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结局沉重的几位大将:战场之上所向披靡,最终却输给了政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敢于担当与勇于牺牲的仁人志士,越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越会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在某些时段,由于特定人物的横空出世,历史进程甚至会发生相当程度的改变。

然而,在很多时候,历史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往往只是出现在浪漫主义幻想之中。

事实上,组织到了需要依靠个人力量才能勉强维持,其命运实际上已难以持久。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是对暮气日重的组织必将迎来玉石俱焚结局的生动描写。

对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应如何理解?其实,如果组织与个人理念一致,同心同德,共度时艰,那么扭转乾坤是有可能的。

而在真实历史中,组织与个人之间常常存在分歧,组织掣肘个人,个人能力之强也难以补足组织制度之弱。结果,能力超强之人也难以挽救组织的没落。

先来看一下战国后期时的赵国。在群雄争霸、风起云涌之际,赵国一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因“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强如秦国也不能将赵国怎么样。

赵孝成王即位之后,原先的一批重臣慢慢 式微,赵奢已死,蔺相如变成重病号,只剩下老将廉颇在苦苦支撑。秦国趁机攻打赵国,两军在长平对峙。

赵军屡吃败仗,廉颇便采用防御战术,固守不出。秦军没法制服廉颇,于是派出间谍,四处放风,说秦国只担心赵国让赵括当统帅。

孝成王居然信以为真,让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走马上任之后,将廉颇原有做法大加改变,军吏也换了一茬。秦国名将白起得知消息后,大为惊喜。他假装败走,然后偷偷截断赵军粮道,并将之切割包围。

赵军没有了吃的,军心涣散,很快丧失了战斗力。四十多天后,赵括亲率精锐部队拼死突围,结果被射杀。数十万大军投降,结果全部被活埋。

长平之战,赵国前前后后损失了四十五万人。战败对赵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让人感觉到赵国末日差不多要来临了。

作个类比,好比家里顶梁柱倒了,只剩下老弱幼少,而且外面还有强人虎视眈眈,随时会进来烧杀抢掠,那么这个家庭的未来在哪里呢?悲观一点,可能只有任人宰割了。

然而,赵国还有廉颇。面对燕军趁火打劫,赵国只得再次任命廉颇抗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廉颇上任,将燕军打得大败。

到了悼襄王时期,廉颇失去信任,逃到魏国大梁。后来,当赵军三番五次不敌秦军之后,赵王再次萌生了起用廉颇的念头。然而,宠臣郭开又从中做了手脚,贿赂出使魏国的使者,让他诋毁廉颇。

此时廉颇仍念念不忘继续为赵国出力,所以他特地表现了一番:一餐饭吃了一斗米,外加十斤肉,之后披甲骑马。使者回去后,将相关情况都作了汇报,不过特意强调了一个细节:老将军在不长的时间里拉了三次屎。

赵王认为廉颇还是老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廉颇后来去了楚国担任将军,也难有作为。廉颇始终怀想能再去指挥赵国士兵,可惜只是一厢情愿,最终他在楚国寿春落寞地死去。

廉颇之后,赵国的能人应首推李牧。

李牧在雁门郡一带防御匈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设置官吏,善待士兵,苦练内功,广搜情报,积蓄力量。当匈奴来犯时,他让军队退回堡垒固守,坚决不与对方硬刚。匈奴虽然抢夺了一些财物,但对赵国边境的军事力量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后来,赵王认为李牧胆小,改换将领。替代者很勇猛,每次都与匈奴死磕,但回回都被对方胖揍,结果边境失去安宁,耕作放牧也没法继续了。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李牧以病坚辞,直到赵王答应他提出的条件才去上任。李牧故技重演,一切又回到以前的状态。几年下来,士兵们觉得过意不去了:天天接受赏赐但不打仗,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李牧见时机成熟,就着手下一盘大棋。他挑选了一千多辆战国,一万多匹战马,五万名骁勇战士,十万名优秀弓箭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一切准备就绪,李牧再次放出一颗大烟幕弹。他让百姓随意放牧,诱导匈奴来战,随后佯败,任由匈奴掠走好几千人。最后单于上钩了,大军进犯,结果十余万匈奴骑兵被杀。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窥视赵国边境。

李牧由此一举成名,成为赵国最为出色的将领。赵悼襄王元年,李牧攻下燕国的武遂和方城。之后李牧又率军抗秦,在宜安、番吾两次击败秦军。

但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所灭呢?其中重要原因是没有了李牧。秦国派出其名将王翦进攻赵国,赵王也不示弱,让李牧、司马尚率军对抗。

王翦知道李牧不好对付,按照秦国的老套路,使出离间计。秦国用重金贿赂赵国宠臣郭开,唆使他向赵王说李牧等意图谋反。

赵王信以为真,改派赵葱、颜聚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得到消息后,惊讶不已,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赵王竟然将李牧抓了起来,直接处死。

得知李牧已死,王翦再无顾虑,发动猛攻,并最终灭了赵国。赵王所作所为,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只是可惜了李牧,竭尽全力挽救赵国,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却倒在本国同胞手下。

