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国统一,世界近现代史揭示了三个规律

本文首发“恒星通讯社”,作者守常授权推送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着相同韵脚,因此,看懂历史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预判大的趋势十分有帮助。


我们的海警部门在厦金海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这是我们行使主权的正当举措和必要过程,用我们权威报道的说法,这次行动“具有历史性意义”。


什么叫做历史性意义呢?


就是说这个事情符合历史规律,是按照历史规律的走向来推动的。


01

三大规律

StarNewsAgency


在主权统一的问题上,五百年来的世界近现代史向我们揭示了三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关于大国崛起和统一,即任何世界大国的崛起,都是以完成统一作为真正起点。


历数五百多年来崛起的全球大国,没有一个能避开这个规律:


- 1492年,西班牙完成收复失地运动统一伊比利亚半岛,拉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序幕;


- 1579年,西北欧尼德兰的统一,成就了日后的全球商业和航运帝国荷兰;


- 1707年,不列颠群岛的统一使得英国正式登上欧洲的大国舞台;


- 1865年,美国在惨烈的南北战争后再度统一,扫清了国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 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让德国结束任人宰割的历史,一跃跻身列强的行列;


- 1922年,布尔什维克在五年多的残酷内战中荡平全境反动势力,空前强悍的苏联由此建立。


无统一,则无全球大国的崛起。


那么,为什么统一是大国全面崛起的必经之路呢?


就因为大国竞争的烈度和广度远高于普通国家,只有完成全疆域、全民族的统一,才能真正建立起抵御外部冲击的坚强屏障,才能真正消除威胁发展的肘腋之患和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最大化,而这三者正是成为全球大国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上述国家的执政者和人民在完成统一的历程中凝聚起坚强意志,哪怕是外部环境再不利、反动势力再顽固,也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奋战到底。


有这种战略远见和历史决心的民族,日后建立起强盛一时的全球大国,自然也是无法阻挡的事情。


这是第一个历史规律。


第二个规律是关于外部遏制,即霸权国家必然阻止崛起国家的统一。


上述所有国家在统一过程中,无一例外经历了来自当时霸权国的阻挠、破坏甚至直接干涉等外部遏制过程——


16世纪时西班牙的统一遭遇了来自欧洲大陆霸主法国的背刺,17世纪时荷兰的统一又被已经崛起为霸主的西班牙帝国严厉镇压;18世纪时英国的统一遭到欧洲强权的多重干涉,崛起之后又在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南方邦联的分裂;至于德国和苏俄,更是经历了残酷血腥的对外抗争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在不同时代,霸权国发动遏制统一时会包装出各种高尚动人的理由,有的是打着宗教旗号——比如1618-1648年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高举护教旗帜开打席卷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而真正的原因是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要刻意保持德意志的分裂,有的是打着君权旗号——比如1568-1648年的荷兰独立战争,西班牙帝国的腓力二世就是以王位继承权为由出兵尼德兰,以此阻止低地省份的联合,有的则是打着意识形态旗号——比如1918-1922年70万欧洲协约国军队武装干涉苏俄内战,公开支持白俄反布尔什维克政权


这些旗号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本质就是两个字:


利益。


霸权国家对崛起国家进行遏制的动机,综合了多方面的国家利益考量,这些利益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控制以及文化等,彼此之间又相互交织,合力构成了霸权国家对崛起国家进行遏制的强烈动机。


首先是地缘政治利益,为维持霸权红利,霸权国家强烈渴望维持自己在全球和关键地区的领导地位,而崛起大国的统一必然从根本上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对其领导地位造成潜在挑战,因此,它们会极力破坏或延缓其他大国的统一,或者利用其内部分裂来拉拢势力,以达到维持固有地缘格局、削弱竞争对手的目的。


其次是经济利益,霸权国家通过霸权体系攫取全球经济红利,经济生命线高度依赖于全球市场、资源和贸易,而崛起国家实现统一后,由于领土、人口、产业、国内市场等基础条件大幅提升,发展潜力得到更充分释放,经济实力和全球竞争力迅速增强,因此霸权国家有强烈的动机遏制这种竞争,以维持其超额利润。


再次是军事利益,军事优势是霸权赖以生存的根基之一,而军事优势又建立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之上,一旦上面两种利益被削弱,要维持长期的军事优势就倍加困难,届时对于霸权国家而言将是灭顶之灾,而崛起国家一旦完成统一,受益于上面两种利益的加强,加上统一过程中的战备乃至实战,军事实力将迅速增强,这种此消彼长显然是霸权国家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第四是意识形态和文化利益,霸权国家为塑造有利于自身长期统治的世界体系,会有意识地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以此改造其他地区的国家,而这种传播需要依托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优势来推动,一旦崛起大国在这三个领域获得足够地位,霸权国家的改造优势将受到有效对冲,改造成功的可能性将急剧减小,同时,大国往往具有自己的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一旦实现全面崛起,还可能对霸权国形成反向改造,因此霸权国必然千方百计阻止这种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霸权国遏制崛起大国统一是出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战略需求,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采取遏制政策,由此就出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二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和第二个规律相碰撞,必然产生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世界近现代史向我们揭示的第三个规律:


上述所有霸权国对崛起国统一事业的遏制,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这才是历史具有震撼力的地方——


要知道,历史上所有霸权国在实施遏制政策时综合国力均超过了崛起国,理论上是完全能够达成其目标的,而实践的结果却恰好相反,五百年来霸权国所有遏制行动,竟然没有一次遏制能达成目标。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霸权国还会因为遏制行动而导致国势由盛转衰,差点把老本都赔进去,比如当年强盛无比的西班牙帝国,就是在干预荷兰统一的八十年战争之后急剧崩盘的。


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现象呢?


