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为何遇到安史之乱后,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

在军事上,他两次出现了重大失误。先是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然后又下令让哥舒翰强行出关迎战。这两次失误,直接导致原本可以被轻松镇压的叛军,迅速席卷天下。

而且,在叛军杀入关中之后,唐玄宗第一时间带着杨贵妃,向四川那边逃亡,完全没有留下来抵抗到底的意思。在离开京城之后,刚刚走到马嵬驿,又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最后连自己心爱的杨贵妃,都没能保得住……

这一连串的表现,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点窝囊。很难想象,作出如此表现的唐玄宗,早年也曾经是一代雄主。当年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大唐盛世达到了顶点。

那么,早年曾经雄才大略的唐玄宗,为何到了晚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会表现的这么窝囊呢?

这件事,其实还真不能完全怨唐玄宗。

如果我们单纯只是看唐玄宗这条线,我们可能会觉得:安史之乱的爆发,纯粹就是唐玄宗晚年昏聩无能,重用奸臣的结果。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对当时那段历史,了解的更多之后,我们可能就会有极大的改观。

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几乎是一个必然选项。不管换谁做皇帝,都是无法避免的。而晚年的唐玄宗,在应对安史之乱的时候,其实每一步走的都特别稳健。在当时的局面下,唐玄宗每一次选择,其实都做出了他本人视角下,最正确的选择。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把历史上其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同等年龄的时候,换到唐玄宗那个位置上,真未必能比唐玄宗做的更好。

这件事,其实我们还得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说起。

如果从演义小说或者电视剧的角度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主要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无能,重用了奸臣安禄山。而在京城这边,他又重用了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而李林甫和杨国忠,常年打压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心生不满,所以最后才起兵造反。

这个原因,确实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如果从正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原因,只能说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

从唐朝整体历史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本原因其实有三个。这三个原因,分别是土地兼并、军事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矛盾。

先说土地兼并问题。

在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土地兼并一直都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因为在土地私有制存在的状态下,土地兼并就是无法避免的。

不过在唐朝前期,唐朝的土地兼并情况,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因为唐朝当时有一个法宝,叫做均田制。

所谓的均田制,简单来说,就是当年南北朝时期,天下常年打仗,没人种地。所以当时的北魏政权,就想出来一个办法。他们把所有无主的荒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再统一分配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

不过,这次分配,并不是永久分配。在这个被分配的农民去世之后,被分配的土地,还要还给国家。而国家收回土地之后,就可以再次把收回来的土地分给其他人。这样一来,国家手里永远都有土地,可以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人,老百姓自然就不会闹事了。

从北魏到唐朝前期,均田制一直都很好用。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尤其是在唐朝开国几十年之后,这个制度开始出问题了。简单来说,因为唐朝开国时间长了之后,国家分出去的土地,收不回来了!

虽然按照相关制度,国家分出去的土地,只要等到本人去世之后,就可以收回来。但在实际收回的过程当中,下面的人,肯定会用各种手段去规避。如果强行收回的话,一定会有人闹事。而为了当地的稳定,很多地方官在收回土地的时候,往往就出工不出力。

所以,到了唐玄宗时代,唐朝能收回来的土地,已经寥寥无几。能够再次分配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来,那些因为土地兼并,而失去土地的底层百姓,自然就无法获得新的土地。

然后,均田制就失效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底层佃农。

这些佃农,因为没有自己的土地,要么成为流民,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生活。要么就在当地给地主打工做佃农,接受地主的压榨。反正不管哪条路,在没有土地之后,他们都会沦为社会底层,沦为被残酷压榨的对象。

如果这种人相对较少,问题还不算大。但如果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他们反抗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叛军内部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这种人。

而随着土地兼并问题的加剧,社会整体层面的经济问题,也开始越来越严重。对此,大诗人杜甫有一句诗,可以完美形容这个问题,那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于那些拥有土地的地主阶层来说,繁荣的大唐盛世,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可以享受到质量极高的生活,可以醉生梦死。但是同时,这种高质量的生活,是建立在那些底层百姓被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的时候,高层生活越奢华,文化越灿烂,底层百姓就越愤怒。因为双方的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统治阶层的肆意挥霍,更是加重了底层百姓的负担。于是后来,双方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而当土地兼并和贫富差距两大问题,叠加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很奇葩的结果: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很多叛军这边的士兵,并不认为自己是叛军,也不认为安禄山是奸臣。他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更像是起义军。在河北地区,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安禄山是拯救他们的圣人!

