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版《小时代》?仅仅一晚后,《繁花》的评论区就炸锅了

说实话,早在三年前听闻王家卫要拍电视剧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

香港电影圈有个著名的对比关系。

王晶和王家卫。

王晶拍片是出了名的快,跟风、炒作、狗尾续貂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挣钱两个星期都能拍一部电影。

而王家卫则是反面。

主打一个慢工出细活,只求作者表达不求票房,虽然奖项一大堆,但经常让投资方有苦难言,演员们拍几年戏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这一点邓光荣和梁朝伟都深有体会。

所以,如果说王晶所代表的是极致的商业追求,把电影当成生意,那王家卫就是极致的艺术。

抛开一切成本不谈,咱就是要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而当媒体爆出王家卫要拍电视剧时,那感觉,不亚于看到一只蜗牛报名跑马拉松——

两个小时的电影你都能拍三年,这20个小时的电视剧,莫非要拍到世界末日?

还好还好。

这部剧只用了三年筹备,三年拍摄,四次杀青就结束了。

王家卫的电视剧,配得上一句万众瞩目——

《 繁 花 》

先说成绩,只能用一个大写的牛来形容。

《繁花》央视八套上星播出,网络同步上线,刚上线收视率就火速破2,而另一边的网络热度同样空降第一名。

两大平台均是断层第一,谁不服?

热搜话题此消彼长,大V们都纷纷入场凑热闹,它的热度早就超过了一部剧,成为12月27日娱乐圈最大的新闻。

毫无疑问,《繁花》就是2023年最后一个大爆款。

但所谓人红是非多,关于《繁花》的评论也并不是积极正面的,甚至说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优点自然很多,王家卫一出手就是别具一格的影像魅力。

妙到毫巅的打光、精致的服化道、和不经意间露出的花哨运镜,光是画面就让人能看出电影圈大佬对电视剧的降维打击。

但吐槽之声也有不少,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是上海风貌的时代错位。

《繁花》背景在1993年的上海,距离今天有30年,但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毕竟稍微年长一些的观众对90年代还是有深刻印象的。

而在王家卫的导筒之下,该剧却呈现出一种浓烈到有些浮夸的摩登氛围。

西装礼服大波浪,烈焰红唇高跟鞋。

这反差令人陌生又熟悉,不像是90年代,倒像是30年代。

当然火力最猛的评价,莫过于有一条高赞评论说这是王家卫版的《小时代》。

拿王家卫和郭敬明比,这都不是嘲讽,分明就是辱骂。

第二,是叙事手法的繁乱。

电影大导演下凡电视剧,自然要体现出与众不同,而《繁花》的叙事没有用古典法循规蹈矩,开局就让人眉头紧锁。

人物多,台词多,故事线更多。

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关键信息导致不能连贯,这让人看的很吃力。

但看完四集之后,我发现,错的不是《繁花》,而是快餐文化的荼毒——

吃惯了垃圾食品,再吃真材实料的东西,竟然嚼不动了。

您先别生气,先听我说。

首先,《繁花》的画面为何呈现出一种30年代风格?

看过王家卫电影的应该都会有了解,王家卫最喜欢刻画年代感,让历史在镜头中沉淀,捕捉时间的流逝。

他喜欢放大人物,让情绪蔓延,反而对那些宏大的场面不太感冒。

而90年代的上海烈火烹油,腾飞的经济促使每个人都走出家门,在人潮洪流中抢夺商机,大街上一片欣欣向荣。

按照一般导演,他们肯定会先从“繁华”入手,让90年代的上海成为主体。

可王家卫反其道而行之,只把镜头对准人物,通过精神面貌折射出整个时代。

所以,我们看到了意气风发的胡歌拜师游本昌,在夕阳的余晖下,闯入满是岁月痕迹的和平饭店;看到辛芷蕾点起香烟摇曳生姿,走过霓虹闪烁的黄河路。

人物一直都是王家卫的主体。

你可以说他不会拍时代,也可以说他不屑于在这种“行活”上费笔墨。

而这种藏在背景里的繁华,让人联想到30年代的旧上海,或许让人感受到陌生,但却是客观事实——

我搜了一下90年代上海的相关照片,不能说和《繁花》里一模一样,但相差无几,再说本片就是聚焦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而那块区域从30年代开始就一直闪耀至今。

很多时候,藏在历史中的真相,就是这么让人难以置信。

而该剧的摄影是获得过奥斯卡最佳摄影师的鲍德熹。

大师与大师的神交不用多说,《繁花》的镜头简直不要太王家卫,各种空镜、摇臂、变焦让人目不暇接,就连一个小配角都有专场推进镜头。

快与慢的对流,烟云与霓虹的碰撞,再加上胡歌这张跨越时代的帅脸。

每一集都能截出几十张海报级别的壁纸来。

一开始,我还怕王家卫只是一个挂名,但看完四集以后就松了一口气,什么好评差评,光是能让我看20个小时的镜头美学就已经足够。

胡歌的凝视,辛芷蕾的抬眸,马伊琍的娇嗔,还有奔走在街头的唐嫣。

灵啊!灵!

这种风格在电视剧绝对是独一份,而那些说什么王家卫版《小时代》的人,怕是连油画和打印写真的区别都不知道。

再说剧情。

虽然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前四集基本讲了两个故事,而观众对前一、二集的叙事比较混乱。

王家卫在这两集中采用了倒叙+插叙的方式。

宝总开场就被撞,然后交代宝总和爷叔的成名,再在善后工作的过程中,补全宝总加入麒麟会的过程,三条线交叉进行。

一、二集加起来差不多90分钟,正好是一部电影的体量。

说白了王家卫在这一部分就是按照电影来拍的,而倒叙+插叙的手法对于电影来说已经是比较常规了。

只需要的是放下手机,关上倍速,跟随着剧情推进就能理解整个故事,并没有什么难处。

大抵经过我就简短讲解一下吧。

宝总做认购卷起家,然后被股票大佬麒麟会组织盯上。

麒麟会借着拉邦入伙跟宝总透露商业机密,称一个序号为414的股票将要大涨,以此来考验宝总。

宝总抵住了诱惑没下手,没成想在旁边的蔡司令将此事告诉了姘头火凤凰,接着火凤凰又告诉了发根。

两个人砸锅卖铁买入股票,在短暂的涨幅后马上回落,最后赔的一塌糊涂。

火凤凰逃出了上海,发根不堪重负自杀。

而发根的儿子因为不知道真相,所以误认为是宝总所为,这才出此下策撞伤了宝总...

看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但每段情节之间都有因果关系,顺便还能介绍出场人物,每段衔接都经过了精确计算。

在交代剧情的同时,每个人物的出场均设计在了情节中,让每个角色都带着故事登场,再加上对宝总在上海的地位刻画,效率非常高。

从第三集开始,王家卫开始规规矩矩讲故事,反而被许多观众称赞观感有提升。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剧本的精彩程度还是效率,前两集都要比后面精彩不少。

可在短视频与倍速轰炸之下的观看环境,人们早就失去了解读剧情的耐性。

哎,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作为王家卫首次挑战电视剧的作品,《繁花》是成功的。

它固然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些标准的“王氏手法”放在叙事要求更高的电视剧中,有些脚不沾地。

可《繁花》仍然是一次非常精彩的尝试,王家卫敞开自己,带大家沉浸在一场绚烂又隽雅的梦。

喜欢90年代的上海,喜欢《繁花》。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繁花   麒麟   发根   时代   上海   镜头   年代   电视剧   人物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