这就要讲到规律背后的底层逻辑。



02

底层逻辑

StarNewsAgency


我们上面讲了,霸权国之所以遏制崛起国的统一是出于战略利益,那么,什么叫做利益呢?


收益减去成本,剩下的部分才叫利益。


这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定理,就是利益的本质。


恰恰正是因为这条定理的存在,决定了所有霸权国的遏制行动都走向失败。


为什么呢?


就因为遏制大国统一,成本远超过收益。


霸权国对大国统一进行遏制,需要承担哪些成本呢?


首先有遏制手段的直接成本,历史上的遏制行动包括军事介入、外交压力、经济封锁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并且是无法预计投入规模的。


比如为阻止荷兰的统一,西班牙帝国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维持在尼德兰的65000人常驻军,每年光维持这支军队的费用就占政府总开支四分之一,严重超出原先的预算。整个荷兰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总计花费2.18亿金币,国债随之连续翻倍,直接导致帝国财政走向破产,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次是遏制手段的间接成本,即不在行动时产生,而在后续产生的成本,这个间接成本同样巨大,而且同样无法预计后果。


比如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为维持欧陆霸权,在干涉德意志统一即将失败之际撕下伪装直接对普鲁士宣战,而在统一过程中已经饱受法国遏制之苦的德国人并没有被吓倒,反而决心新仇旧账一起算,爆发出强大的动员力和战斗力,最终以弱胜强一路打到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


这就是法国为当初遏制德国统一所支付的全部间接成本吗?不,更大的间接成本是法国由于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赔偿50亿法郎,损失了对工业发展极为关键的能源、矿产和资本三大要素,这导致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乏力,被德美等新兴国家相继超越,从此永久性丢掉了第二强国的位置,这才是真正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


除此之外,霸权国遏制大国统一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隐性成本,就是一旦遏制行动失败,对霸权国统治秩序的打击将是极其深远的。


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英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干涉,但坚持视南北双方为对等的“交战国”,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南方,企图制造“两个美国”,其结果就是导致美国政府和民众反英情绪高涨,为美国崛起之后采取强硬姿态将英国势力驱逐出拉丁美洲乃至西半球、二战后迫使英国自我解散殖民地体系埋下重要伏笔。


由此可见,霸权国如果要开展彻底的遏制行动,其综合成本极为巨大,并且完全无法控制。


那么,霸权国对大国统一进行遏制的收益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弱了战略竞争对手,维持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对于霸权国来说,这个收益存一个致命的问题:


它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遏制行动开始前的利益规模。


很多人之所以误认为霸权国遏制崛起国一旦成功将获得无限收益,原因就在于没有想清楚这个道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遏制行动的目标在于维持崛起国的分裂,使局面维持在统一行动发起前的原有格局。


因此,即便遏制行动成功了,局面回到原来,那么霸权国家在此前拥有什么样的霸权收益,它最多仍将获得同样的收益,并没有新的收益。


换句话说,崛起国统一即使失败,霸权国也只是减少了未来的损失,并不会增加现有的收益,因此即便是遏制成功,这个收益也是有限且固定的。


然后核心问题就来了:


在成本过高且不可控而收益却有限且固定的情况下,霸权国采取什么样的遏制行动才是对其最有利的决策?


根据利益=收益-成本的基本原理,要在收益固定的情况下扩大利益,答案能且只能是一个:


有限投入、控制成本


是的,霸权国的遏制行动只能采取这样的模式,通过事先设定一个资源投入上限,并在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投入规模,然后这些资源能对崛起大国的统一事业破坏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


在西班牙帝国因为无限投入而折戟荷兰独立战争之后,所有霸权国在遏制大国统一时都记住了这个教训,不敢再逾越雷池半步。


这种控制成本的决策红线就决定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霸权国的投入不可能高于推动统一的大国的总体投入。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崛起大国而言,统一事关主权尊严、民族历史、国家安全和发展空间,因此分裂的危害无法估量,统一的价值同样无限。


这正反两面,使得崛起大国在统一事业中必须并且愿意投入无限资源。


我们常常听到“不惜一切代价”的说法,无限资源就是它的真正含义。


历史上,上面提到的所有大国在统一过程中也确实是这样投入的,做到了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至此,霸权国和崛起国战略对决的局面就十分清晰了:


一方是有限投入,一方是无限投入,使得霸权国尽管综合国力仍在优势,但具体到统一战场上,它的力量却是处于劣势的,因此无法从战略上、根本上扭转局面,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崛起国。


这就是历史上所有遏制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不管是历史实践还是逻辑推导,霸权国遏制统一的行动都注定逃脱不了必然失败的命运。


看懂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完成祖国的统一事业有必胜的信心。


历史规律,站在我们这边。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台湾同胞也看懂霸权真正的逻辑,明白霸权国承诺的所谓“坚如磐石”在世界历史上从未经受住考验、其真正目的只不过是把台湾当成炸弹、能炸到哪就算哪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大国   近现代史   规律   西班牙   帝国   法国   霸权   收益   利益   成本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