所以,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更像是一场农民起义。只不过,安禄山的造反,把这场农民起义,变成了大唐的内战。如果没有安禄山的造反,那么接下来,在唐玄宗去世之后,最多二三十年,唐朝估计就会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

而除了土地兼并和经济矛盾之外,军事制度的改革,同样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简单来说,之前南北朝时期,因为常年打仗,而且那些割据政权的地盘都不算太大,所以就搞出了一个叫‘府兵制’的制度。所谓的府兵制,指的就是高层将领统领一些百姓。这些百姓,不打仗的时候回家种地,打仗之后就直接参军入伍。

但是这个制度,到了唐朝开国之后,同样也开始出了问题。

首先,在唐朝统一全国之后,如果唐朝继续执行府兵制,全民皆兵。那么唐朝将会拥有一支上千万人的大军。而这支军队,唐朝显然养不起。其次,因为唐朝后来地盘越来越大,唐朝边疆遇到战争,不可能再从中原腹地,临时组织军队。

比如说,西域那边,某个小国反叛。如果按照府兵制,唐朝得先从关中地区,征召那些正在家里种地的农民,组成一支军队。然后再让他们带着补给和武器,一步步从关中走到西域,再去参加平叛战争。

这种情况,无疑太过低效,而且完全没有意义。

所以后来,随着唐朝地盘越来越大,唐朝就开始在边境设置‘常驻军队’。这些常驻军队的士兵,无需再返回家乡,直接在当地就地生活,这样就免去了来回奔波的问题。

但这样一来,如何长时间养活这支军队,就有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后来,又有人提出,让这支军队,直接在当地种地屯田,自己养活自己。

可是这样一来,在士兵屯田之后,又该由谁来管理他们屯田的工作呢?最开始的时候,朝廷会派遣专门的屯田官员,指挥种地屯田。但是后来,大家逐渐发现,屯田官员经常会和领兵的将军产生矛盾,不利于边疆打仗。

所以最后,管理屯田、后勤的权力,也全部被集中到了领兵的将军手里。

就这样,到了唐玄宗即位之初,那些在边疆手握重兵的将军,手里不但有常驻军队,而且还有土地,以及军队的补给权和财权。到了这个时候,这支军队的将军,已经和裂土封王的诸侯,没有任何区别了。

于是最终,唐玄宗登基之后,总结了所有的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唐玄宗直接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十个大军区,分别由十大节度使控制。这十个节度使,不但要负责长时间领兵,而且还要组织手下的士兵,进行屯田和生活。所有的军权、财权和人事权,直接一把抓。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改革军制’。

而经过唐玄宗这么一改革之后,几大节度使的权力,瞬间就膨胀了起来,逐渐到了割据一方的地步。所以后来,身兼三大节度使职位的安禄山,手底下才会有那么多的军队,可以直接造反。

总之,底层百姓有强烈的反抗愿望,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这两个情况,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底层逻辑。只要这两个情况没解决,就算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张禄山和李禄山。大规模叛乱的发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而接下来,在想明白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理解,唐玄宗当时做出的那些反应了。

年轻时候的唐玄宗,在改革军制的时候,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节度使尾大不掉的情况。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唐玄宗其实设置了四道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叫做用人。

因为十大军镇的节度使,实在是太过位高权重。所以,在任命每一位节度使的时候,唐玄宗都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要选自己极为信任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宗,其实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在开元盛世阶段,愿意效忠唐玄宗,并且极度忠诚于唐玄宗本人的将军,也不在少数。就连安禄山,最初其实也是对唐玄宗非常忠诚。所以,想要选十个相对忠诚的将军,控制十大军镇,并不算困难。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节度使权力限制。

作为一镇节度使,权力已经极大了。所以,唐玄宗不允许一个节度使,掌握更大的权力,更不可能同时掌握这个军镇以外的军队。如此一来,这个节度使的权力上限,也就只限于这个军镇以内。

第三道防火墙,则是节度使的升迁体系。

按照当时的官员管理制度,一个地方将领,在军镇内部升迁的上限,就是节度使。而升到节度使之后,如果这个将领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在前线立下了大功。之后他可以继续升迁,直接被调回京城,担任宰相!

