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一生告诉世人: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文|谦语谈书风

编辑|谦语谈书风

女性自觉思维的觉醒将会对社会及其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李清照就是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独特的性格、细致的思考和清晰的写作风格,她兼具了勇敢与机智,同时兼具了女子的温柔与男子的刚强,这些正是女性自主意识觉醒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本文试图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入手,来论证女性在社会上所能产生的与男子同等的社会价值,以期能从根本上消除男女之间的性别偏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女性意识的生成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历经六代帝王的努力,当时的社会趋于安定,政局清晰,经济繁荣,文化开明。因此,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中,文人才子皆大放异彩。

自由的社会风气使得女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其文化素养普遍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清照的女性自主意识也开始萌芽。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文学上的地位比较显赫,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所以李宅可被称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世家大族。

李格非与晁补之、张耒等文人交游甚密。凭借着父亲的关系,李清照的诗词写作也得到了名家的指导。

年轻的李清照乐观、自信,有着那个年代女性所没有的热情奔放,尽管她还没有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女性意识还很模糊,但她已经打开了通往独立自由的精神境界之门。

早期的李清照不拘小节、率性而为,处处透露着小女儿般的娇羞可爱。例如,她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其中描写了一个开朗、活泼、可爱的姑娘,从尽情玩耍、荡秋千,到见到客人后的整理装束,再到被人打扰时化作一缕轻烟般的遁走,最后到靠在门口轻嗅梅子的羞涩模样,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姑娘虽然受着那个时代的礼法的束缚,却也有自己的见解,并不完全依照礼法来做。她也很想见见客人的脸,于是便做出了反身嗅梅香的“不敬”之举。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一首咏梅词,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她的高傲与自信。词中有不少赞美梅花的句子,如喻寒梅似佳人—“香脸半开娇旖旎”,又似“玉人浴出新妆洗”,认为“此花胜于群花”。

其实这是李清照在用梅花来比喻自己,所谓“造化可能偏有意”,其实就是她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她觉得她自己就是个独一无二的天才,所以才会说出“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

此时的李清照天真烂漫,并且自信张扬,她的女性意识就体现在她从不认为自己输于男性,一直勇敢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新婚燕尔欢悦

李赵两家的婚事,表面上看起来是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实,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两情相悦的,他们互相欣赏对方,婚后也一直举案齐眉,琴瑟和谐。

夫妻二人志趣相投,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而李清照在文坛上的成就也很高。赵明诚在娶了李清照以后,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伙伴,也是文学上的知己,正所谓“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江之淮《古今女史》)。

赵明诚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对极具个性的李清照十分关心,二人情深意笃,这也成就了李清照大量的爱情词。

譬如,她在婚后写的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这词似乎是在诉说新娘对自己的年华匆匆而去,生怕丈夫不喜欢自己的美貌。其实这个时候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华,词中流露的不是忧愁,而是对爱情的热情和向往,显示出她纵情洒脱的性格特点。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毫不拘谨,毫不做作,俨然一幅热恋中的女子向恋人撒娇的景象,这与“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上一首词是写在新婚之际,那么她在婚后又写了一首《浣溪沙·闺情》:“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夫妻二人恩爱不减,李清照的女性意识都潜藏在这些炽烈的感情中。

异地相思成怨

李清照婚后没多久,其父亲李格非就因党派斗争而“以党籍罢”,李清照亦因此受到牵连,与其夫分离,返回原籍。

一向以才华自傲的李清照,难免郁郁不乐。在《行香子·七夕》中,李清照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她积郁在心中的离愁别恨:“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她用牛郎织女隐喻自己和丈夫的处境,“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他们的重逢就像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碍一样,十分不易。与现代人相比,古代人更看重重阳节。比起其他家庭的合家团圆、其乐融融,李清照的日子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而《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的“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和“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也表达了她独自身处闺中的孤独。李清照在面临异地生活的时候,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得到一封来自夫君的来信。

