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位徐茂公,他临终时留下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遗言:若后代出现高人,务必将其杀死,否则必将引发造反之祸。这个神秘而诡异的预言,却在后来居然应验。这个引人入胜的历史传奇,宛如一个古老的诅咒,引发了人们对徐茂公遗言的深入思考。

徐茂公的临终遗言,蕴含着一种奇异的预知,似乎他对后代的未来有着难以理解的洞察。为何他要让后人杀死高人?这个问题如同历史中的一个谜团,让人百思不解。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个遗言竟然在后来应验,后代的高人竟然引发了造反的风波。

少年志在肩,踏上崎岖征途

公元618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徐世勣出生在河北一个偏僻贫苦的小村子。这个村子叫做双河村,位于太行山脚下。村民们过着祖祖辈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徐世勣的父亲叫徐盖,是这个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有见识的人,常给村里出谋划策。而母亲则是村中最勤劳能干的女子之一。

徐世勣从小体格强健,性格活泼好动。6岁时,父亲徐盖就发现,这个儿子与其他孩子不同,无论气质还是能力都要强上许多。10岁那年,北方来了匪徒,想烧村抢掠。撞见此情景的徐世勣毫不犹豫抄起木棍冲上前去,将那群匪徒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成为日后他赫赫武勋的第一个缩影。

而到了17岁那年,隋朝腐朽统治激起了各地百姓一波又一波的暴动。徐世勣看着乡亲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决心要为百姓们谋一个太平。于是他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徐盖请示,要加入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起初,翟让并未放在心上。一个17岁的少年,又能做出什么事来?然而很快,徐世勣的军事才能就让翟让刮目相看。勇武威猛的他总是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每每建功立业。有一次,隋军突然来袭,寨中措手不及。正当隋军马踏瓦岗寨门之际,徐世勣身先士卒,将敌人正面击退。寨中百姓们欢呼雀跃,徐世勣也声名鹊起。

翟让见识到他的不凡,很快就将他收为义子,并逐渐把军中大事交给他筹划。在徐世勣的悉心部署下,瓦岗军如虎添翼,声势大振。每每出战,瓦岗军必定大捷。而随着徐世勣威名的进一步扩大,他也逐渐体会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猜忌与嫉妒——这个乱世,似乎从来都不会容忍有人脱颖而出。

有一日,徐世勣独自一人站在寨堡之上,眺望天边浮动的云卷云舒。他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呢喃低诉:"我一生为国为民,从未图任何私利。然而为何还是风言风语不绝于耳?人心之难测,似这苍茫天地一般不可捉摸。"

误入歧途,淌进风雨中

公元626年,唐军兴起,徐世勣也在其中建有不小功劳。当年翟让去世,徐世勣便顺理成章地继承翟让的部队。他与唐军联手击败王世充,为唐朝的立国功不可没。然而,好景不长,徐世勣也逐渐意识到,在宫廷权力的游戏里,自己的位置正变得尴尬起来。

在唐朝建立的初期,献公主和太宗李世民之间发生了很多争斗。徐世勣选择了站在太宗这一边。在玄武门之变中,徐世勣为李世民出谋划策,使其成功登基为帝,自己的地位也达到了顶峰。然而好景不长,李世民登基后,也深知徐世勣势力太大,必然后患无穷。于是也开始针对徐世勣布下种种算计。

在朝堂之上,徐世勣感受得到,不仅来自皇帝的戒心,就连其余重臣也都对自己虎视眈眈。这一天,武则天召开朝会,众臣应召入宫。徐世勣察觉得到,这次不仅皇帝,就连其余文武百官都对自己怀有戒心。微妙的氛围中弥漫着令人不适的敌意。

会后,徐世勣长叹。作为敏锐的政治家,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一旦政局有变,自己势必难逃一劫。然而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还是深吸一口气,选择继续笃定地前行。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的,是整个天下苍生的未来。

