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巨变的另一类路径的冷思考



苏东巨变,是苏联与美英西方竞争下的、全方位落败后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竞争,更是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全面对决。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以计划经济为代表的苏东集团,与自由市场为主导的美欧西方的竞赛中,并不落下风,相反在许多领域呈现出优势的局面。比如,苏联首先实现了载人航天等。这不是一个小小领先问题,它是人类历史上大大的一步。

但很快,制度与意识形态、计划经济的特殊性,与美欧西方的巨大差异,便显露无遗。

上面的话题说起来有点大,而且前人分析的也很充分。但苏东的解体,原因是全方位的,随便从哪一个方向切入,展开来都是很好的话题。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飞跃,从近五百年来看,大航海时代,抓住这个机遇,即便是小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成了一代风流的帝国。

后来是工业革命时代,从英伦群岛开始,欧洲北美先后赶上了这趟车,今天的发达国家圈基本上都是在那里了。

一战二战,本质上是大航海和工业革命之后,创新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了世界性历史大停滞,带来的历史性大萧条。内耗,源于存量搏弈。而内耗的最高状态便是战争。这就是一战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战二战的惨烈教训,让全世界、尤其是当时主导全球的美丽国不得不思考一下,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这便是冷战的出现的时代背景。

因为世界从未有过如此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竞争与遏制不可避免。如何避免热战,是冷战的第一要义。



新时代从来不是人类有意识开启的。就象创新从来不在人类能预料之中。

在存量的搏弈中,计划经济暂时未落西方的下风。但历史在悄悄的改变着,当自由市场发挥了巨大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时候,计划经济的没落便无可挽回。

最初的变化,来自于战后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马歇尔计划"后的西方迅速复苏与迅猛发展,北美与西欧,中东与东亚开始了富豪俱乐部时代,而苏东的体量显得单薄异常。

没有市场、没有消费群体的地方,经济一定很难发展。苏东地区充分的注脚了这个真理的正确性。而美欧西方巨大的消费群体,助推了美欧经济体量的迅速增强。而消费兴旺、经济增长又助推了创新创造的日新月异。



日本人发明了集装箱,让海运成本下降了八成。使欧美各国在协同合作、取长初短上,将各国优势发挥到极致。而苏东地区主要依靠苏联的创造力。在这个一切都需要协作攻关的时代,苏联棋输一着,以后会步步就错,无可奈何花落去。

冷链的创造性发展,将所有食品进入全球共享时代。

紧跟着是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发明创造。最初,在电子管的制造和运用上,苏联不输美欧。 最早的计算机就是电子管计算机,苏联和美国处于同一个时代。然而,随后电子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中,计划经济的弱点就显现了。

人为的计划会经常性的出现失误,唯有市场会做出最优的选择。所有的产品都不是人为规划出来的,市场的需求自然而然会让产品应运而生。

尤其是计划经济的必然短缺性,无法培育出一个足够大的,有着足够多的消费群体的市场。没有足够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自然就很难推动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



当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并迅速的运用到电子产品中时,苏联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科技创新的意义。他们仍然在电子管的精密化方向下功夫。这一方向性选择的错误,让苏联的电子产品失去了整个一个时代。后来的半导体、芯片为基础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基本与苏俄无缘了。这个严重恶果,其实在苏联人忽略了晶体管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今天我们回望苏东解体那些事,苏联人几乎把一个国家所能犯的错误,全都正儿八经的犯了一遍。庞然大物的苏联人领着数十个小兄弟,与同样是巨人的美帝领着一班小兄弟对峙,如果大打出手,肯定要两败俱伤。冷战是双方最聪明的选择。

这样的时候,两方比拼的是国家文明的内力,是社会的治理效能,是经济的蓬勃活力,是民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是国与国之间的协作多赢、共创共享的发展潜力。



同样是一方大佬,美欧英日澳合作共赢,形成了一个巨大消费市场,一个人人羡慕的发达国家集团。

反观苏联,同样是几十个卫星国,都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苏联以国家行为形成的强大的科技力量,只表现在军事、航天与重工等几个有限领域,对民生与消费毫无建塑。相反,由于政策导向军工航天,反而挤兑了民生与消费市场的份额,使苏东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普通低于西方。

美国在与盟友国家的协作发展中,共享科学技术和消费市场的繁荣昌盛,其结果是西方全面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苏东诸国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形成了对苏联帝国的依赖。没有了苏联的军事、科技以及财政上支持,苏东诸国,包括朝鲜、古巴等协从国,便难以生存与发展。

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人为指导经济,依赖政策把握经济方向,而人是最容易犯错的东西。



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充分释放人的自由,充分激发人的创造力,让市场最优化资源的调配。以市场促消费,再以消费促进市场的完善,其结果是文明的繁荣昌盛。

计划经济的人的因素,也即政策导向一旦出现失误,往往是灾难性的。对晶体管这个新科技方向的忽略,导致了后来科技发展的严重断层。

没有培育出完善的市场和富裕的消费群体,让苏联经济失血严重,不堪其负,解体只是时间问题。

而美欧西方依据巨大的市场和创新的经济热点、富裕的消费群体,让经济发展不断的日新月异,最终在与苏东集团的竞赛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苏联的解体和苏东的崩塌,故然有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发展的停滞,民众生活的困苦,国家前景的无望,无疑加速了这个庞然大物的崩溃。



冷战是新时代人类智慧的表现。它将两个国家、两个文明的对抗与竞争隐秘化,因为热战的化价太大,它对人类发展的破坏力无以复加。冷处理的竞争,代替了刀剑血火的劫掠,其效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芯片精密度已达登峰造极,高端芯片决定了未来科技产品的层级,没有高端芯片的产品必然垃圾化,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而今人类在人工智能上的突破,注定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能正常接受人工智能服务的人群,将会对被全球性人工智能边缘化的群族,实行降维式的暴击。这种历史性的惩罚,比在互联网时代被边缘化更为可怕。也许无需很久,我们就能看到结果。

在这里回望苏东之变,对今天的中美关系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是一定可以从现实的大国搏弈中看到某种端倪,领略到现实与历史的某种涵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苏联   电子管   晶体管   巨变   计划经济   冷战   创造力   路径   人类   时代   经济   市场   苏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