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里,她满怀希望地盼望着,“云中谁寄锦书来?”直到“月满西楼”,她才怅然若失地回来了。夫妇二人相互挂念,故作“两处闲愁”。

对她来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内心的情感汹涌澎湃,却用一种淡淡的、孤独的、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她写作的一大特色。

失去爱人的悲痛

赵明诚于建炎三年(1129)八月份赴湖州途中病死。李清照因事出意外,悲恸欲绝,写了一篇《祭赵湖州文》,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古往今来,妻子为丈夫而写祭文的人很少见,因为当时的女性很少识字;而这种祭文的创作,大多由男子完成。

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几十年里,写下了大量的哀歌和追悼之诗。比如,《武陵春·春晚》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以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中写到了她与赵明诚的旧情:“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中的“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写出她在夜晚借酒浇愁,想在梦中得到一丝慰藉,然而梦中的情景,依旧使她幽怨哀愁。《怨王孙·梦断漏悄》中的哀伤之音,“玉箫声断人何处?”诉别恨,悼亡夫。

晚年流寓的冲淡

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又与张汝舟和离,在孤独寂寞的日子里,她多少也得到了一些“被遗弃的自由”。其实,从她与赵明诚隐居青州到赵明诚死后三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她的生命里一直都有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李清照在青州的时候,曾有“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多丽·小楼寒》)之语,亦有“甘心老是乡矣”(《金石录》)的愿望,她在青州的故居“归来堂”,就是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灵感取名的。这一切都反映了李清照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

晚年流落江南后,李清照写了一首《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虽然主题是忧郁的,但“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她的脸上仍带着一丝洒脱。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虽然明王朝风起云涌,但她抱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达心态,无论今天的风雨背后隐藏着什么,她都能从容应对,不会妥协,不会害怕。

这种独立的自我掌控的过程,使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即便身处对女性束缚沉重的封建社会,她仍旧展现了对感情及自我的深刻思考。

女性意识的扩延

(一)诗中的巾帼义气

在古人看来,当社会安定时,国家和家族在文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一样的;而一旦家国动荡,那么有气节的文人是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的,这时国家在他们的心中比家族更重要。李清照受到了儒学的影响,自然也不例外。

李清照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出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深刻分析了唐朝会发生安史之乱和一败涂地的原因,展示了她卓越的政治见解,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二)女性意识的男性化

饮酒似乎是男性的一种特权,因为古代生产力落后,用粮食酿造出来的酒属于奢侈品,又因为是父权社会,所以这些稀缺产物掌握在男性手中。自其年少时,李清照便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无论是悲是喜、是爱是怨,与人共饮,抑或独自遣怀,处处皆有酒的身影。

如同征战四方、立于庙堂的男儿们一样,当她心里有个疙瘩的时候,她就用酒来发泄;心情好的时候,她也会喝酒纵情。

李清照具有男子主义的“无顾忌”的精神特质,在诗歌和散文上也具有独特的天赋,无论何种文体,皆有可观,且无丝毫扭捏卑怯之气。李清照的饮酒,也可以视为其独立自由精神的外在表现。

李清照的自觉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的女子自觉,她并没有故意模仿男子的自觉。她不受男权世界对女性的各种约束,也不受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

她用一个女性的视角,用一个女性的心灵来讲述一个女性的心声,让人感受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的宁静,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她把自己的女性意识、情感表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结语

这既有李清照的家庭背景的影响,也有她的个人经历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她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女权观念,但她并非一个彻底脱离封建观念的个人。

她的思想中不仅留下了传统的文化印记,也留下了她自我觉醒、自我表现,以及自我拯救的女性意识。

她在各种社会角色中尽到了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感,而又不至于失去自我意识,为当今女权主义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青州   湖州   牛郎织女   才女   文人   婚后   千古   女王   世人   光芒   自觉   自信   意识   男子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