名将冤魂,千百年后仍在北方大地萦绕不散。

南宋末年,文天祥也高奏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救亡图存之歌。然而,文天祥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却是通过杀身成仁才体现出来的。

蒙古大军扩张时期,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摧枯拉朽之势。面对文弱的南宋朝廷,蒙古人估计夺取南宋应该是手到擒来之事。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宋居然成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最后军事上胜利了,但也未能折服其坚硬的价值文化。

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悲剧有可能重复。明朝末期,袁崇焕使出浑身解数,为朝廷镇守辽地,使得清军多年来难以西进。很遗憾,崇祯皇帝因对臣下忠贞不够相信,中了清兵的离间计,竟然将袁崇焕肢解。

袁崇焕是万历四十年的进士,一介文人,但对军事情有独钟,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朝廷镇守边关。为此,他利用一切机会搜集边塞情报,为将来一施身手积极准备。

后来,他在兵部谋得职方主事的官职。当时,清军正在谋划入主关内,关外战事频繁。明军在广宁溃败,山海关告急。

袁崇焕听到消息后,一个人就跑出去了,到关内外实地察看,兵部与家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回来之后,他详细地汇报了调研情况,并承诺只要配备钱粮兵马,他可以率军守住山海关。

朝廷也相信了他的话,派他去关外监军。袁崇焕早期的行事风格大致如此,其实也是他一生的缩影:主动挑重担,哪怕拼死也要一试。

到崇祯即位之后,袁崇焕也有类似举动。那时他已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面对皇帝询问,袁崇焕说差不多用五年时间可以将辽地全部收复。

其实,他对此并没有太多把握,只是想尽力减轻皇上压力而已。其次是经世致用。袁崇焕既有雄心壮志,也是难得的将才。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战略眼光,提出修建宁远城作为稳定辽地的重镇。

同期绝大多数人认为,明军不可能守住那么远,即使是负责筑城的祖大寿,也只是草草应付了事。袁崇焕接管之后,立即大规模兴建,之后宁远成为关外举足轻重的城镇。通过袁崇焕等人的努力经营,明朝恢复了两百里的国土。

与此同时,袁崇焕也积极与朝廷沟通,争取得到理解与支持。他向崇祯说明辽东之事面临的困难,希望户部发放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提供人才、兵部选将调兵,而且后方应充分信任,不要掣肘与推诿。

皇帝听从了意见,并好言抚慰。袁崇焕为了争取外部支持,也是能屈能伸。明熹宗时期,魏忠贤把持朝政,且魏不喜欢崇焕。为了取得魏忠贤的支持,袁崇焕压按本意,随大流请求为魏建造生祠。其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

此外,袁崇焕倾向于便宜行事。在一封给崇祯的上书中,袁崇焕阐明了他经营辽东的基本策略: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只能以时间换空间,慢慢消耗清兵的力量。

为此,袁崇焕不得不因地制宜,小心翼翼与各方周旋。努尔哈赤逝世后,袁崇焕派出使者,名为吊丧,实则试探。

考虑到清兵要攻打朝鲜,明军可趁机修筑城池和修复失地,于是袁崇焕同清议和,以换取一段难得的时机。

在作出决定之前,袁崇焕没有事先向朝廷请示。后来补上此项工作,却未获同意,但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在理,就一再坚持。

可能袁崇焕并未意识到,他已经给自己挖了深坑了。再加上斩杀毛文龙一事,他已走到了深渊边沿。

袁崇焕同皇帝之间的分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且越来越大。崇焕认为自己时时处处都在为全局着想,自身并无私念,但皇上对他慢慢变得不放心,觉得他在背后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后,随着清兵发动对北京的进攻,矛盾大爆发了。清军进入龙井关与大安口,袁崇焕立即带兵入关保卫京城。城内传出各种流言,认为崇焕与清议和,两者之间有勾结。

清军巧妙地利用了舆论,使出离间计,佯说与袁崇焕有秘密协定,泄露给被捕宦官,然后让其逃脱。魏党余孽趁机挑起事端,欲置袁崇焕、钱龙锡等于死地,为魏忠贤报仇。

崇祯到底还是年轻,入了清军圈套,在市中心将袁崇焕生生裂了。事后搜查袁崇焕家里,发现其没有余财,天下人认为袁崇焕死得冤枉。

更为严重的是,袁崇焕死后,明朝再也找不到有能力的镇关人才。大明就这样自毁长城,加速了自身灭亡。

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勇于任重却被压垮的悲剧人物,他们让人印象深刻,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

类似情况往往出现在朝代衰微时期:格局不再恢宏阔大,君主不再雄才大略,气氛不再信任融洽。当然,人才任何时候都有,衰世也不例外。

但在此时,他们想尽忠朝廷、鞠躬尽瘁与扶大厦之将倾,愈发变得艰难。最后的坍塌与倒毙,大致也在预料之中。然而,失败的英雄终究还是英雄。

他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在一定程度上或在局部营造出了难能可贵的欣欣向荣小气候,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一些福祉,所有这些都不应被抹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秦国   崇祯   离间计   明朝   清兵   兵部   所向披靡   匈奴   南宋   朝廷   大将   战场   沉重   结局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