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才发现,原来最可怕的人就藏在自己身边,刘封被冤杀了

前言

在历史长河中,刘备临终前的一抔黄土掀起了多少尘埃,揭示了多少令人意外的秘密?原本以为最可怕的敌人在远方,却不曾想到,危险的阴影就藏匿在刘备身边。

刘封被冤杀的悲剧,仿佛是历史舞台上一幕扑朔迷离的悲剧,让人不禁思索,人生路上,我们是否也可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迎来命运的考验?

一位养子的悲惨命运

公元209年,刘备收刘封为养子。那一年,刘备驻军荆州,正值中年,却仍无子嗣。五十出头的他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飘摇流离,至今仍是一事无成,想到这,刘备不禁沉吟起来。

他回首往事,少年跟随桓公平原,壮年随公孙瓒征战,参与多次反抗董卓的义军起义,后又投靠刘表,一直在江湖上打滚。如今终于在荆州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可自己的宗庙却空空如也,这不免让刘备感慨万千。

这天,他登上望眼处远眺,却无意中看见城下有一少年生得高大俊朗,神韵颇似自己,不禁掩卷好奇,叫人打听此子的身世。原来,此少年名叫寇封,是这一带小户人家的孤儿,父母早逝,自己流落到荆州投奔亲戚刘泌。

刘备听后立刻动了收养的念头。这个少年相貌堂堂,举止大方,仪表丰神,简直与年轻的自己如出一辙。收他为养,正好可除却自己多年来的遗憾,于是刘备二话不说就向刘泌提出了建议。刘泌听说刘备要收自己的侄子为养,自然是欣然允诺。于是,寇封就成了刘姓人,改名刘封。

自此,刘封对养父刘备显得极其孝顺顺从。他长得人高马大,性格又极其坚毅刚强,再加上精通军事,为人灵动聪慧。这与刘备英姿勃勃的青年时期如出一辙,让刘备看了大欢喜,简直要当成亲生儿子来培养使用。

在后来的征战中,刘封屡建奇功。在讨伐张鲁的战斗中,刘封身先士卒,勇猛果决地率军突进,大败敌军。刘备大加赞赏,很快就拜他做了副军中郎将。再后来攻下益州,刘封更是立下汗马功劳,激战七日拔下成都,刘备高兴之余,又提拔他做副军将军。

在攻下上庸的战役中,刘封更是一鸣惊人。面对城池坚固难攻的困难,刘封建议运用围魏救赵之计,终于奏效。上庸太守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此战一举拿下西北要地,刘备大喜过望,再次提拔刘封为副军大将军。

然而,正当刘备要为这场大捷操办庆功酒宴的时候,荆州传来了击垮人的噩耗。刘备的义弟关羽不敌东吴军,丢失了江陵。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刘备陷入了极度的震惊与悲痛中。

他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此时此刻刘封如果立功相助,势必大大缓解刘备的燃眉之急。谁知这位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在关键时刻竟然掉链子。在群臣的惊愕中,刘封顾左右而言他,压根没有接过刘备承诺出兵增援的话头。其实,这还是诸葛亮早就设下的局

诸葛亮暗藏杀机

关羽遇险求援时,刘封等明明有力支援,却以区区的理由置之不理,导致关羽死于非命。那么,刘封等人的行为又是否真的仅仅出于偶然?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这件事上,真正令刘封和孟达改变主意的,正是诸葛亮。当刘封向孟达征询意见时,孟达试探性地提醒他,当年刘备想立刘封为嗣子之事,正是关羽大力反对,严词训斥的。这话一出,立时点燃了刘封对关羽的怨恨。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当初刘备想立刘封为嗣子的建议,正是出自诸葛亮之口。作为一个聪明谨慎的谋士,他当然知晓关羽的脾性,刘备想立生子为继承人,势必与关羽的意愿有所冲突。于是他便暗中运筹,引导关羽在此事上与刘封产生矛盾。

而后来刘备将此事告知关羽时,果然引起了关羽的震怒。他大声斥责刘封不过是外人,不足以担当大任。这一席话让刘封面上挂不住,心里也极为愤恨。这正是诸葛亮暗中设计的结果。

如此看来,这位汉室忠臣从一开始就暗藏杀机,设计激化刘封和关羽的矛盾,看似顺应关羽的意思劝退刘备,实则达到排除异己、节制权力的政治目的。当刘备想问罪刘封时,这个曾经小心培育的祸根,也就成了诸葛亮手中最好的棋子。

作为聪明绝顶的军师,诸葛亮深知权力妄扩的危害。像关羽那样好勇善战的猛将,一旦跃入朝堂第二把交椅,势必左右其权势。而年轻的刘封一心跟从自己,正好可以用来制衡关羽。于是他便将刘封与关羽的矛盾渲染上去,为将来铺下了伏笔。

时光荏苒,当关羽求援的消息传来时,诸葛亮心中已有了盘算。刘备一心救援关羽,会严重削弱他在蜀地的实力;而关羽若不死,日后定会与自己争权夺利。此时不除,何时除?