所谓的出将入相,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唐朝的观念当中,出将入相,这是最大的荣耀。所以几乎所有节度使将领,都希望好好表现,有朝一日可以回京城做宰相。

至于第四道防火墙,则是十大军镇的势力,相对平均化。

在唐玄宗的安排下,十大军镇,每一个军镇内部,都有一支精锐。而且十大军镇之间,彼此相差的并不是太离谱。虽然个别军镇,实力可能要更强一些。但是从整体来看,不太可能出现某一个军镇实力过强,可以直接压过其他两个军镇联手。

如此一来,就算哪个节度使敢造反,在以一敌九的情况下,一样只能是被迅速镇压。

正是因为有了这四道防火墙的存在,所以晚年的唐玄宗,才会对那些地方军镇,掉以轻心。而且,单从军事调动的角度来看,有了这四道防火墙的存在,唐朝这些地方军镇,几乎就不可能造反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后来安禄山却能起兵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到了唐玄宗晚年的时候,这四道防火墙,无一例外,全部被击穿了。

第一道防火墙,在用人方面,虽然绝大多数节度使,一直都对唐玄宗极为忠心,但还是出了安禄山这么一个异类,所以安禄山开始牵头造反。

第二道防火墙,正常情况下,一个节度使只能管一个军镇。但是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高原上的吐蕃,以及东北的游牧民族迅速崛起。这导致边境战事的强度,迅速提高。原本出动一个军镇,就能解决问题。但后来,必须好几个军镇协同作战。

如此一来,当几个军镇协同作战的时候,就必须得有一个人站出来,居中调节,同时统领这几个军镇的军队作战。

于是后来,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唐玄宗就把河东、范阳、平卢三大军镇,全都交给了安禄山。

而接下来,第三道防火墙,调回京城做宰相这条路,则是被两位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给毒死了。在唐玄宗在位后期的时候,李林甫和杨国忠,长时间把持朝政。他们一直担心,地方节度使入京担任宰相之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们掌权期间,就大力打压那些地方节度使,堵死了他们入京的通道。这直接导致,像安禄山这样的地方节度使,升到节度使之后,就再也升不上去了,然后就只能留在地方军镇,做自己的一方诸侯。

再之后,这个军镇内部,就开始迅速固化,成了这个节度使的私有物。

至于第四道防火墙,那就真的是历史原因了。

正常情况是,十大军镇彼此之间,实力相差的并不算多。也就是说,就算安禄山带着三大军镇造反,唐玄宗也能迅速调来四五个军镇,过来镇压叛乱。然后,国家还能留下两三个军镇,作为预备役,防止那些意外出现。

但问题是,在唐玄宗在位后期的时候,十大军镇当中,剑南道军镇和南诏开战,导致整个剑南道精锐近乎损失殆尽。北庭和安西两大节度使,基本盘都在西域那边。所以安史之乱刚刚爆发的时候,他们的军队精锐,没法第一时间从西域撤回来。

除此之外,还有岭南五府经略史。岭南地区,距离中原战场同样比较远。想要从福建沿海地区,迅速调集大量精锐回中原参战,显然也不现实。

如此一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能迅速调动的军队,就只剩下朔方、河西、陇右这三大军镇的军队。

