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美国,8年全球第一!一战赚了300亿,恐怖的汪滔

#精品长文创作季#

“华为之后,大疆又被盯上了!”

从2019年至今,美国对华为进行了长达5年、共计五轮的疯狂制裁,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一家中国企业早早就被美国盯上。

它就是大疆,全球最大无人驾驶飞行器制造商。

早在2016年,美国就提出了很多限制大疆无人机的法案,后来又是各种花式制裁,更是开出了高达2.8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但整整8年的时间,大疆依然活得好好的,并在此期间保持全球无人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北美市场甚至一度达到85%。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美国国防部前脚刚宣布完禁用大疆无人机,后脚美军就又该怎么买怎么买。

美国想给大疆加关税限制,结果大疆直接反手涨价,市占率甚至不降反升。

硬刚美国,大疆为何有如此底气?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制造商,在无人机领域里,大疆可谓是遥遥领先。

据统计,大疆无人机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在技术上,大疆手握旋翼芯片技术、飞控系统两项核心技术,掌握超过4600项专利,并掌控了无人机的产品定义权和产业链绝对话语权。

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如今的无人机行业霸主在十多年前也只是一个制作直升机模型的小作坊,还是由一个学生创办的。

而创办它的人正是——汪滔。

他26岁创业,从无到有,用了8年的时间带着大疆创造了一片广阔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迈向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被称为“中国80后的任正非”。

2023年10月,汪滔以500亿人民币的身价荣登胡润百富榜。

汪滔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他从小就对各种飞机模型、航模感兴趣。

在一本启蒙漫画书里,年幼的汪滔第一次见识到了直升机的冒险故事,从此之后天空成为了他无限遐想的素材,与航模飞机有关的书籍成为了汪滔最喜爱的业余读物。

汪滔的父母也都是开明之人,非常支持孩子的兴趣。16岁那年,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父母特意送给他一架遥控直升机。

初次接触遥控直升机的汪滔很兴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与他设想中的大相径庭。

直升机飞行时的稳定性很差,很难操作,有一次还失控掉了下来,汪滔的手也被高速旋转的螺旋翼划伤了。

这让汪滔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做一个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该多好!”从此,汪滔便在心里埋下了“造一架遥控直升机”的梦想。

1999年高中毕业后,汪滔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就读电子系专业。

然而在学校学习3年后,他发现能接触到的无人机创新知识少之又少。汪滔意识到,如果不做出改变很可能再也无缘儿时的梦想了。

于是已经大三的汪滔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学,并向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发出进修申请。

父母很难理解汪滔的决定,但碍于孩子的执意要求,汪滔的父母也只好同意。

退学后,汪滔陆续向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发出申请,但由于那时的汪滔并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成绩,不出意料的都被拒绝了。

最后汪滔也只好选择到向他抛出橄榄枝的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继续进行学习。

虽然求学的过程有些曲折,但好在结果还算不错。

在这所新学校里,汪滔学习到了梦寐以求的计算机知识和软硬件控制技术,还结识了对他人生道路影响极为深远的李泽湘教授。

在香港科技大学就读期间,汪滔两次参与了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了香港冠军和亚太地区第3的成绩。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学习到了经费和预算管理、项目策划与安排等方面的知识,为后来创业建立大疆打下了基础。

2005年,毕业设计选题之际,汪滔毅然决然选择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直升机飞控系统作为研究课题,但那个时候学生一般不能直接提选题,毕业设计大都是老师出题,学生给答案,最后再以成绩结束。

不过幸运的是,在汪滔和两位同学的请求下,老师还是同意了汪滔的选题要求。

得到同意后,汪滔凭借之前取得的机器人大赛成绩又向学校申请到了1.8万港币的研究经费。

经过4个多月、成败上千次试验后,汪滔终于研制出了一套能够进行空中悬停的飞控系统。

令人遗憾的是,汪滔的悬停设计在毕业展示时并没有成功,就像16岁那年一样,汪滔手中的直升机再一次坠落。

这一次的失败对汪滔造成了很深的打击,辛苦几个月的努力白费,毕业设计也只是堪堪得了一个C,去欧洲进修的机会也因此泡汤。

但这一次的失败也为汪滔带来了另外一番机遇。

他引起了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方向李泽湘教授的注意,李教授看中了汪滔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破格邀请他成为自己的研究生。

读研究生期间,李泽湘并没有限制汪滔的研究方向。

相反,他在汪滔研究飞控系统时提供了很大帮助,并且还同意汪滔边创业边读研的“无理要求”,同时,李泽湘还推荐汪滔选择深圳作为创业始发地。

2006年,时年26岁的汪滔带着两位同学以及家里资助的20万来到了深圳,成立了大疆公司。

为了节约资金,他们挤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工作,很多来应聘的求职者看到公司这么简陋的环境,瞬间就放弃了求职的欲望。

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简陋的工作室里,汪滔带领的小团队仍然靠着自己DIY制作的无人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6年初,汪滔将自己设计的搭载有新型直升机飞控系统的无人机放到了国内外的航模爱好者论坛里售卖。

没想到,首款产品就卖了5万元,而当时的成本只有1.5万,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疆都是以小作坊模式运营。

但好景不长,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汪滔又不擅长沟通,最初的团队没过多久便因为各种摩擦解散了,汪滔也只好重新招纳新人,手把手教学。

2006年底,在父亲朋友的投资下,汪滔得以渡过公司的经济危机。

但到了2007年汪滔和大疆又再次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当时公司研发的产品经常会出现问题,公司很难盈利,再加上内部各种冲突矛盾不断,汪滔好不容易组建的团队再次崩溃。