于是他便暗示刘封和孟达不要轻举妄动。刘封本就与关羽有怨,二话不说就拒绝出兵。最终关羽在当阳噩耗中身受重伤后被俘虏处死,正中下怀。计谋得逞的诸葛亮还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冷笑

一个警钟般的托孤

在刘封被赐死后,刘备这才恍然明白,原来自己身边这个似乎忠心耿耿的谋士,才是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人。

他设计杀害关羽,又轻易置刘封于死地。在权力的纷争中,他手段极为缜密,心思难测。这样一个人,自己百年之后,能否匡扶蜀汉江山?刘备不禁对此产生了极大的疑虑。

临终之际,他将群臣召来,声泪俱下地托付蜀汉的未来。“若嗣子可辅,辅之”的一番话,实际上是对诸葛亮的警告。这个向来深得他信任的心腹,现在已经权势滔天。

刘备担心自己百年后,刘禅万一为其所操纵,无法有效统治国家,那样这个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危矣。

所以“辅之”实则是一个陷阱,若诸葛亮日后无法辅佐,或是妄图专权,这个托孤就成了他的软肋,失去了效力。而随后他提拔的李严和贾诩等人,也正是为了制约诸葛亮,防止他把持大权。

这场托孤大戏虽然沉痛而凄美,但实质上却是一个警钟。它警示所有人,这个看似忠心耿耿的谋士诸葛亮,其权欲之深,其心思之难测,已令主公自己也防不胜防。对于这样一个人,后人更需要做好防范,以免这个新朝最终血本无归。

智囊团的权力之争

诸葛亮之所以敢于如此蛮干,也正因为他清楚刘备的处境。丞相府中还站着刘巴、蒋琬、费祎等一干谋士,而他诸葛亮又是这个智囊团的总设计师。若没有他的运筹帷幄,蜀汉用何以伺机北伐中原呢?

所以他有恃无恐,先下手为强。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他需要先清除障碍。而这个障碍不是别人,正是刘备的心腹荀岳。

荀岳与诸葛亮不同,他性情直率,嫉恶如仇,不善权谋。诸葛亮利用这一点,先在刘封事件上挑拨离间,使刘备与荀岳之间产生裂痕。等到机会成熟,他便挑起刘备的猜疑之心,让刘备误会荀岳图谋不轨,进而置其于死地。

至此,丞相府中再无人能与之争锋。蜀汉的文治武功,全落在了诸葛亮一人身上。为确保他不至于把持大权,刘备特意遗诏多方制衡安排,可惜终究难敌命运的安排,最终还是让诸葛亮“出其不意”地成就了霸业。

或许,刘备临终前翻覆的种种,注定都是命中注定。蜀汉难逃一统的厄运,而诸葛亮又岂会听任刘禅好整以暇地当一个傀儡?说到底,雄才大略者终究要主宰乾坤,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刘备那一番警示,也就成了儿女情长的徒劳挣扎

结语:权力游戏中的权衡

三国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君主对臣子,兄弟对兄弟,都很难完全交付信任。因为权力斗争常令人变脸,变心,甚至反目。

刘备作为一个出生入死、共创业绩的创始人,对手下这些人,其猜忌之心实属人之常情。而诸葛亮强大的权势,与其高深莫测的为政手段,更加重了刘备的这层担忧。

但过犹不及,这也是刘备在治国策略上的一个警示——左右适度的权衡,才是帝王之道的精髓。也许,正是基于这层考量,刘备才在托孤之际故意留下线索,警示后人对诸葛亮莫要过分信任,以免这个江山最终落入他个人手中。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权力斗争向来惨烈,到最后刘备也难逃失败的命运。诸葛亮强硬的为政手段,与其远超常人的雄才大略,注定让他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这场轰轰烈烈的权力争斗,最终以诸葛体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而划上了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嗣子   蜀汉   荆州   江山   谋士   权势   临终   权力   命运   身边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