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自热米饭的米,竟然不是真大米?

视频加载中...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作为一种方便食品,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越来越受到年轻人欢迎。不过,有传言称,自热米饭里的米并非“真大米”,而是“人造米”,这让不少消费者感到震惊:“大米还能有假?”那么,自热米饭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米有什么不同?吃自热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自热米饭的米,确实不是真大米

在做饭或点外卖不方便时,自热米饭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但其成分近日却引发热议。“自热米饭的米不是真大米”这一话题,还一度登上热搜。

一些吃过自热米饭的人表示,米粒颗颗晶莹剔透,透着一种塑料感,没有嚼劲、不够香。真大米要煮半小时才好,自热米饭加热十几分钟就能吃,怎么看,都透着“假”。那么,自热米饭的米和我们平时购买的米有啥不同?

上海市场监督公众号曾发文科普,所谓自热食品,是指不依赖电、火等方式加热,而用自带发热包加热的预包装食品。只需将特制的发热包放在食盒底部,用一杯凉水,即可制作出热气腾腾的美食。

自热米饭里用的“米”,确实不是“真大米”,而是人工生产的“再造米”,也叫“重组米”、“复合大米”、“再制大米”等。相较于真大米,“重组米”成分表里往往会写着:大米、食用玉米淀粉、魔芋精粉、水、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磷酸二氢钙等。

“再造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首先是将天然大米加入少量水,蒸煮至即将成熟的状态,随后进行脱水、烘干、磨末等工序,加入一些淀粉或食品添加剂,乳化粘合后,再重新压制、抛光成米粒的样子。

自热米饭为何要大费周章地使用“再造米”?自嗨锅创始人蔡红亮曾表示,如果直接使用天然大米,以加热包的热量很难将其做熟。因此,目前自热米饭行业大多采用“复合米”,那些看似生的硬米粒,是经过熟化处理后包装的,在食用时,只要加入少量水,短时间加热即可食用。

其实,天然米和再造米从外观上就能区别开。天然米胚芽脱落时,会在米粒上留下一个小缺口,再造米则没有;天然米的米粒大小不均匀,而再造米的均匀度很高,看起来就像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

“人造”的自热米饭有营养吗

既然自热米饭中的米不是真大米,吃起来还有营养吗?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上海辟谣平台曾采访过多名业内人士,专家均表示,别被“人造大米”的名称所误导,“再造米本质上也是大米,这是一种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不用太担心。”只不过,工业化生产的米,与天然米在口感、香味、形状、营养构成上稍有差异,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选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专家介绍,再造米一般会选用精白米和淀粉作为原料,由于加工温度会超过160°C,所以会损失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类的营养物质也会有所下降,但不至于让再造米跟精白米产生本质上的差别。

一般大米营养单纯,其中70%~80%的成分是淀粉,少量是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如果在“再造米”过程中,加进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杂粮等其他原料,营养反而会更全面。

再造米中的添加剂对健康有影响吗?“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种乳化剂,广泛用于糕点等食品中,可用于改善口感。添加淀粉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善口感。磷酸二氢钙可以改善食品的黏着力和持水性,属于一种稳定剂,也常用于米面制品。”浙江大学营养学教授沈立荣表示,糖尿病患者及血脂异常者,应尽量少摄入含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食物。“这类物质会使患者体内脂肪酸含量增加,有一定的升高血脂、血糖作用。”

有数据显示:同款天然大米的GI值(血糖生成指数)是89.5,再制米的GI是95.4。研究人员推测,挤压过程导致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裂,导致降解和部分糊化,增加了淀粉对消化酶的敏感性。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就要注意了。

此外,因为淀粉结构变化,重组米反倒更容易消化。所以,很多人感觉吃了同样分量的自热米饭,没有真大米“扛饿”。

会不会有厂家用陈米或变质大米来加工重组米?有检测机构曾对“人造米”进行检测,包括菌落总数、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隔夜饭中该微生物含量很高)、脂肪酸酯(可检测是否为陈米)等都在正常范围,并未发现异常。

总之,虽然重组米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营养,不过在整体安全和营养上,和正常大米差别不是特别大。不过,自热米饭使用的重组米,目前还没有国标,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时尽量选择正规品牌。

吃自热火锅是个“技术活”