以上这些,就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了。

在理解了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能轻易理解,唐玄宗那些看似让人迷惑的操作了。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正式起兵,统领三镇精锐超过十五万人,迅速由河北杀向河南。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唐玄宗的第一反应,其实是不相信。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会觉得,这是唐玄宗识人不明。但从唐玄宗的角度来看,十大节度使,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心腹。尤其是安禄山,更是让他极为信任。所以,对于安禄山的造反,唐玄宗从情感上来说,是不愿意相信的。

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的六天时间里,唐玄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直到六天之后,随着前线战报逐渐传了过来,唐玄宗这才逐渐意识到,安禄山是真的造反了。

因为唐玄宗的迟疑,导致安禄山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就迅速横扫整个华北,没有受到任何阻击。

而接下来,在唐玄宗反应过来之后,自然就应该开始准备反击了。但问题是,此时唐朝几乎所有精锐,都集中在十大军镇当中。而十大军镇的精锐,短期内又调不过来。就算是最近的朔方、河西和陇右这三大军镇,调动起来也需要时间。

所以,唐玄宗第一时间下令,以长安为中心,在关中地区募集军队。恰好在这个时候,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两大猛将,正好在京城。这两个人,之前都是安西军镇的负责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他们刚刚被调回京城,换个位置。

既然这两人恰好在京城,这两人自然就被任命为大将,负责带兵去抵御安禄山的叛军。

面对唐玄宗的任命,这两人倒是也不推辞,直接带着这些刚刚召集来的士兵,赶赴了前线。但作为军中老将,这两人都很清楚,凭这些临时征召的军队,肯定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最好的方法,就是扼守潼关,凭借潼关优势阻击叛军。等到其他军镇的精锐抵达之后,自然能轻易消灭叛军。

所以,他们两个到了前线之后,就开始扼守潼关,坚守不出。

而对于这个作战方法,唐玄宗其实也是理解的。唐玄宗其实也知道,扼守潼关等待援兵的战略没错。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边令诚的宦官,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站出来开始说这两人的坏话。

而边令诚说的坏话,不是说这两人的战略有问题,而是说这两人在前线贪污军饷,消极怠战。

这一下,唐玄宗忍不了了。所以很快,唐玄宗直接下令,杀了这两个人。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大家会觉得唐玄宗临阵杀将,是很愚蠢的选择。但是如果把视角转换到唐玄宗这边,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唐玄宗的想法了。在唐玄宗看来,他认可两人的作战方案,但无法忍受两人贪污受贿,消极怠工。

唐玄宗觉得,此时已经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这两个人竟然还敢贪污军饷,这就是在挖大唐的墙角。只有杀了他们,才能平息前线将士的怒火,才能让前线将士奋勇杀敌,挡住安禄山的叛军。

于是最后,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了。

而这两人被杀之后,接下来,唐玄宗必须得找一个人,来接替两人,继续抵御叛军。而当时在京城这边,唯一一个能承担起这个责任的人,就是老将哥舒翰。

在被任命前去抵御叛军之前,哥舒翰其实正在家里养病。之前他因为喝酒太多,喝到中风,此时已经在京城养病近一年的时间。

但是面对国家的危难,老将哥舒翰还是挺身而出,接受了这个任命。此后,哥舒翰迅速抵达潼关前线,继续按照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作战计划,坚守潼关。

而接下来,当哥舒翰抵达潼关前线之后,此后近五个月的时间里,哥舒翰一直在坚守。对于这位老将的坚守,很长一段时间里,唐玄宗也比较支持,认可他的作战方案。

但是几个月之后,情况不一样了。

因为在这几个月里,另外三大军镇的军队,开始被调了过来,参与了平叛战争。在这其中,陇右和河西两大军镇的军队精锐,直接被调到了潼关,归属哥舒翰统领。

所以到了哥舒翰坚守几个月之后,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时哥舒翰手里,不但有潼关天险作为依仗,而且还有二十万精锐大军。从人数上来看,哥舒翰这边,已经完全压制了安禄山的攻城叛军。

与此同时,第三个可以调动的军镇,朔方军,这期间则是直接从山西方向出发,杀向了安禄山的老窝。在朔方郡的进攻之下,当时安禄山的后院,已经被拿下了一大半。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唐朝中央这边,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谁都看得出来,只要再拖两个月,朔方军彻底端了安禄山的老窝。然后再挥师南下,和哥舒翰一起夹击叛军,安禄山必死无疑。

