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湖八座岛山今何在?“后生家”着力破解七星伴月谜团

■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文/图

老泉州人大抵知道,位于市区温陵路东侧的泉州东湖,古有“七星伴月”的说法。“七星伴月”指的是湖中有七座小岛围绕一座大岛,形如七颗星星与一轮满月。历史长河奔流,东湖上部分岛山已无处寻觅。那么,八座岛山今安在?它们在东湖又是如何排列?

日前,鲤城文史学会《古城踏勘》项目组成员、202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许晟恒在“世遗古城文史沙龙”上,分享其关于泉州东湖“七星伴月”的最新研究成果。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林建强认为“(他的)文章论据来源清晰,层层推进,言之有理”。据悉,这是近年来泉州的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东湖“七星伴月”八座岛山及其对应位置的研究成果。

许晟恒推理复原出八座岛山昔日所在的位置

晋表山尚存且被垒高,所在位置建起了一座祈风阁,是现在东湖公园内最高的建筑。

一个悬而未决的困惑

八座岛山是哪些?它们在哪里?

位于市区温陵路东侧的泉州东湖,自唐代泉州建城以来,就是一处风景名胜。“西汉建元六年,古东湖为晋江河道的一部分;唐垂拱年间,东湖初步成形。”许晟恒介绍,历史上东湖最大面积达40顷(4000亩),古东湖之范围北抵象坑、柑舍头(甘蔗头)、东岳山麓、清源山麓、后茂工业区南、牛臀石(已炸毁),西抵松湾古地、二郎巷、释雅山,南抵津头埔、后坂、田庵、天水淮等地,东抵云谷、灵山、瑞峰一带。自形成以来,因地壳抬升,东湖经历着不断淤塞、面积不断缩小的过程。

人们对东湖的开发始于唐朝。在唐贞元年间,泉州东湖已成为泉人外出休闲郊游的一处胜地,泉州刺史席相、欧阳詹等八位秀才,都曾在东湖留下美谈。至南宋,东湖在几次疏浚中,相继垒出凤亭山、圣山、晋表山、东塘山、大山、竹仔山、白皮仔山。清中叶以后,东湖围垦加剧,无人疏浚,下塘几乎湮废,东塘山与竹仔山相连。

许晟恒介绍,历史上的东湖“七星伴月”,总共有八座岛山,分别为月岛、东塘山、凤亭山、圣山、大山、白皮仔山、晋表山和竹仔山。他在查阅史料后发现,自1994年东湖公园建成后,湖泊形态、山体位置等定型,一直维系至今,但2022年东湖公园面积为20.5公顷(307.5亩),其中湖水域面积为7.1公顷,已不及过去古东湖最大规模的四分之一,部分岛山已无处寻觅。

许晟恒自绘南宋东湖历史地图(1243年)

泉州市博物馆馆藏的“1966年东湖上塘区域航拍图”

《泉州古园林钩沉》一书中刊发的“宋代东湖胜景图”

一个“后生家”的坚持

以史为据实地踏勘 自绘“南宋东湖地图”

2022年5月,许晟恒开始搜集资料,同年7月26日现场踏勘、实地走访,遍寻相关的历史遗迹,与当地村民深度交流,并结合地形图、卫星图、航拍图和标高地图等作为参考依据,对“七星伴月”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推断。

“中有七山,名七星墩,即宋庆元所积四山,淳祐所积三山也。”许晟恒根据《(万历)泉州府志》,判断泉州东湖“七星伴月”的格局形成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此后南宋与元朝相当长时间里,再无人疏浚湖区,直到明朝末年,才有泉州知府沈翘楚的疏浚。淤塞的过程中,南宋时垒起的山不会消失,但是山周围的水域面积会缩小,岛山成陆面积会扩大。沈翘楚的那一次疏浚,没有破坏“七星伴月”的格局,所以八岛山的山体仍得到保留。

许晟恒考证认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沈翘楚疏浚东湖后,自明末至清朝、民国时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湖区自由淤塞和豪民填垦,但未有对东湖进行大规模疏浚,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圣山、晋表山等地发生了山体被推入湖中的情况外,其他的山体得以保存。

研究中,许晟恒寻觅到泉州市博物馆馆藏的“1966年东湖上塘区域航拍图”。“这张航拍图对判断‘七星伴月’的详细位置,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说,航拍图中清晰可见几处山体,即南宋时期几次疏浚时垒出的山体,这些岛山历时近700年而未被挪动。

从文史资料出发,结合历史航拍图及村民们的讲述,许晟恒条分缕析、严谨论证,综合推理出八座岛山的现状及其具体位置,并自绘出南宋时期的“泉州东湖地图”。

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证

八座岛山各有“归属” 月岛大面积已成村庄

许晟恒在经过约两个月的考证后,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证结果:

八座岛山中,最大的月岛为东湖一带居民聚居的岛屿,是自然形成的基础上人为堆土扩大而成的。七座小岛分别为圣山、晋表山、东塘山、凤亭山、白皮仔山、竹仔山和大山。其中,圣山、月岛所连长堤,为东湖上塘与下塘的分界堤,该堤以西为上塘(上等塘,上游补水多,淤塞慢),该堤以东为下塘(下等塘,上游补水少,淤塞快)。上塘主要有四座岛山,下塘主要有两座岛山。1994年东湖公园建成后,晋表山、大山、白皮仔山、月岛留存,圣山、竹仔山、东塘山、凤亭山不存。

