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瓦岗起义军:背叛旧主、变节者众多,仅有一个真英雄

文|老达子

本文共3018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历史总是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留给我们的是一段段激动人心的故事。而当我们提到瓦岗起义军时,脑海中浮现出的多是如莲居士的小说《说唐》、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瓦岗群雄形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瓦岗起义军却并非如此。

在这篇文章中,老达子将探寻真相,看看历史上真实的瓦岗军以及瓦岗起义军中仅有的一个真英雄~

瓦岗军的历史背景

隋朝末期,隋炀帝放纵奢靡、妄自尊大,采取残暴的统治手段,导致各地军阀割据,基层官员对百姓横行霸道,征收苛税,修建大运河和宫殿楼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生活十分艰难,冻饿而死的人数不在少数。

人民生存无着,于是隋朝末年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起义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双方都受伤之后,隋炀帝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没有强大的武力,也无法消灭不断涌现的农民起义。

据统计,隋朝末年有百余支农民起义军,其中最强大的有三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而其中最强大的则是瓦岗军。

瓦岗军:独特的双重领导局面,却埋下了失败的隐患

瓦岗军的起源十分奇特。它由东郡韦城人翟让发起,聚集了东郡的饥民和强盗,成为一支独立的农民起义军。

瓦岗至今仍保留着古名,现在位于河南省滑县瓦岗寨乡。该地地势平坦,海拔100米,一片辽阔的平原。通常农民起义都发生在山区、密林或边境等官军难以到达的地方。

在公元611年,翟让因救人于危难而放走了一名被指控的“罪犯”,结果被指控并入狱等待处决。然而,奇迹般地有人将他解救出狱,并劝说他率领起义军。

翟让随后与其兄翟弘、侄子翟摩侯以及朋友王儒信一起逃至瓦岗,聚集众人发起起义,从而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

山东和河南等地的义军首领,如翟让,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没有远大的志向。他们起事反隋,只是为了摆脱死亡的危机,既没有推翻隋朝的勇气,也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由于目标过于狭小,他们的成就也有限。一个张须陀足以有效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然而,李密的加入填补了农民起义军在战略和智力方面的空白。李密出身于显赫的家族,拥有卓越的才学和军事能力。

杨玄感发动叛乱时,李密曾参与其中,并为杨玄感提出攻取关中的三种策略,可惜未被采纳。之后,李密流落江湖,最终来到了瓦岗军。他向翟让建议改变军事策略,瓦岗军依言进军荥阳诸郡,收获颇丰。

在张须陀追剿之时,翟让打算逃避战斗,但李密主张击败敌人。他率领精锐骑兵埋伏在荥阳大海寺的密林中,让瓦岗军的前部先与张须陀交战。

当翟让稍微退却时,李密率伏兵突然杀出,斩杀了张须陀。此后,瓦岗军又在李密的带领下攻陷了洛口仓,成为隋朝最大的官仓之一。

李密的才略彻底征服了翟让,翟让甘愿让出瓦岗之主的位置。李密被封为魏公,建立了自己的府邸,大力表彰功臣。附近的起义军闻讯纷纷投降。

瓦岗军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双重领导局面,尽管李密是实际的领导者,但翟让作为创始人仍被一些人视为瓦岗军的灵魂人物。这埋下了瓦岗军失败的隐患。

瓦岗军盛极一时

在李密的精心谋划和军事指挥下,瓦岗军在短短一年内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所有农民起义军中的佼佼者。隋朝皇帝派遣名将张须陀守城,却被李密的计谋所击败。与此同时,杨广则陷入了国内形势无法控制的困境,自暴自弃,沉湎于享乐之中。

公元617年,瓦岗寨成为了隋朝末期群雄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他们夺取了东都洛阳东北部的粮仓,并向百姓开放粮食,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共鸣。作为瓦岗军的一员,将有足够的食物可食。

因此,瓦岗军的人数迅速增加了20多万,迅速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此时的隋朝已经岌岌可危。

在这一时刻,瓦岗寨离得到称王称霸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攻占洛阳,解决隋朝皇帝杨广,夺取天下,登上王位将指日可待。