那为什么当时的唐玄宗,非得强行下令,让哥舒翰出战,而不愿意继续等几个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唐玄宗,看到了另一个风险。

这个风险,就是哥舒翰手里的兵权。

此时的哥舒翰,手里掌握了二十万精锐。如果这个时候,他和安禄山谈妥了条件,然后双方忽然联合。那么接下来,唐朝中央将会瞬间面对五大军镇,几十万精锐的突袭!

一旦这个局面出现,唐朝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唐玄宗也开始怀疑,哥舒翰为什么不出战。在他看来,既然己方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那哥舒翰就应该直接出城迎战。就算主动进攻的时候,会出现很大损失。这个损失,依然是可以承受的,至少比安禄山和哥舒翰联手的危险要小。

而就在唐玄宗难以抉择的时候,他身边的杨国忠,为了自己的利益,果断挑明了这个风险。而杨国忠的话,无疑让唐玄宗彻底下定了决心。

所以接下来,唐玄宗开始强行下令,让哥舒翰出城迎战。

在唐玄宗看来,哥舒翰出城迎战,就算输了,也能给叛军造成巨大损失。就算哥舒翰损失了一些军队,在己方已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承受。而且,只要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和安禄山双方手里的军队,都会有所损失,这无疑会大大降低风险。

这就是唐玄宗让哥舒翰出战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失误。但从唐玄宗当时的角度来看,这个决策,真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结果,唐玄宗偏偏算错了一点,那就是哥舒翰出关之后,会败的那么惨。

在哥舒翰出关之后,哥舒翰麾下的二十万精锐,很快就被安禄山叛军歼灭。而且,安禄山这边,还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接下来,潼关迅速被破,叛军迅速杀入关中。

这个变化,无疑彻底打乱了唐玄宗所有的算计。

而随着叛军杀入关中,接下来,唐玄宗就必须得面对一个选择:到底是战还是逃?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因为之前的战争当中,唐玄宗为了抵御叛军,已经把整个关中所有能调集的军队,全都调到了前线。

也就是说,就算唐玄宗继续留在长安,短时间内,他也无法组建军队,更无法阻挡叛军的进攻。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跑了。

可如果跑的话,到底要往哪里逃呢?

对于此时的唐玄宗来说,他肯定要逃到一个有大量军队,而且有地理优势的地方。只有这样,将来他才有反攻的机会。

而当时在关中周围,还有大唐精锐军队的地方,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西域,那里有安西军和北庭军。另一个是蜀地,那里有剑南军。

相对来说,四川要更近一些,而且地理优势更大。

所以最后,在安禄山即将杀到长安之前,唐玄宗只能仓皇出逃,然后逃往四川。

从始至终,每一个选择,唐玄宗都几乎做出了自己最正确的选择。

但正是这些看似最正确的选择,最后连起来,却把盛唐彻底推向了深渊。

而对于唐玄宗这一连串的失误,当时唐玄宗身边的很多人,自然也都心存怨恨。但他们不能直接把怨恨对准唐玄宗,所以最后,他们就只能把矛头对准杨贵妃和杨国忠,认为是他们蛊惑了皇帝。

所以,在离开长安之后不久,唐玄宗就遇到了那场‘马嵬驿兵变’。

纵观唐玄宗这一连串的反应,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决策,唐玄宗都已经在当时自己的角度下,做出了最优的选择。但问题是,这些最优的选择,无法解决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矛盾。

如果唐玄宗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解决土地兼并,或者让大唐底层百姓,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叛乱很快就会被消灭,根本不会有人跟着安禄山造反。

但问题是,对于当时唐朝的底层问题,唐玄宗一个都解决不了。

所以最后,在那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的表现,就只能是如此的‘窝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安史之乱   潼关   关中   雄才大略   京城   节度使   叛军   精锐   窝囊   唐朝   早年   军队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