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越南仅250公里,我国收回中建岛后,如今建设的怎样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近几年中国在南海推进了规模庞大的填海造岛工程。在去年,美国就曾大肆宣扬,称我国正在进行中建岛机场的扩建工程。距越南仅250公里的西沙中建岛,不仅是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的关键防线,更拥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那么,在我国成功收复这座岛屿后,岛上的建设发展情况如何了?那么中国加速中建岛的开发,背后又蕴含着何种深远的战略意图呢?


中国西沙中建岛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西沙群岛初时并未具体命名。上古时期,它或许只是海上蛮荒之地的一部分,在先民的远洋航行和海上贸易中偶尔为人所知。至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然而对于这遥远的岛屿,古籍仅有零星记载,未置以明确名称。


进入南北朝至唐宋年间,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增强及对南海地区控制的加深,中建岛所在的西沙群岛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记载。据古籍和地图研究,当时人们可能将其称作“千里洲”或“万里石塘”,这些名字反映了古人对这片遥远海域的认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唐宋时期,中国对南海的航海和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建岛及周边水域频繁被中国古代航海家们记录在航海图册之中。


到了元、明两代,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中建岛的记录更为详细。明代以前,中建岛被视为“长乐群岛”中的一部分,这个名称源自于《元史·地理志》中的记载。明代的《瀛涯胜览》等地理著作中,也有对西沙群岛及中建岛的具体描述。到了清朝,随着对南海诸岛管辖的加强,中建岛以及整个西沙群岛开始被统一称作“万安群岛”。《清一统志》中有详细的记载,清朝政府对包括中建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这一时期,中建岛不仅在地理上被明确记录,其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在民国时期的1935年,围绕中建岛的命名出现过一段争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最终,这个岛屿被正式命名为土莱塘岛。然而,到了1946年,随着中建号舰船成功收复西沙群岛,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岛屿的名称被改为“中建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主权声索和海洋权益的保护,中建岛的地位更加显著。


越南侵占西沙岛礁

1974年1月,越南南方政权企图通过武力占领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导致双方发生冲突。这场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的海战,不仅确保了我国对永乐群岛的实际控制,同时也成功保全了中建岛。西沙海战的胜利,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1974年西沙海战后,面临了越南的再次威胁。越南不仅试图通过武力和外交手段挑战中国对中建岛的主权,而且在国际层面散布所谓的“主权争议”,企图合法化其侵占行为。直至1970年代末期,中越两国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尤其是在1979年,面对越南的挑衅和侵犯,中国不得不采取自卫反击行动,以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


中建岛变化有多大

在西沙海战的尘埃落定之后,中国不仅成功地击退了越南的挑战,还牢牢地掌握了中建岛的控制权。可当解放军的士兵们踏上岛屿的那一刻,惊讶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荒芜之地,四处望去,连一抹翠绿都难以捕捉到视线之中。在这里,日复一日,士兵们必须忍受着平均高达31度的炎热气候。仅仅做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就足以让人的背部湿透了汗水。因此,中建岛不仅被昵称为“螺岛”,同时也被人亲切地称为“火岛”。


起初,驻岛官兵们顶着帐篷,在废旧的商船中度过长达3年的岁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然而,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决心要改变这片岛上的面貌。他们知道,若要让这片荒芜的土地焕发新生,必须首先解决水源问题。于是,便开始了对淡水资源的探索和利用。在找到了淡水资源后,他们开始实施更为系统的绿化计划,引进了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如马尾松、爬藤等,并着手构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建岛上的绿化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到了2009年底,岛上不仅拥有了3000多颗马尾松,还有超过2000平方米的爬藤,上百上千颗椰树、羊角树等。


在2013年,岛屿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强烈台风。狂猛的风力席卷而过,将大片植被连根拔起,那曾被茂密树木覆盖的沙滩,再次暴露出其原始的白沙面貌。岛上的混凝土建筑物也未能幸免,被猛烈的风势吹得摇摇欲坠。更为惊人的是,这场台风的力量之大,竟然改变了岛屿的轮廓,导致其整体面积显著缩减。为了恢复并保护岛屿的稳定性,岛上人开始引进红树林。这些根系深厚、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不仅增添了岛屿的绿意,还为其稳固面积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只是植被得到了显著改善,岛上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简陋的帐篷到建成的宿舍、办公楼,从没有固定淡水源到拥有独立水处理系统,从单一的能源供给到多元化的能源系统,每一步的改进和创新都见证了中建岛的发展与进步。岛上不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还建立了禽圈、菜园,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生态系统。这些改变不仅为岛屿带来了绿色和生命,更为驻岛官兵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美国的说法,中建岛西南部已经建设了一个飞机跑道。在岛屿西侧,码头周围全新崛起了许多混凝土结构,这些设施均在近几个月内建成。包括港口和码头在内,都经历了显著的扩展和升级。


建设中建岛的意义

长期以来,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声索从未停息。通过加强中建岛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巩固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展现我国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而且,中建岛的地理位置对于监测南海航行安全、确保区域航道畅通具有战略意义,对于预防和处理周边国家可能发起的挑战至关重要。


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资源需求日益增长的中国来说,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资源,避免被其他国家非法开采,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通过在中建岛上建立相关监控和管理机构,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这片广阔的海域,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避免资源的过度捕捞和破坏,保证资源的持续可用。


进一步说,中建岛的建设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我国海洋权益的不断拓展,南海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建岛不仅可以作为我国在南海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支点,还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物流上的支撑和保障,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许多岛礁面临被淹没的风险。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我们可以在中建岛上建立生态恢复和保护设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岛礁侵蚀,同时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中国的贡献。


结语

加强中建岛建设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和平稳定、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建岛建设的不断推进,它将成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越南   西沙群岛   西沙   我国   南海   岛上   岛屿   主权   中国   海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