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会杀了立下大功的主父偃?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主父偃,是一个人见人烦的家伙,尽管他饱读诗书,深通纵横之术,但却没有人赏识他的才华,诸侯们都对他不屑一顾。一个人都做到人见人烦,也是一种本事,可见主父偃确实有过人之处。眼看着在家乡混不下去,他决定去京城碰碰运气,因为汉武帝刘彻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事情,可谓是名声在外。到了京城后,主父偃先去拜访了大将军卫青,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能,于是破例到汉武帝面前,去推荐他入仕,卫青说:“陛下,我遇到了一个齐国人叫主父偃的,这个人很有才学,希望陛下能接见他!”

汉武帝看了卫青一眼,然后说:“这些事情,不是你这个做大将军的人要去操心的,退下吧!”大将军卫青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默默的退了出来,看来汉武帝对卫青的界定很清楚,你卫青是汉军的主将,但朝堂上的事儿,你就不要管了,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卫青回府后,对主父偃说:“主父先生,实在对不住,陛下不打算召见你,你还是回去另谋高就吧!”主父偃拱手道:“多谢大将军提携,主父偃自有打算,就不叨扰大将军了!”主父偃离开了卫青府邸,但自己身上的盘缠已经不多了,除了白馍清水外,他已经坚持不了几天了。

没办法,只好做最后的努力了,主父偃写了一份谏书,递交了上去,谏书是上午交上去的,到了下午的时候,汉武帝就召见了主父偃。这次会面,汉武帝和主父偃谈了很久,也问了很多治国之道,主父偃侃侃而谈,表现的思路敏捷、逻辑清晰,且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只提问题。主父偃的能力,让汉武帝十分赏识,于是得到信用,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连续提升了四次官职,一路从郎官做到了中大夫的位置。

天下第一阳谋:推恩令!

主父偃给汉武帝献上了推恩令之谋,这是他在晁错削藩策基础上的一次改良,当然很多人更喜欢叫它“天下第一阳谋”!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前面贾谊、晁错的试水,主父偃的“推恩令”就不会有,他的成功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道理。推恩令的厉害之处在于:抓住了人性的趋利避害的弱点,令你只能接受,根本没办法去反抗!其主要内容是:要诸侯们把土地分配给自己所有的儿子,而不是只传给一个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的封地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对于中央政府的威胁,也会就越来越小了。

这个谋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你铭知道是个坑,还是得跳下去,因为没人可以拒绝,没有人会和自己过不去,放弃近在眼前的利益!你不执行,你自己的那些儿子就不会答应,因为对他们而言,原来的分配方案,只有世子才会受益,而推恩令是让藩王所有的儿子,都可以获得利益。主父偃的推恩令,让汉武帝拍案叫绝,立刻拟诏推行下去。但在汉武帝刘彻的内心深处,他对主父偃也心存忌惮,因为主父偃这人太狠,做事无所不用其极,他不留余地的做派,让汉武帝也心存忌惮。

主父偃前半生颠沛流离,没人待见他,后来终于被汉武帝刘彻启用,才有了伸展的机会。因此,他做事才会急功近利,力求速成而不计后果!

迁徙茂陵:趋利避害、削弱豪强!

接下来就是迁徙豪强们到茂陵。茂陵修建好之后,主父偃上奏道:“陛下,如今天下的豪强众多,他们不服王法久矣!可以把他们都迁徙到茂陵居住,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实京城的防务,又可以把他们放在眼皮底下,他们就不敢乱来了,这就是不用杀了他们,就可以免除他们的危害,还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的办法!”汉武帝点了点头,同意可主父偃的说法。豪强一直是一个问题,汉景帝时济南府就很辣手,是苍鹰郅都去济南,杀了几百人后,才令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只是汉代豪强强横的冰山一角而已,对于如何限制豪强的问题,一直是统治者头疼的问题。

主父偃的办法很有效,豪强们迁徙到茂陵后,分给他的地方有限,他们的影响被极大的压缩,原来属于他们的土地,他们也无法带走。同时他们就在汉武帝刘彻的眼皮底下,天子身侧有谁敢造次呢?因此主父偃的这个主意,也是一个狠招!

修建朔方城:把尖刀插进匈奴心腹!

主父偃建议汉武帝修建朔方城,但这个工程十分浩大,必然会极大的消耗国力。因此御史大夫公孙弘进谏道:“陛下,朔方城耗资巨大,且得不偿失,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可还没修建完,就已经民怨沸腾了,这也是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我们修建朔方城,和当初秦修建长城类似,必然劳民伤财,最近山东等地天灾,用于赈济灾民的物资都有所不足,拿什么来修建朔方城呢?希望陛下您能驳回主父偃的建议,切不可妄兴土木,则国之大兴、百姓之福矣!”

