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数学交白卷,作文写了28个字,大学校长看后:马上录取他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出自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中的句子,现如今早已成为了每个中学生的必背诗句,而臧克家也凭借着此作品成为了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知名诗人,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诗人、作家,却曾有过高考交白卷的经历。

一个著名的文人,为何会交白卷呢?莫非也要充当一次“白卷英雄”吗?但更让人讶异的是,臧克家虽然在那次考试中交了数学白卷,还在后续的国文考试的作文题中,甚至还索性只写了二十八个字,可就是这二十八个字,却得到了当时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闻一多的赏识,力排众议要录取他。

那么臧克家到底在这张试卷上写了哪二十八个字,竟然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起伏不定的青年生涯”

1905年,臧克家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一个已经有些破落的地主家庭,虽然说是家道中落,但臧克家的家族毕竟祖上“阔过”,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考取过功名并在清政府内任职,因此即使是现如今家庭有些落魄,但臧克家的家中仍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学氛围。

因此臧克家从儿时起便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建立起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臧克家的祖父,根据臧克家的回忆,他的祖父经常是喜欢领着臧克家读一些古诗词,在读到兴起之时,经常是摇头晃脑,沉醉其中。

也正是祖父对于古诗词的如此深爱,也是给臧克家埋下了成为诗人的种子,但此时的臧克家并没有足够的心绪全部投身于诗词之上。

正如先前所说的那样,臧克家此时的家庭条件已经远比不得上从前,但因为家风的浓郁,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臧克家的家人们仍是决定勒一勒裤腰带,送臧克家去读私塾。

可在私塾里的臧克家,因为家道中落的缘故,也是受尽了其他学生的欺负,可臧克家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倒是因此使得臧克家更愿意亲近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更加愿意的去了解他们所遭受的生活,这为臧克家后来能够成为深入观察生活的诗人打好了基础。

除此之外,臧克家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因此而落下,在私塾师傅的熏陶下,年轻的臧克家也在心中燃起了拳拳爱国之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浪潮很快就席卷到了臧克家所在的县城,受到这股浪潮的影响,年仅14岁的臧克家便与自己的同学们联合起来,组建了“反日会”并自发的走上了街头四处摇着小旗。

而也正是在这次的游行活动之后,年轻的臧克家便更加的热衷于参加示威游行活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在此期间,臧克家又考上了山东省第一师范,在大学的校园中,给了臧克家更多的接触新式思潮的机会,而这些全新的思想,让臧克家有了写诗的冲动,1925年,臧克家在自己二十岁这年,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自此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此时的臧克家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写诗之中去,此时的他的心中所装着的仍然还是眼下动荡的时局,想要为国效力的想法在臧克家的心中愈演愈烈,最终成为了行动。

1927年,臧克家与自己的同学一同抵达了武汉,并考进了中央军事政治学习武汉分校,而这所学校后来有个十分知名的名字,黄埔军校第五期。

从黄埔军校中毕业后,臧克家毅然决然的投入于北伐战争中去,成为了一名上阵战斗的士兵,但随着北伐事业的草草了之,臧克家也顿时看透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便心灰意冷的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而回到自己家乡后不久的臧克家很快就遭受到了国民党反对派的迫害,为了自保的臧克家只得流亡东北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

在流亡东北的这段时间里,臧克家有了更多与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也正是通过和底层人民的这段接触,让臧克家对整个社会阶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这些理解,也都在无形中转变为了臧克家后来文学造诣上的提升。

“交白卷的破格录取”

1930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招生考试入学标准,往往都是各个知名大学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师资力量,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因此学生的招生时间也往往不统一、不固定。

而同样也因为当时社会动荡的缘故,读书人本就稀少,因此往往各个大学在招生上,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特长”录取,即如果考生有某一门科目实在是格外出彩,即使其它科目考试成绩不尽人意,但仍然允许特招入学。

就拿后来的大文学家钱钟书来说,他在1929年的时候便报考了清华大学,并且外语和国文成绩都拿到了第一名,外语成绩甚至还是当时的那一批考生中的第一名,可就是这样有着优秀成绩的钱钟书,数学却仅考了十分难看的15分。

但尽管如此,钱钟书也是凭借着外语和国文的双优成绩轰动了整个清华,最终得到了清华的破格录取。

就在钱钟书被清华录取的一年后,位于青岛的国立青岛大学,也将迎来一次对于考生的破格录取,而这名考生不仅数学连十五分都没有,甚至还是交了白卷。

1930年,臧克家此时已经暂时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抓捕的风头,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山东,很快,臧克家就听说了国立青岛大学正在招生的消息,此消息一出无疑给了臧克家很大的震动,因为对于臧克家来说,他仰慕国立青岛大学已久,因为那里正有一名当时的知名诗人,闻一多。

于是得知此消息的臧克家马不停蹄的从自己的家乡潍坊出发,赶往青岛并参加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考试。

可当臧克家看到考试卷子后,便傻了眼,因为考试的第一场便是数学,臧克家虽然在考取黄埔军校的时候,曾经考过数学,自己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可在逃亡奔波的这些年里,臧克家早就把曾经的数学给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一些基础的数学技法,哪还能考的了大学数学的入学考试。

于是眼见着自己不会的臧克家索性也是一个字没写,交了个白卷上去,便早早的准备接下来的国文考试了。

对于臧克家来说,国文毫无疑问是自己的强项,毕竟自己的家庭环境熏陶了这么久,再加上自己又接受了新式教育,无论是古文还是白话文,臧克家可以说都是手到擒来。

而事实也确实如臧克家所料,国立青岛大学的国文考试对于臧克家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并早早的完成了前面的所有题目,很快就写道了作文。

而臧克家在看到作文的题目后,不禁停下了手中的笔,国立青岛大学的作文题目一共有两个,一个是问考生,“你为什么要报考国立青岛大学”,这个题目看起来自然是中规中矩,毫无难度可言。而第二个题目便是“谈一谈你对生活的感悟”。要求考生从这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谈一谈你对生活的感悟”,臧克家在看到这个题目后顿时百感交集,儿时的家道中落,受到来自各种各样的白眼;青年时期的拳拳爱国之心,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却换来了草草了之的结果;父母双亲的离世所带来的痛苦;再到后来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追捕流亡东北。

这还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动荡,更不用说臧克家从儿时起就亲眼目睹了底层人民挣扎痛苦的生活,家国破碎而自己却无力回天的苦闷,社会的动荡不安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臧克家的内心。

此时的臧克家看着这个题目,心中似乎要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最终臧克家并没有写出什么长篇大论出来,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后,在卷子上留下了二十八个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

可就是这二十八个字,在当时文学院院长闻一多看到后,大为称赞,短短几句将人生的动荡、希望和无奈给全部包含在内,最终力排众议,选择录取臧克家成为了国立青岛大学的学生。

而臧克家也是在进入了国立青岛大学后,得到了闻一多的帮助,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黄埔军校   青岛大学   家道中落   数学   白卷   国文   国民党   大学校长   考生   题目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