英雄无路,却道故人来

公元627年冬,徐世勣的预感成真。这一年,唐朝发生了王世充谋反的事件。而徐世勣,也被诬陷牵连其中。

王世充原本与徐世勣并无太大关系。然而王世充谋反之时,恰逢徐世勣的母亲去世。按照北方俗忌,他需要回家守孝三年。结果却被王世充利用,捏造了许多所谓的“证据”,宣称徐世勣与谋反者同流合污。

谋反失败的消息传来,徐世勣正在家中守制沉痛。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武则天的军队已经来到门前,将他和他全家百口押解京师受审。这些冤假错案,徐世勣无力反抗。他跪在大殿上,心如刀割,对武则天哀声

武则天金耳不闻,直接下诏清洗朝中奸邪。一个血雨腥风的政变过后,徐世勣不得不在自己的府第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终前,

话音未落,他便再也没能睁开双眼。无数忠心的手下在大殿外痛哭失声。徐世勣就这样英年早逝,人们为这个忠义之人痛惜不已。

英雄遗言,缠绕子孙后

徐世勣英年早逝,唯有一句话成为了家族的诅咒。他曾在暮年对家人说过:“我引颈受戮,你们务必低调行事,不要再参政上!”而在临终前,他又说了一句:“若我家后代再有杰出人物,一定要杀,不然必然祸乱天下!”

这句话成为孽缘,世代缠绕着徐家人。公元661年,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降生。这个孩子生来聪慧过人,极像他的祖父。只是性格要内敛隐忍得多,看上去柔弱而实则坚韧。

然而对于其他长辈来说,这却是徐家的灾星。因为徐茂公的遗言就如同一个诅咒,如果敬业将来真的成为“高人”,对家族来说无疑就是灾难。于是,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打压孩子的才能,生生扼杀了他改变世界的可能。

年幼的徐敬业,深感家族的压力,只得在王府寝食难安。每每夜深人定,他一个人坐在庭院中,凝望天上的星辰沉思。他时常想起那位自己未曾谋面的祖父,感叹命运的无常。他觉得,自己好像出生在一个诅咒之中,背负着改变不了的命运。

渐长成人后,敬业养成了一个人独处的习惯。只有这样,他才得以不被家族束缚,尽情翱翔自己的抱负。他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定要让所有人都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开始广交天下英雄豪杰,决心以后重振家族,让世人刮目相看。

公元684年,武则天称制,敬业乃藉机密谋起事,痛击独裁者。然而不料,此举却成了自己覆灭的导火索。最终,他在行动未及之时便被武则天发现,与全家老少一同被诛杀。不少族人在绝境时仍然躲在他身后,对他言听计从。这无疑加重了对整个徐家的打击力度。

当年徐世勣的遗言,就这样应验在自己的骨肉之上。徐家自此荣光尽失,再无起色之机。而敬业孤注一掷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他仿佛一个明志抱负却始终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英雄。那些追逐名望与抱负的心绪和行动,都成了宿命的牺牲品。

敬业和徐家的故事,倒影出了唐朝那个时代的缩影:那些追逐名誉与正义,却最终被权力吞噬的英雄们;那些被家族或权力期待又被迫压抑内心才能的悲剧性命运。这是人性复杂的一个注脚,也是一个无法完满回答的历史疑点。

结语

如果我们要评判,英雄的结局究竟对与错,又当如何抉择?徐世勣的一生,既是他个人抱负的悲剧,也是他与这个时代的命运交织。而他的家人后继者,又何尝不是命运弄人的牺牲品?

当我们追问,他们到底可以选择怎样的道路时;当我们思索,面对无情的宿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时——我们终将发现,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这就是人心的复杂,也是命运的无常。

所以,当我们遥想那段动荡岁月,也许最后的感叹,就只剩下了一点无奈的惆怅。我们叹息着,为那些义无反顾却以身殉情的英烈;我们叹息着,为那些抱负无限却沦为命运玩弄的悲剧。因为在那风起云涌的年代里,我们所有的问与答,最终都被卷进了乾坤的长流,消弭成一丝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遗言   临终   高人   后代   抱负   公元   敬业   命运   家族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