汉武帝没说话,看了看主父偃,主父偃立刻说:“陛下,北方的匈奴之所以敢不断袭扰,是因为北方的草原就是他们的根据地,而大汉要进攻,就需要从全国征集各种资源,就多有不便!修建朔方城,等于在匈奴人的心窝里插进去一柄利剑,我大汉部队以朔方城作为堡垒,随时可以对匈奴发动进攻,这样一来,陛下所说的攻守易形的目的,就可以达成了!”汉武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因此尽管大臣们中大多数人反对,但汉武帝还是力排众议,同意了主父偃修建朔方城的建议。

强横:立后有功,百官敬畏!

卫子夫被立后,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廷尉张汤,另外一个就是主父偃。张汤利用巫蛊的罪名,把陈阿娇打进冷宫,替卫子夫扫清了障碍,才给卫子夫创造了上位的机会;而主父偃则推波助澜,在他的有力推动下,百官进言建议汉武帝立卫子夫为后,以便于替大将军卫青立威,从而顺利的让卫子夫登上了皇后宝座。

百官们畏惧主父偃的横征暴敛,因此,大家都主动用钱财去贿赂他,有人劝主父偃说:“你做事太豪横了!”主父偃听后笑了笑,“我主父偃游学四十多年来,父母以我为耻,兄弟姐妹也不搭理我,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也看清了人的本性。如今自己已经到了暮年,我此刻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况且陛下用我,就是看中了我的横暴,好让我去对付那些骄横的藩王,以及不法的臣子们!”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一些东西,不一定是它不好用,而是因为它失去了控制,或者让你感到厌倦。

终局:离间宗室骨肉的罪魁祸首!

汉武帝安排主父偃做齐国国相,这对于主父偃来说,可谓是衣锦还乡了,主父偃也是个恩怨分明之人,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千金相送,对于为难过自己的人,则做到了恩断义绝!主父偃揭发齐王的罪行,齐王畏罪自杀,这一次主父偃得罪了天下藩王,他们人人自危。

最后由赵王出手,参奏了主父偃一本,说他离间宗室骨肉,是个十恶不赦之徒!汉武帝立刻派廷尉张汤,去把主父偃缉拿起来,被缚的主父偃对张汤说:“我要见陛下!”张汤看了他一眼,而后意味深长的说:“主父偃,恐怕这辈子你都见不到陛下了!”主父偃听出了张汤话里的弦外之音,天威难测祸福难料,于是他只有低头不语了。

“陛下,主父偃对自己收受贿赂的事儿供认不讳,但不承认自己逼死了齐王!”张汤故意放慢了说话节奏,因为他还没有猜到汉武帝的打算,如果汉武帝想网开一面,自己接下来的话就有作用,如果汉武帝想处死主父偃,哪怕多说一句话,恐怕都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齐王年少温柔,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他怎么可能自杀呢?主父偃离间宗室骨肉,一个人就把三个藩王灭了,这样的人不能留了,既然他灭了三个王,朕就只好灭他九族!”汲黯想说点什么,但汉武帝示意他不要说话,汲黯只好忍住了,“可惜了,主父偃也算是个通才呀!如果不是他做事太急功近利的话,朕也不会如此!”

“不杀主父偃,难以向天下人交代,更无法令藩王们信服,请陛下不要犹豫,立斩主父偃以谢天下!”此刻御史大夫公孙弘第一个跳了出来,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只有汲黯没有随声附和,他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张汤则选择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给咽了回去,以免汉武帝会殃及池鱼!同时立刻选择支持公孙弘的提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除了汲黯之外,还有一个人也一言不发,自始至终没有表明态度,这个人就是对主父偃有知遇之恩的大将军卫青!

在卫青看来,汉武帝所说的理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促成汉武帝下定决心,要除掉主父偃的,还包括他与卫氏之间的亲密关系。主父偃、张汤、郭解这些人,和卫氏之间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郭解一个游侠,卫青竟然会替他求情,你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一般吗?如此强大的外戚,恰恰是汉武帝最忌惮的,当卫青的车马路过主父偃的刑场时,他选择了绕道而行,卫青深知汉武帝剪除卫氏羽翼的行动已经开始了,自己这个时候更要低调行事,主父偃、张汤、郭解还有卫青去世后的公孙贺、卫伉、阳石公主,为了打压卫氏外戚的势力,汉武帝从来就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

只不过在最后的“巫蛊之祸”中,在各方势力的共同作用下,其事态发展超出了汉武帝的控制,最后酿成了戾太子刘据兴兵反抗失败自杀的人间惨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汉武帝   公孙   朔方   京城   宗室   豪强   百官   隐情   大功   匈奴   大将军   陛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