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惨遭海尔巨头怒批!利润如纸薄,创新何去何从?


“利润薄如纸”。

这四个字,如同一粒投入平静湖水的石子,激起了无数涟漪。

这是国内最大家电企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人物——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最近对电商平台发出的最新警告。

他指出,中国的电商市场,已经进入了“利润薄如纸”的时代,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


政府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电商平台竞争力的扩张。

他称,电商平台试图通过价格战、佣金战来打造“零售黑洞”,不仅蚕食企业利润,还可能“葬送”中国的制造业。

这番言论,立刻引起了亿万中国企业家的共鸣和关注。

电商利润薄如纸,对企业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电商平台的利润到底有多薄,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笔者将从不同角度,为大家揭开这个风云话题的面纱。


一、张瑞敏的忧虑是真的吗?

“纸薄”是一个危言耸听的说辞吗?

让我们从数字中找寻真相。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的中国电商交易额已达24.1万亿元,占到全国零售总额总额的12.6%。

而在2017年,电商交易额更是破了30万亿大关。

换言之,每10块消费者的零售消费中,就有1.26块是通过电商交易完成的。

而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从电商平台的具体收益看,在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额为1190.1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高达72.6亿元,增长了49%。


京东的财报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343亿元,同比增长28.7%,净利润为6.1亿元。

电商企业的繁荣局面,毋庸置疑。

他们的股价也在不断攀升,市值也在逐渐增加。

仅以阿里巴巴为例,2014年9月大力上市,初始股价为68美元,到了2019年11月,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飙升至185美元,这一上涨幅度也超过了排名全球第一的亚马逊公司。

然而,与此同时,电商企业给参与者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衬托出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这个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去中心化的消费者、也不是创造者,而是中间的电商平台,即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


他们通过向商家收取高额的佣金和服务费用,自身的利益一日千里,而压榨实体企业利润和劳动者的权益。

互联网的这个“红利”,最终落入了越来越少的“互联网巨头”的口袋中。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2016年开始占领中国经济总量12.6%的电商市场来看,其在2011年国际排行榜中的位居第六,到2016年升到了第三,增速之快,仅次于中国的货币M2和常住人口。

与此同时,百度和阿里巴巴在世界最具价值的品牌中的排名,也从2016年的最前列,下滑到了2019年的第七位和第十位。

这一数据足以证明,中国电商市场,似乎越来越“纸薄”,越来越“黑暗”,而电商平台越来越“零售白烂”。


那么,这种久久为功而不断扩大的电商市场,最终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笔者认为,张瑞敏的担忧,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中国电商市场的一种反思和警示。

二、“电商黑洞”,会葬送中国实体经济吗?

传统的实体零售市场已经在电商平台的冲击下岌岌可危,那么中国电商市场的这种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笔者以为,这取决于其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如果电商平台通过创新技术、降低成本,助推传统实体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那么这种竞争必将是良性的,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

可是,当前中国电商市场里的“电商巨头”,却是通过佣金战、价格战,不断垄断市场,打压实体企业。

这导致实体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小型商家被迫倒闭,经济不景气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特别是在中国的低返点模式中,商家为了获得订单的流量,不得不参与电商平台的“佣金玩命战”。

如2016年双11期间,服饰行业在女装品类的佣金竞争中,淘宝网的佣金返点率竟破百,这意味着商家在卖出100元商品时,就要拿出超过100元的佣金,而这还不包括平台的技术服务费和广告费。

根据中国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中国商业零售市场规模为29.3万亿元,其中只有6.2%通过电商平台交易完成。

而在2016年,中国电商市场进一步发展,交易额增加到5.1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6%。

换言之,电商市场虽然增长快速,但其增加的交易额并不是来自实体零售市场的增量,而是来自实体零售市场中,蚕食利润的“老朋友”。

而这一答案就是低返点的电商平台。

他们通过竞争力强、价格低廉的商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他们将自己提供的商品单价压低至极限,压缩了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这也就导致实体企业在电商平台的市场中,越来越难生存。

根据资料显示,在2016年,中国有超过十万家的线下小型零售商关闭了门店。

而在全球范围内,在线上平台销售商品的小型企业中,2018年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亏损。

可见,低返点的电商平台模式,既不务实,又不可持续。

它对实体企业的打击,无疑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制造业黑洞”。

那么电商平台,究竟是如何“葬送”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呢?

