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提纲解读之太阴篇(4)

导读:伤寒六经系统,太阴系统包括脾和小肠,乍一看是较为容易理解的一个提纲和篇章,但是因为结胸证的存在,以及脾和小肠关系一直以来的混为一谈,使该提纲的解读,也较为不易。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疾病的发生,一定存在病位,且这个病位必然涉及脏腑、经络及其气血供应之地。伤寒六经之太阴病,其病位在脾与小肠,这是我们正确解读太阴病提纲的前提。

五脏穿凿论认为脾与小肠相通,故而大家往往把脾和小肠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着实体和功能方面的本质区别。小肠作为消化系统的一个空腔脏器,其主要功能是泌别清浊,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脾脏,古人认为包括了胰腺,也被称为副脾,其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帮助小肠进行消化吸收,二是把小肠吸收的能量有序的供给其它脏腑,故而被称为升清降浊。太阴脾系统作为后天之本,脾与小肠相互配合,为人体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这非常重要。

医家形容太阴系统疾病的特点,往往用“本虚标实”来形容,即脾多为虚证、寒证,小肠多见实证,这个观点在太阴病提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腹满而吐、食不下,提示我们六腑以通为用,当小肠功能异常,如被寒、湿、食等邪气阻碍气机,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呕吐,以及吃不下饭这些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此类症状属于小肠梗阻,或者不完全性梗阻,以及小肠功能紊乱,病位在小肠。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提示我们脾脏容易出现虚证、寒证,所以很多脾虚的人群,即使没有吃寒凉与刺激性食物,依然会出现大便稀、次数多的情况。在脾虚人群中,尤其是儿童中,经常出现腹痛,这些都充分说明脾脏虚寒的特性。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提示我们脾与小肠疾病的一个典型特点,那就是容易形成结胸之证。脾与小肠功能联合,为人体提供能量供给,供给重点是胸中大气,当脾与小肠功能失常,加之不当使用寒凉下法治疗,脾系统更虚,胸中大气不能有效得到能量供给,反被寒邪痰饮等阻滞枢机,故而出现阻滞,结于胸下。胸下结硬,除了疼痛,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关联症状,这是临床中需要注意的点。

医圣仲景在太阴病提纲中娓娓道来,从小肠、脾、胸中大气三个方面,揭示了脾系统疾病的核心特点。另外,脾脏具有的重要功能是升清,是后天之主,所以脾功能异常,会出现面色萎黄,即现代医学所讲的贫血或者类贫血状态,需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太阴   提纲   脾脏   寒凉   脏腑   小肠   伤寒   胸中   大气   能量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