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十位知名落榜生

第一位:杜甫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自小就十分好学的他也因为家庭原因得以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这也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杜甫成年后就独自一人来到江南,游览大唐的名山大川,直到23岁才回到家中,刚好赶上了乡试,就顺便报名参加,杜甫依靠自己的才华如愿以偿的考中举人,随后他就背起背包前往洛阳参加进士考试。

为了此次考试,杜甫也准备很长时间,认为自己就算中不了状元也能拿个进士,然而满怀信心走出考场的他却榜上无名,杜甫虽然非常失落,但他也没有太放心上,还去了齐赵之地,登上了五岳之首的泰山,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望岳》。

12年后,杜甫再次参加考试,却依旧落榜。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但仍然毫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奔走十年都不得志,还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和社会危,这也让他的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他将悲伤化作力量,为后世人创作了大量著名的诗篇,仕途上的失意也在无意间造就了诗坛上的泰斗。


第二位:吴承恩

吴承恩自小就非常聪明,他精于绘画、书法、填词、围棋,还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然而这样的个性也注定了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

公元1531年,吴承恩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不幸名落孙山,失败后的吴承恩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刻苦学习,然而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他再次落第而归,这次落榜之后,古稀之年的吴父受不了刺激撒手人寰,吴承恩悲痛欲绝,守了三年孝,32岁时,他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自以为顺利的他最终还是落榜了,悲愤交加的他也创作出了《西游记》的初稿。

一直到吴承恩50岁时才因为在书画领域的建树而被保送到国子监读书参加科考,但从国子监毕业后,吴承恩还是没有被分配到任何职位。

公元1556年,吴承恩为了谋生,就去做了浙江长兴县城,但没做多久,他就受人诽谤,回乡归隐,由于宦徒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他也终于在公元1573年完成了《西游记》的撰写,虽然吴承恩一生没能腾达,但是他跟他的小说已足以光照千秋。


第三位: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自小就聪慧且爱好广泛,在15岁那年就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秀才,此后更是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并成为江南四大才子。

公元1488年,江南名士徐廷瑞很欣赏唐伯虎的才华,便将他的次女嫁给了18岁的唐伯虎,然而唐伯虎的人生却自此开始坎坷悲苦。

公元1494年前后,唐伯虎的父母、妹妹与妻儿相继因病去世,他的家境也逐渐衰落,在好友的规劝下,唐伯虎开始潜心读书,并在28岁那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举成为"解元",第二年,唐伯虎信心满满的入京赶考,却因被徐经科场案牵连而下狱,后被贬为了浙藩小吏,深以为耻的唐伯虎一直都没有去任职,回家后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对他颇有怨言。

随后,唐伯虎便用一纸休书换得了两人的自由,此后他开始醉心于诗画之中,游历了很多名川大山,创作了大量佳作,终成一代名画家。


第四位:沈万三

元末明初的沈万三家境殷实,父亲寄希望于他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取功名当官。

然而事与愿违,沈万三百般苦读屡试科考却榜上无名,无奈之下他只得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利用自己的商业才智,在商界里经营的风生水起,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就连明朝新帝朱元璋都要向他请求资金帮助。


第五位: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于清朝的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19岁的时候,他以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连中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名声大噪。

蒲松龄的父亲本以为天才儿子能够重振家门声望,但没想到至此之后,蒲松龄就再也没考中,他屡次落榜,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

而在此期间,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他只得常年在外做馆授徒,此外他还曾在宝应、高邮等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募兵,郁郁不得志的蒲松龄选择用妖魔鬼怪的演义暗讽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也于1679年著称了中国历史上鬼怪巨著《聊斋志异》,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位:李时珍

李时珍年少时有神童之称,年仅14岁时便考中秀才,然而他却在乡试中屡受挫折,李时珍也很努力,第一次科举没有上榜后,他又继续参加第二次,在第二次参加科举时,他还因为用功和劳累过度得了"骨蒸病",一直高烧不退,险些搭上小命。

然而第二次还是没中,但他继续努力,把希望放在第三次考试上,结果依然是名落孙山,先后三次榜上无名,让他也耗费了近9年的时间,已经23岁的李时珍彻底对科举灰了心,他决心放弃八股文放弃科考,转而跟父亲专心学医,十几年后还因为医术精湛而被举荐进入太医院。

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花了29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著工作,这部旷世之作共有52卷,近200万字,里面记载药物1892种,搜集独特药方11096个,并绘制了1160幅详细的插图,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七位:左宗棠

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落榜者,左宗棠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从小就胸怀大志,4岁跟随父亲,到长沙读书,左宗棠学习很刻苦,受到很多先生的赏识,20岁考中举人,此后赴京赶考,但考了三次均落榜。

科举失意的左宗棠本想回家种地,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左宗棠政治军士的才华被林则徐、曾国藩等人赏识,并获得提拔,最终他也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为了改写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


第八位:洪秀全

洪秀全于1814年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耕读世家,族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所以他从7岁开始上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和一些其他典籍。

1827年,13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去花县参加县试,且名列前茅,这也让他对于科考信心倍增,同年洪秀全来到广州参加府试,却不幸落榜,因为家中经济贫困,于是他开始半工半读,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但接下来的两次广州府试,他仍以失败落榜,第三次落榜时,洪秀全已经25岁,此次他更是备受打击,回到家后就生了一场重病,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也正是这场梦改变了洪秀全的人生轨迹。

此后,洪秀全不再信奉儒家,但他依旧渴望功名利禄,不甘心屡次落地的他在1843年再次参加院试,但他还是失败了,至此洪秀全裁绝了仕途之心,之后洪秀全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他就任天王,定号太平天国,虽然起义最后被镇压,但也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九位:黄巢

黄巢出生在一个家境较为富足的家庭,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生,他也非常聪明能干,5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祖父进行对诗,此外还非常精通剑术和骑马,故而他的家里人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为家族增添荣誉。

黄巢也对当官有着期望,但很可惜,他有当官的梦却没当官的命,王巢参加了很多次科举都没有考上,无奈之下,他满怀愤恨的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便离开了长安,他也回到家乡继承祖业,成为了盐邦的首领。

唐朝末年,官民矛盾激化,王巢趁机揭竿而起,迅速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军队,这支农民军也很快就波及了唐朝大壁江山,不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还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


第十位:袁世凯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其叔祖袁甲三位居漕运总部,整个家族上下都追求以入世为官为荣,而袁世凯则从小喜欢兵事,为此他常常不惜以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册进行钻研,但家中长辈希望他能够通过参加科考走上仕途,于是家中也开始对他的教育,非常上心,他也在北京进行了4年时间的学习,1876年,袁世凯返回河南参加科考,但没有成功,一向自负的袁世凯非常沮丧。

1879年,家人为袁世凯捐得中书科中书一职,但袁世凯心高气傲,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力量中举,同一年秋试他再去参加乡试,但这次仍未中举,一怒之下,他将所有的诗文付之一炬。

此后,他开始外出闯荡,他也于三年后开启自己的练兵生涯,袁世凯凭借卓越的能力,逐渐掌握兵权,成为北洋军阀领袖,最终逼迫清帝退位,继任民国大总统,然而他最终却抵不过最高权利的诱惑,搞起了复辟当皇帝,最终他也因为忧愤成疾病发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国子监   李时珍   榜上无名   乡试   科考   江南   科举   杜甫   公元   知名   考试   落榜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