及斧头的重量。

斧头在战场上,可能是一种杀敌利器,但用于斩首,一旦使用者力气不足,以及斧头的刀刃不够锋利,那么受刑者就得遭受二次伤害,如谭嗣同在被斩首时,就因为刀子太钝,导致自己在受刑时,要被砍多刀才去世,过程比一般受刑者痛苦不少。

斩首是怎么执行的

电视剧看到的斩首,貌似是一刀过的事情,实际上它的过程非常繁琐,一共分为九个工序,从开始到结束分别是磨刀、提刑、宣判、游街、入刑场、验身等,同时负责执行斩首的刽子手,除了砍头技术要过关,还要有过人胆量。

斩首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复杂的含义,比如磨刀,清朝刽子手用的斩首工具,并非电视剧常见的鬼头大刀,而是斩首剑,剑面比一般要宽,类似与唐朝的陌刀,需要用两手紧握才能使用,斩首前磨刀,磨得越快,剑就越锋利,那么受刑者在砍头时也能好受一些。

而游街就更不用说,就是为了警惕百姓,古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直接跟他解释法律的残酷,他们未必听得懂,但让死刑犯在斩首前游街一圈,再去刑场观看他的惨状后,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足以让百姓们对法律产生巨大的畏惧。

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影视剧中提到的的午时三刻就斩首,仿佛古代统治者就流行这个套路,其实不然,午时三刻是明朝嘉靖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在之前历朝执行斩首的时间是未时。

未时就是现在时间观念中的一点到三点之间,古代人认为这是一天阳气最足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斩首,能杜绝一切妖魔邪怪的作乱,让受刑者死后灵魂直接毁灭,无法投胎,那么为何之后又会改为午时?

这要从明朝的朱祁镇皇帝说起,古代统治者在律法上对斩首执行是相当严格,一旦过时,就得第二天再执行。而朱祁镇在位时又规定,为了冤假错案,死刑犯可以向皇帝上奏三次,在确定案情无法再审理后,再执行死刑。

朱祁镇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冤枉好人,但却被人钻了法律空子,导致后来许多罪犯,在未时前就喊冤,让朝廷不得不重新审理,等到案情重新审理完毕后,斩首吉日已经过了,官员不得不将斩首工作往后推几天。

最后有些官员实在受不了,就向明朝皇帝建议,不如把斩首时间改为午时,同时禁止受刑者在斩首的那天喊冤,要喊冤你给我提前一天喊,如此一来斩首工作就变得顺畅不少了。

午时三刻在古代的其他用意

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也是阳光普照的时候,在玄学中也是压制鬼怪的好时间,但把这个时间用在斩首上,不仅是为了提高斩首工作的效率性,还与皇权神授等相关思想有关。

中国皇权讲究一个天命所归,皇位的继承和皇朝的创立,是上天的之意,因此皇帝的日常行为也得和天道变化契合,而这个天道除了神权,还包括时节。

所谓“午时三刻,秋后问斩”,这个秋后就是秋冬之后,按照中国的玄学文化,秋冬之后的九月到十二月,是一年阴气最盛的时间,灵魂会被困在阳间无法离开,而午时又是阳气最盛的时间之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斩首,对受刑者的肉体和灵魂伤害最大。

虽然斩首是对百姓震慑力最强的刑罚之一,但在儒家的道德教育下,古代统治者对受刑者,也会给予一定的人道安慰,如死前赐予一顿断头饭,让他在午时前与家人道别等,都是对受刑者的一种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午时   秦国   未时   西周   刽子手   刑罚   斧头   古时   死刑   中国   意义   时间   几点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