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发电一次成功!近日,西安交大又创“全球首个”成果!

新年前夕,许多人都在享受元旦假期,但一处车间还灯火通明。当晚,全球首套10MW/80MWh二氧化碳储能示范系统调试并网一次成功。

历时14个月,这项由西安交通大学谢永慧教授团队提出、依托“西安交大-百穰新能源科技先进储能动力设备研究中心”展开的项目——气液互转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顺利完成了工程转化。相关示范项目也成功入选了“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谢永慧,国家级领军人才、领军学者、二级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透平机械气动热力学及安全可靠性、大规模热质储能系统及动力设备、燃气轮机透平高温部件强化传热与冷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好设计”银奖;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国有大型企业攻关项目1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件。

这一示范系统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发,不仅结合了水泥生产工艺特点,而且充分利用水泥窑废热进一步提高了储能效率。该技术具有全地域、高效率、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优势,最大储能容量可达1000MWh等级,寿命可达30年以上。

并网发电的顺利实施,证明了气液互转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极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标志着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顺利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为达成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前不久,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3》指出,我国新型储能位居全球装机榜首,已处于快速发展通道,迈上千千万千瓦新台阶。未来一段时间,新型储能将继续保持规模化增长态势,在加速竞争格局下,其场景的先进性、实用性,乃至经济型也都会愈发凸显出来。

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迭创新,催生着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这一新兴行业的人才缺口对于坐拥A+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交大来说,有着绝对优势。近年来,学校储能人才的培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的布局,加快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西安交大依托六个理工类优势学科(含2个A+),创办国内乃至世界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教学体系,首批入选建设全国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搭建储能实习实践基地,为国家重大战略技术攻关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支撑未来在储能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

该专业采用本—硕—博一体化设计、贯通式培养,依托校企协同创建国家储能科教创新中心及校企联合“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6大学科交叉、3大模块融合的课程体系,以“1年储能专业通识教育+3年模块课程学习”(热质储能、储能系统、电磁储能三大模块)结合个人意愿和综合成绩进行分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西安交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A+,排名全国第一

在优势学科和一流专业的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育人成效显著,凭借出众实力跃居发展前沿。

今年6月,西安交大迎来第一届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生毕业。28名学生在校成绩优异,学业成绩均分高达90.3分,学业优良率100%,奖学金获奖率100%;获得国家级奖项25人次,省级以上奖项53人次,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8项、省级5项、校级3项,充分体现出储能班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首届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生毕业

深知储能发展对于未来的重要性,西安交大将持续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发展赋能,成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开路先锋。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教务处、西安交大国家储能平台,中国电力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并网发电   西安   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   近日   成果   科学   项目   国家   人才   工程   全球   系统   专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