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a.电商平台吞噬巨大流量,减少实体店铺转化率。

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接近7.3亿,其中在手机端购物的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总量的9成以上。

电商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环网购物用户的增长,这也让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库存水涨船高,浪费了越来越多的资源。

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从28天增加到44天,亚马逊的库存周转天数从拖延一周到两周。

而与此同时,实体零售市场的库存周转天数,却始终维持在25天左右。

可见,电商平台库存占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却不能更快地将商品“送出门”。


而库存资源的浪费,无疑对实体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实体企业的商品,无法与互联网上的商品相提并论,商品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

库存的积压,也让企业的周转速度变慢,不仅损失了更多的资金,还无法及时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商品。

更为重要的是,库存资源的浪费,也对资源的环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b.电商平台扩大了市场中的资源浪费。

互联网中的信息,无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资源。

整个互联网中的信息,共分为物理信息和虚拟信息两大类。

虚拟信息即是文字、图片等,它们并不会占用过多资源,但物理信息却是互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商市场中,最消耗物理资源的就是商品库存。


电商平台打破了传统实体零售需要地理位置的要求,他们将商品通过虚拟信息的形式展示在不同地方的平台上,为不同地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虽然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货物运输成本降低,商家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购物体验,但电商平台的虚拟信息模式,也导致了“资源在互联网中分散”和“资源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随着消费者的不断增长,商家不断补充库存,而线上的库存资源也在不断增加;

当消费者的热情逐渐降温,商品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减少时,库存资源的积压也就不可避免。

虽然有“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活动,会吸引消费者购物,但在其他时间段,库存资源的积压也扼杀了许多实体企业的生存空间。

据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线上的家居行业下单量,相当于线下的三年量。

而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线上的家居行业退款中有88%的库存商品。

这充分说明,在电商平台的价格战中,库存资源的浪费有多么严重。

积压的库存资源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金和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库存资源过期后,也不会再被重新利用,很多资源被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

可见,电商平台通过价格战吸引消费者,但无形中增加了商家的库存资源浪费和资金压力,它对实体企业的“葬送”,无疑是一个“薄纸难承的黑洞”。

三、笔者认为。

张瑞敏的这番言论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声音。

正如他所说,许多中国企业家和中小企业的老板,因为电商平台的过分压榨和公平竞争不足而苦不堪言。

所以他们对电商平台的过度佣金和价格战,给出了很多改进意见。

例如:要求电商平台将佣金比例控制在5%至8%之间,以保障企业的利润空间;

或者鼓励电商平台开设“比较优惠”的专区,提高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


他们都希望电商平台能够公平竞争,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些改进措施一直没有得到电商平台的重视。

其实,中国的电商平台每年都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而这些活动早已经不再是为了“创造消费”这么简单了。

他们利用这些“低价促销”的名义,垄断市场份额,打压实体企业,实现商品价格的“全球同贱”。

笔者认为,这种价格战的竞争模式,无疑是在“捡芝麻丢西瓜”。

电商平台通过这种价格战降低商品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热情,但与此同时,它却压榨了实体商家的利润空间。

这不仅导致了实体商家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商品,还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隐形的伤害。

因此,笔者呼吁,电商平台应该推行健康竞争理念,而不是通过价格战和佣金战,独占市场份额。

他们应该关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而不是通过举办价值连城的促销活动,打压实体商家的“最后一块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新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海尔   平台   佣金   何去何从   中国   巨头   实体   库存   利润   消费者   商品   资源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