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儿女相处,老人要有这3个心眼

人生如梦,鲁迅曾言:“人生如梦,唯有心眼清明。”这句警句仿佛在道场上悬挂的幡幢,引领着修行客前行。在这广袤的人生道路上,老人与儿女之间的交往亦如修行一般,需要一颗清明的心眼,洞悉强弱变幻,理解自知之明,以及拥有坚实的良知。就像一场梦境中的邂逅,我们在亲情的迷雾中徘徊,追寻着那份清晰,思考着心眼的必要性。让我们一同穿越梦幻的时光,探寻老人和儿女之间,强弱、自知、良知的三个心眼,这或许是一场灵魂的修行。

莫言的警言在我们耳边回响:“人与人的关系,并非取决于你对他人有多好,而在于你的强弱和手中的筹码。”老人与儿女之间的情感道路,更是充满着这样的复杂性。

强者在人际关系中总是能得到宽容,而弱者却往往遭受挑剔。这种现实中的不公平也在老年与儿女相处中得以体现。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身体素质和挣钱能力逐渐下降,而儿女正值事业巅峰,这强弱的对比使得老人的处境变得更加脆弱。在这个阶段,保持强势,维持存在的价值成为老人的必修课。但这并不等同于盲目无理取闹和盛气凌人,而是要竭力支撑起做人的脊梁。

不过,老人是否应该全盘保持强势,成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有人认为老人过于强势,可能在亲情中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过分的强势可能会引起儿女的反感。这一矛盾让老人不得不在强势和温和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这场关系的修行中,老人的第二个心眼是要懂得藏住底牌。底牌是晚年不幸的开端,老人需要在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之上最大化保护自己。这并不是淡化亲情,而是保持一份远见。在与儿女相处时,老人需要明白,一味地信任和放不下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懂得保留底牌,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的底牌并非仅仅是身体素质和挣钱能力,还包括对人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这样的底牌,是老人生活的勇气和实力的源泉。在与儿女相处时,明智地使用底牌,既能保护自己,又不至于让亲情失衡。老人需要理解,底牌的保留并非对儿女的不信任,而是对未来的一种自我保护。

良知,在老人与儿女的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莫言指出:“良知这种东西,就跟天赋一样,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存在唤醒。”老人对于儿女是否有良知,往往难以判断。血缘和情感的纠葛使得老人难以客观看待儿女是否具有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儿女可能缺乏良知,对老人的关爱和付出缺乏回报。

在这个时候,老人的第三个心眼就是要善待自己,远离那些缺乏良知的存在。在面对这样的儿女时,老人需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过度的期望和失望。善待自己,并不等同于放弃亲情,而是在亲情中找到平衡点,不让自己沦为感恩的失落者。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老人如何在强弱关系、自知之明、良知的三个心眼中找到平衡。老人要在强势中保持姿态,善于使用底牌,对待缺乏良知的儿女要懂得善待自己。只有在这三个心眼的平衡中,老人与儿女的关系才能在修行的路上获得真正的解脱。

在修行的道场上,老人和儿女的相处如同一场心灵的磨练。强弱关系、自知之明、良知的三个心眼,是老人在亲情长河中航行的指南。我们不禁思考,是否老人应该有心眼呢?

或许,强势与善待自己并不矛盾,而是关系中的两面。在亲情交织的时光里,老人需要在强势中保持姿态,善于使用底牌,对待缺乏良知的儿女要懂得善待自己。这样的修行,不是为了追求结果,而是在旅途中不断超越自己,找到内心的平衡。

或许,我们都是修行客,人生如梦,唯有心眼清明。老人与儿女的关系,不是强弱斗争,而是心灵的契合。在这个人生的道场上,愿我们都能以一颗清明的心眼,与亲情对话,与自己和解,超越时光的牵绊。

在修行的路上,问题或许不是是否应该有心眼,而是如何用心眼看待这段亲情。或许,这正是每个读者需要深思的课题。愿我们都能在亲情的温暖里找到答案,在修行的道路上获得更深层的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心眼   儿女   老人   底牌   道场   强弱   良知   强势   亲情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