他进一步考证这八座岛山的具体位置及现状——

最大的月岛,如今已与陆地连片,不再是一座岛屿,月岛全境内仅沿湖的区域属于东湖公园范围,其他大面积区域归属斗埔村,隶属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东湖社区。

东塘山、竹仔山,均在20世纪末的城市建设中湮灭。其中,东塘山大约在今天刺桐北路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原妇幼儿童活动中心),即东塘头附近;竹仔山,大约在今天甘蔗头以南(原刺桐饭店附近)的位置。

圣山,所在位置今为东湖公园的北大门,但被推入湖中的圣山未被恢复。

晋表山尚存且被垒高,所在位置建起了一座祈风阁,是现在东湖公园内最高的建筑。

大山今存,在东湖公园西北隅,山上新建一亭,名曰揽古亭。

凤亭山,已在兴建东湖公园时被推平,山土则向西北方向转移了70余米,于大山之东畔垒一新凤亭山,山上建有八角形凉亭一座,名曰仁风亭,旧凤亭山所在地则铲平开辟为公园步道。

白皮仔山,今为东湖公园南隅的一处高地,上面建有东湖公园职工之家、涵碧亭、澄心亭等,以及两侧雕刻有名家描写东湖诗词文章的文化长廊。建筑物以外的区域,还有大面积草坪,供游人席地野餐。

白皮仔山今为东湖公园南隅的一处高地,文化长廊雕刻有名家描写东湖的诗词文章。

一个颇为新颖的观点

宋元时期白皮仔山 或系外国人安葬亲人之地

许晟恒在查询泉州东湖的史料时,对八座岛山中的“白皮仔山”尤为感兴趣。

“何谓白皮仔?”他提出两种可能:一是因为此地原分布有大量陵墓,导致远远望去此岛呈现出灰白色,故称白皮;二是因为此地在唐五代至宋元时期,有大量白皮肤的阿拉伯人、欧洲人来此地居住,他们还在东门附近建起许多清真寺、教堂和墓园,形成一处仅次于城南蕃坊和法石石头街的外国人聚居地,“能够支撑其大量坟墓布局,其岛屿规模必定不会太小,山体也不会过于陡峭”。

许晟恒说,宋朝时,来泉的外商只能住在城外,而自古城外荒冢累累,是汉人们布局坟墓的位置,后来却成了外国人聚居、生活、经商的地方,诸如仁风门外、通淮门外和镇南门外皆如此。“既然墓地就在眼前,外国人也学着在汉人墓冢密布的区域造起坟堆,安葬过世的亲人,这就有了后来考古学者在通淮门外津头埔、仁风门外等地,发现大量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墓碑石刻。”许晟恒称。

清道光版《晋江县志》中,有描述东湖岛山被开发成墓岗的情况:“《汉书》闽越王保泉山大泽中,是其处也。其后郡阁之、庐舍之、田畴之、坟墓之,历岁悬长。今之东湖,坳堂杯水而已,而庐舍之、坟墓之、田畴之,尚未有已也。”

针对八座岛山,许晟恒作了细致的推敲。“推理中可能存在纰漏,欢迎批评指正。”他坦言,“如果有条件获取早期东湖一带的等高线地形图或标高地图,将有助于更好地去分析山体的位置。”

新闻拓展

宋代东湖进入全盛期

东湖是古泉州十大胜景之一“星湖荷香”的遗址。包括欧阳詹在内的无数文人墨客曾赞美东湖,如宋代王十朋的《东湖诗》《次韵知宗游二公亭诗》,黄公度的《宴二公亭诗》,明代何乔远的《濬东湖记》等。

泉州学者陈允敦在《泉州古园林钩沉》中介绍,据《泉州府志》载,唐代东湖为晋江县境之最大湖,面积为四十顷,位于东郊,而北郊则有清源山。宋庆元六年(1200年),郡守刘颖始鸠资疏浚,积其土于历年浮出洲渚之上,使成为大小不一之四山;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郡守颜颐仲复浚之,积其土为三山,即大山、竹仔山及白皮仔山。陈允敦认为,宋代东湖“已臻于全盛矣”。

明天启年间,海外进贡或官商进奉京师的进口物常有珍禽奇兽,必须暂存近郊再转运京师。因为东湖的东北岸,是后渚等码头入城的必经之地,官方就在山坡设置寄养猴、鹿牲畜的“鹿园”。

“七星伴月”阵成泉州海船象征

1974年,泉州后渚港海滩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上,发现有“七星伴月”图。原来,古船主龙骨两端与首柱、尾龙骨衔接处的横断面,挖有“保寿孔”。上部是7个像北斗星一样排列的小圆孔,放置7枚宋代铜铁钱,状若北斗星;下部则有1个大圆孔为满月形,内置一面铜镜,排出“七星伴月”之阵。

泉州海交馆介绍,“七星伴月”是古泉州远洋商船祈求平安的造船习俗。古泉州向南商贸航海有一条必经之路叫七星洋,这个海域风急浪大,船民为顺利过关,想出了在船上凿刻“七星伴月”阵来祈福。后来“七星伴月”成为泉州海船独特的象征。

责任编辑:黄冬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岛山   东湖   泉州   刺桐   泉州市   山体   谜团   南宋   后生   宋代   公园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