瓦岗军内部变节和背叛

首先,我们提到了著名的秦琼,即秦叔宝。他在隋朝时期是一名备受上级喜爱的将领,曾立下军功。然而,在跟随张须陀征讨瓦岗时惨败,因此他转投裴仁基。

在裴仁基被李密招抚后,秦琼选择加入了瓦岗寨。在一次与宇文化及对战时,秦叔宝甚至救下了受伤的李密。然而,随后瓦岗寨开始分崩离析,正值此时,王世充突然袭击,李密被打败后匆忙逃离,而秦琼则被俘并投降了王世充。

然而,秦琼并不喜欢王世充的为人,因此决定投奔李渊。他在李世民府上任职,并成为唐朝的一名将领。然而,由于秦琼经历了多次易主和变节,他本身就不容易获得信任。如果没有李唐统一天下,恐怕秦叔宝再次变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其次是徐世绩,也就是李勣。李勣最初加入了瓦岗寨,并投效于李密,表现出对他的忠诚。然而,当李密杀害翟让时,李勣差点丧命,如果不是王伯当及时阻止,他可能就成为刀下之鬼。随后,李密投降李唐,李勣也随之归顺。

然而,在一次战斗中,李勣被窦建德俘虏,被迫改变立场并效忠于窦建德。然而,不久后,李勣决定叛离窦建德,但计划败露,他只好带领一些人再次投降唐朝。

还有单雄信,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位真实的变节者。在李密刺杀翟让时,因为被视为人才而得以幸免。后来他选择投降王世充,并在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与其正面交战,最终也遭到处决。

仅有一个真英雄——王伯当

王伯当,本名王勇,是著名的瓦岗五虎中的一员。年少时,王伯当志向远大,以勇敢著称,人称“勇三郎”。曾在淮阳郡与李密相遇,并成为了李密的学生。

师生情谊深厚,也改变了王伯当的命运。原本出身普通家庭的他,在跟随李密后,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李密因抱怨被人发现,悄然离去,与王伯当失去联系。

几年后,天下大乱,王伯当率兵起义。意外的是,李密在前往投靠瓦岗寨翟让的路上,再次遇见了王伯当。在李密的劝说下,王伯当决定再次投身瓦岗寨,将李密视为领袖。

王伯当始终忠心跟随李密,可能是少年时期受老师教诲的影响,使他坚定站在李密一边。王伯当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展现,他率兵成功伏击张须陀,也在攻打裴仁基时立下不少功劳。

尽管王伯当才华横溢,但李密却志得意满。当翟让打算退位让贤时,李密想趁机除掉他,但王伯当劝他从大局出发,不要轻举妄动。

然而,李密不听劝,执意举行鸿门宴杀害翟让,导致瓦岗寨陷入分裂。在与王世充的对战中,许多人选择投靠王世充,李密屡遭重创,甚至多次有自杀念头,都是王伯当泣血相劝,最终认清形势,认定李渊才是正确的选择。

李密询问众人是否愿意投奔李渊,唯独王伯当表示,李密知遇之恩重于天,愿意一同效忠。于是,王伯当舍弃其他人,与李密投奔李渊。不久,李密被封为邢国公,王伯当则成为左武卫将军。然而,李密的野心并未停止。

他不满屈居他人之下,企图图谋反叛李渊。正当李密打算行动之际,李渊意外返回,李密误以为自己已经曝露,决定彻底背叛。得知此事后,王伯当劝阻李密,但李密误解为王伯当二心叵测。

面对此事,王伯当心如刀割,直言愿意与李密同生共死。尽管知道背叛唐必死无疑,他仍选择和李密同去,并誓死相随。最终,他在逃亡途中被杀害,头颅亦被砍下。

王伯当或许在生前是否后悔追随李密,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始终忠诚于李密,这已足以令人敬佩。

老达子说

熟悉历史的人会知道,李密的行径常常将自己推向绝路。王伯当是否看穿其中,他所做的种种举动足以回答。在赴死之前,他已预见了结局,却依然毅然与李密同行。

在瓦岗寨起义军的历史长河中,唯有王伯当始终忠诚于一位领袖。正如他所说,李密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使他永不背叛。王伯当是整个瓦岗寨中最重情义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相比之下,其他英雄豪杰或多或少地经历了主公更迭,这种现象与当时天下动荡的局势密不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起义军   荥阳   瓦岗军   知遇之恩   农民起义   隋朝   洛阳   忠诚   强大   真实   英雄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