除了自热米饭,近年来,“自热火锅”也风靡一时。不过,由它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前一阵,上海一市民加热“自热火锅”时,不慎堵住排气孔引发爆炸,被热汤溅伤右眼。成都一名小伙在家食用“自热火锅”时,2厘米厚的玻璃餐桌突然被炸碎。那么,自热食品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有消防人士揭秘:自热食品加热包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钠、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最重要的成分就是生石灰,当发热包加水后,很快就会跟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钙,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放热反应,温度最高可达到200多度,所以10-15分钟就能把食物煮熟。

除了生石灰加水发热之外,发热包中还含有硅藻土、活性炭等成分,它们是典型的吸附剂,其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各种有效成分附着,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快速加热食品。

不过,在自热火锅方便的背后,也存在着安全隐患。有消防员曾对这种“自热火锅”进行过实验。

实验一,消防员首先把“自热火锅”的包装打开,加水后,把盖子上的小孔堵住。半分钟后,“自热火锅”的外盒开始膨胀,并冒起白烟。两分钟后,自热火锅的盖子突然裂开。

消防员解释,一旦把透气孔堵上,自热火锅的热气无法散出,就会开始膨胀,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到100度,蒸汽温度可达到200度,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轻微爆炸。

实验二,消防员把加热包剪开后,直接倒进纯净水瓶里,让它和水充分接触。半分钟后,瓶内冒起白烟,随后开始冒泡。100秒后,瓶身逐渐膨胀变形。150秒时,瓶体倒地,此时,瓶身迅速膨胀、扩大,直至发生爆炸。

南京航天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肖蓉表示,消费者如果能严格按照规范制作自热食品,总体来说是安全的;若不按规范操作,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发热包和食物并不直接接触,因此首要的安全隐患来自发热包的热量。那么我们应怎样避免安全隐患呢?首先,饭盒盖上有一个透气孔,在使用时,一定要先检查是否有效,避免饭盒膨胀甚至爆开,导致烫伤。

其次,发热包用可透水的材料包裹,水是慢慢渗透进去的,因此发热反应不会太剧烈。如果把发热包撕破了直接加水,可能造成反应过于剧烈,存在烫伤风险。

自热食品营养单一,不宜长期食用

常见的自热食品有火锅、米饭、粥类、米线、汤类等。网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加热自热食品时,热源与食品直接接触,如果温度超过65摄氏度,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的会引发肠癌。还有很多人担心,高温加热会让食品中的营养大量流失。这些担心有没有必要呢?

“自热食品只是用自带热源给食物重新加热而已,热源并不与食物直接接触。这种加热方式,与放在锅里、微波炉里加热,是一样的。所以,自热食品在加热过程中,营养不会流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阮光锋表示。

至于这种食品是否会引发肠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冯霖介绍,肠癌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学界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机制。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吃自热食品会致肠癌。不过,作为方便食品的一员,自热食品依然存在营养搭配单一和钠含量超标的问题,不宜长期食用。以自热火锅为例,各大品牌的菜品种类非常相似,多以午餐肉、粉条、藕等为主,营养搭配不均衡,脂肪、盐等成分含量严重超标,不宜长期食用,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选择。

知多一点

吃自热食品注意这几点

(一)使用时添加凉水还是热水?

应使用凉水与自热包反应,如添加热水,容易因反应过快,导致自热包剧烈膨胀甚至破裂。

(二)堵塞透气孔有危险吗?

加热时,应确保外包装上的透气孔或排气孔通畅,以免因蒸汽压力过大导致外包装突然开裂,发生烫伤等危险。

(三)放在哪里加热更安全?

使用自热食品时,应将其放在隔热垫上加热,不要放在玻璃、塑料等台面上,以免发生危险。

(四)加热时可以触摸外包装吗?

消费者要看护好儿童,加热过程中尽量避免触摸外包装,待自热包不再反应,食品降至适宜温度后再食用,以免烫伤。

(五)完成加热后需注意什么?

在自热包使用后,应避免与水二次接触,以免再次发生反应。加热包如果损坏,就不要再使用。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将其按有害垃圾处置。

(六)注意使用场所,携带遵守规定

自热包原料多以镁粉、铁粉、铝粉、生石灰等为主,与水反应放热时会产生少量氢气。如多人同时大量使用自热食品,应选择空气流通好的场所。

镁粉、铝粉属航空危险品,中国民用航空局明令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自热食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会诱发烟雾报警,多地明确禁止在列车上食用自热食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米饭   大米   生石灰   消防员   米粒   脂肪酸   新知   淀粉   火锅   营养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