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苏妹一生只会写5个字,在港大做清洁工44年,82岁被授予了院士

文/编辑 豆豆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正在举办一场“荣誉院士”颁奖典礼。

随着走路蹒跚的82岁老妇人出现领奖,台下响起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由于台下的人太过兴奋激动,校方不得不派人来维持秩序。

一辈子只识5个字的袁苏妹,到底为什么能获得“院士”称号?

01

1928年,袁苏妹出生在东莞的一个贫困家庭中。

母亲早逝,她自小跟着靠捕鱼为生的父亲生活。

小小年纪,她就被迫学会了洗衣、做饭的本领。

在她7岁的时候,袁苏妹被父亲送去学堂读书。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没过多久,战争发生了,父亲带着她前往香港讨生活。

刚到香港时,人生地不熟的父女俩,为了维持生计袁苏妹并没有继续上学。

父亲干着老本行卖鱼,袁苏妹也开始四处打工贴补家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袁苏妹认识了一个姓卫的厨师,两人最后生活到了一起。

丈夫在家里排行老三,袁苏妹也得到了“三嫂”这一称呼。

一个稀松平常的称呼,令她没想到会在未来某天响彻香港的街道。

婚后,和大部分的家庭主妇没什么区别,袁苏妹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02

直到1957年,随着丈夫进入香港大学食堂工作,她也获得在食堂当助理厨师的机会。

当时,袁苏妹最拿手的西米红豆沙和马豆糕,成为最受学生们喜爱的甜品。

连港大毕业很久的40多岁的老生,提起西米红豆沙都抑制不住嘴角:“你知道吗?那个西米有多大颗!”

其实为了让西米红豆沙和蒸马豆糕达到最好的口感,袁苏妹要站着两三个小时做食材

袁苏妹自持学历上不足,但在自己能做好的领域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此后的几年中,袁苏妹十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直到她因为心脏问题装上了起搏器,不得已转行做起了食堂清洁工。

虽然换了工作,袁苏妹还是没有改变自己认真做事的习惯。

只要她在的地方,总是被打扫的井井有条、干净清爽。

哪怕有些学生搞活动,在食堂狂欢到深夜两三点,她也没有表现任何不满。

袁苏妹每次都是等学生走后,将食堂打扫干净再下班回家。

03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苏妹坚守在岗位迎来送走一届届学生,她也到了不能做清洁工的年纪。

在学校的安排下,袁苏妹开始负责没有那么劳累的宿舍管理员的工作。

除了日常处理一些宿舍问题,袁苏妹还会将学生当成孩子般嘘寒问暖。

哪个学生生病了,她就跑去买药。

学生谁有烦恼了,她陪在身边耐心倾听。

后来担任香港电视广播的副行政主席梁乃鹏,回忆道:“当年半夜为了考试背书,是三嫂给我煲鸡汤补脑。”

成为律师的陈向荣也提到,自己在考试前夕发起了高烧,是三嫂花费几个小时熬凉茶给他。

不仅这两人诉说袁苏妹的好,有不少港大宿舍的老生,提起她时像是提自己妈妈一样亲切。

在袁苏妹73岁时,身体和年龄的问题,她不得不离开了多年喜爱的岗位。

学校的学生们,在她退休那天举办了一场隆重不舍的送别聚会。

一直到如今,袁苏妹在每年的旧生聚会上,总是那个被邀请参加的对象。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袁苏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还是能张口喊出每个旧生的名字。

虽然袁苏妹离开了学校,但她早就是港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那首流传港大的歌谣:“学校三大宝,四不像雕塑、旋转铜梯和三嫂。”

2009年,在经过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袁苏妹全票通过了提名。

最终,袁苏妹身穿旧生订制的紫红长衫,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了“院士“荣誉称号。

台下已经满头白发的旧生,无不起身激动地为“三嫂”的荣誉喝彩!

大家对于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参考资料:【新京报】2017-12-5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清洁工   院士   老生   豆沙   香港   台下   食堂   父亲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