眼看大疆面临着随时倒闭的危机,无奈之下,汪滔只好向导师李泽湘寻求帮助。

“也没做什么。就是帮他分析分析问题,找些人,给他一些钱。”谈及对学生的帮助,李泽湘很是轻松的说道。

所谓的没做什么,其实是指李泽湘联合哈工大机器人方向的专家朱晓蕊一起给大疆投了100万,并且动员研究院相关方向的毕业生能加入的都加入大疆。

就这样,在导师“没什么”的帮助下,汪滔和他的大疆开始走上正轨,从此拉开了一段中国智造的传奇。

在全新技术团队的努力下,大疆迅速研发出新一代直升机飞控系统:XP2.0,首次实现超视距飞行。

2008年,大疆进一步突破,成功打造出XP3.1飞控系统,实现无人机自动空中悬停。为了测试新机的性能,汪滔和他的团队还特地跑到珠峰附近进行测试。

在当年的汶川地震中,大疆凭借无人直升机EH-1为灾区救援提供视频图像帮助。

新一代的飞控系统让大疆打出了一些名气,也接到了很多商单,公司从亏损逐渐转向盈利。

在此前的小作坊模式中,大疆都是生产出来后直接卖给有需要的企业或模玩爱好者,挣的都是一些快钱。后来大疆有起色后,汪滔就杜绝了这种模式,他认为只注重挣快钱的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在汪滔的坚持下,大疆持续迭代更新着飞控产品,力图让每一个客户满意。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汪滔从新西兰代理商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他每个月卖出的飞行器平衡环中有九成以上都是多轴飞行器的,直升机飞控系统卖的很少。

当时的大疆也面临着两个重要抉择:

是继续卖配件(飞控系统算是无人机的核心配件),还是做整机?做整机的话,是做固定翼,还是直升机,亦或是多旋翼飞行器。

代理商的一番话让汪滔意识到,未来或许是多旋翼无人机的主场,于是立马拍板把研究重心放到多旋翼飞控系统研究上。

正是这一正确的决定奠定了大疆后来辉煌的基础,大疆也成为全球第一家做整机的无人机厂商。

“大疆有点像汽车启蒙时代的福特。19世纪初期,美国有几百家汽车配件厂,可能只有几十家汽车组装厂。很多配件厂以前是生产马车配件的,核心模块的可靠性都有待提高。福特出现后,就把其他汽车组装厂干掉了。”汪滔说,“一定要做出整体化的产品,才能开辟较大的市场。我们正是瞄着这个点抢占先机,才有了现在的市场份额。”

在无人机开发这条路上,汪滔一直追求极致,不走寻常路。

大疆的技术路线主要围绕云台、影像和控制系统展开,对应着无人机研发的三个主要问题:稳定性、清晰度、传输距离。

刚开始,汪滔曾想过与go pro运动摄像机进行合作,但当时的大疆规模较小,对方提出了占取70%利润的过分要求,这让汪滔第一次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

于是汪滔对大疆提出要求,一定要独立研发出无人机所需的所有配件,并且都申请上专利,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正是汪滔的深谋远虑,才让后来被美国制裁时不至于被“卡脖子”。

2012年,大疆此时已经具备了一架完整无人机所需的一切要素:软件、螺旋桨、支架、平衡环以及遥控器。

2013年1月,大疆发布精灵系列无人机Phantom,依靠着简单易用的特性,大疆在无人机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

2014年,无人机概念大火,众多企业、团队、投资人纷纷涌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汪滔表示丝毫不慌,因为:

“大疆拥有相当强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基因和品味难以被模仿。”

2015年,汪滔以36亿的身价成为无人机行业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位列全球科技富豪榜第54位。

2011到2015年期间,大疆的销售额增长了近100倍,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占据着近7成的市场份额。

仅仅不到10年,汪滔和他的团队便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大疆的成功也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

尽管近些年来大疆发展迅猛无比,时至今日更是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近9成的市场份额,但随着行业管控的加强以及“禁飞令”的原因,大疆在国内的无人机业务营收也开始放缓。

不过,大疆显然没打算在无人机这条路上死磕,拥有着雄厚技术积累和顶级研发团队的大疆有能力向其它任何赛道迸发。

而这次,大疆将目光放到了新能源汽车车载业务领域。

其实,早在2016年大疆就开始在车载业务上进行布局,大疆不直接造车,而是为智能驾驶服务提供软硬件支持。

凭借着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遥感定位、飞行控制等技术,大疆很容易就能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技术优势,再加上自身的全球品牌影响力,此时加入刚刚兴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很快就能开拓出一片新市场。

2019年,大疆车载正式启用,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及其零部件的研发销售,并开始与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一些知名车企进行合作。

2022年9月,搭载有大疆第一款智驾方案“灵犀”的宝骏KIWI EV上市,标志着大疆车载系统的正式落地。

2023年7月,大疆又推出新一代智驾方案“成行”,该方案无需高精地图依赖便能实现L2+智能驾驶功能。

今年年初,大疆又收到了比亚迪和一汽集团的明确投资意向,这轮价值约百亿的投资将为大疆车载的发展提供卓越助力。

根据大疆车载的预计,截止到2024年年底,将会有超20款车型搭载大疆车载智能产品。

靠着无人机业务起家的大疆如今已然在车载行业里闯出了一些名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大疆车载还显得有些稚嫩。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换,大疆车载未来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END-

参考资料:

时代周报:大疆车载加速“上车”:今年超20款车将搭载,比亚迪、一汽已抛出橄榄枝?

商界:封面人物丨汪滔贴地飞行

经济日报:把“飞翔梦”做到完美——记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滔

作者:西小琳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美国   无人机   航模   飞行器   直升机   团队   恐怖   全球   系统   市场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