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会想不到德军绕开马奇诺防线?

是空军改变了二战德法战局与命运。

空军是最重的戏份,装甲兵反而是其次的。

闪电战里,空军第一,装甲兵第二。

法国建设马奇诺防线的时候完全考虑到了阿登森林。阿登森林的确能过兵,过轻型师,大炮要滞后,大炮不容易过。所以过来的轻型师,不带大炮,防守的法军可以轻易抵挡的住,然后等待援军来截断。

马奇诺防线

就算防守的师抵抗不住那不还有色当吗?色当的要塞重炮可以拍蚊子一样拍死这群轻型师。法国本就是把这儿当陷阱的。没那么傻。法国少预计了一点:德国的轻坦能过。

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

因为闪击法国的时候,德国的坦克多是1号2号,属于轻型坦克,而阿登森林在马奇诺修完后的10年里,比利时在这儿搞了几次环阿登自行车赛,所以其实这里已经有路了。然后德国工兵又相当给力,在德国坦克出发前就偷偷潜进去把所有的沿路的树先清扫了一遍,每个树都锯子锯到70%,德国坦克来了一碰就倒,不耽误行军。但这个不致命。

因为这些轻坦,到了色当要塞前一个命运。无外乎色当大炮的拍蚊子改拍苍蝇。就像西西里滩头德军命令虎式坦克的88炮和盟军军舰舰炮对射一般。舰炮一发来,虎式回到零件状态。

当时法军指挥部给色当司令官打电话问是否需要增援,色当指挥官一口回绝,不需要。就是看河对岸的德军豆战车敢不敢扎堆靠近,通通的一炮给轰成零件。这时,德空来了。德国斯图卡轰炸机携带航空炸弹先封死了色当。德军迅速过河。

斯图卡轰炸机

这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点、风暴眼。

就是法军预计一点没错,德国陆军重武器、大炮都过不了阿登,要很久很久。先前的轻装部队能过,但是打不下色当,那么法军增援后这些轻装部队就会反被法军吃掉!战局一下子就逆转了。

但是1940年,空军的轰炸功能替代了陆军重武器与大炮的火力输出

这就是闪击战最核心的要点:制空权+空军轰炸机的火力投送。

闪击法国中,德空击败了英法空军!取得了制空权!英国不敢出全力,他要留空军要为自己留一手,法空打不过德空。英法空军加起来不差于德空,但是英国毫不在乎坑法国。

英德空战

装甲兵表现也很好。曼施坦因计划也非常棒,曼施坦因计划之前也先找过古德里安,古德里安承诺他的装甲师能过阿登森林。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不是蹲在办公室空想捏造的,是根据战地实际情况制定的。

镰刀计划:是将德军主力放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区,对法军造成突然袭击,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军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

但还是最关键的环节,需要空军。德国闪击法国本就很凶险,没有圜转余地,如果在色当被按下停几天,法军援军赶到,色当前的德军又没有重武器,那么被包个大饺子,战局就哗啦啦回到一战的僵持战,德国再在这儿打4年吧。

战后,因为空军的至高无上的首功,戈林被封为帝国元帅。

戈林

这个头衔比军种元帅高。曼施坦因、隆美尔这些只是陆军元帅。邓尼茨是海军元帅,而戈林是帝国元帅。名至实归。

法国战役后升的13元帅(著名的按打批发),空军3个。可见居功之伟。

就是国内的军亡目啊,从小被小米+步枪灌迷糊了,灌满小米的大脑,根本容不下飞机军舰,甚至容不下大炮。

从二战开始,空军主导了陆军、海军两大战场形态。

是的,德国闪击战全靠空军。你说闪击苏联,德国去了3500坦克?

那你别忘了,苏军有2万呢。虽然种种问题一半开不上战场,那已经开上去的也得1万。

很多时候,苏军坦克纵队遇到德军装甲兵之前,德空就给消灭一半了。

那你说海上?从小日子偷袭珍珠港起,海上也靠飞机了。海上也变视距外战争了。军舰只是个海上的飞机场而已。

珍珠港前,确实大国英美德苏等国海军都没大转向,都还想着大炮巨舰的对轰对决。因为海上航空兵不是全天候的,天黑不行 下雨不行 海况差不行,受限制太大了。海军航空兵基本就是大金毛一样外号撒手没。

但珍珠港的事件证明,就在那短暂的白天、海况尚可的阶段,舰载飞机能恐怖到什么程度,战列舰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只要海航飞行员有足够的勇气出航,舍得那一身剐,即使是1940年阶段的航空条件,没有雷达,没有那么多的电子辅助设施,全靠人肉与运气,海航也能主宰大海!

甚至潜艇也一样!德国潜艇最后也不是死于盟军军舰反潜,是死于盟军的反潜飞机。

德军潜艇

再说说苏德战争。巴巴罗萨一开战,德国空军就基本摧毁了苏联空军。

没了空中优势的苏联陆军,庞大的炮兵、2万的坦克,这只武装到牙齿的苏联陆军,300万人3个多月灰飞烟灭。

一路德军遇到的苏军坦克部队,基本都是被德空炸过一遍大半摧毁的,你可想而知苏军坦克兵的实力与士气会下降多少。

一直到莫斯科战役也就是台风2阶段。因为苏联冬季暴风雪气候,天气气象很差。简单的说,天上有云空军就不敢飞。因为那年代雷达导航电子导航哪儿有,没那个。飞机飞起来是靠人工定位标志物的,如果天上都是云,你既找不到目的地,你回来还找不到机场。所以那个年代为啥那么多空难撞山的,因为云里面看不见啊。

所以到了10月中旬莫斯科雨季开始,雨季半个月就代表半个月天上都是云。空军出动大幅度降低。再后来暴风雪开始,暴风雪又代表天上都是云。空军在莫斯科战役基本就是半残废状态。

没了空军的德军,与苏军陆军部队对决,就是莫斯科战役。苏军依然劣势,但是不像以前那么一边倒了。每个部队德军都得靠陆军人肉打,无法召唤空军。一下子战争难度陡然升高。

莫斯科战役

这也是东线德军流传的:夏天属于我们,冬天属于俄国佬的原因。

1942年5月,天气放晴,泥泞的苏联土地变得干燥。德空可以重新掌握天空。

曼施坦因封帅的克里木、塞瓦斯托波尔,其实是两大技术兵种打的,就是冯里希特霍芬的第4航空队,以及全德军一半的炮兵连+多拉超级大炮。

多拉超级大炮

第6集团军的南线计划蓝色方案,一直在等克里木的里希特霍芬的航空队,7月4日,塞瓦斯托波尔攻陷后,第4航空队终于抽了出来。第6集团军和配属他的第4航空队,一起开始了蓝色方案,目标顿河-伏尔加河。

在第4航空队的支持下,第6集团军一路碾压了5个苏联集团军,9月初打到斯大林格勒城外。

里希特霍芬对第6集团军的评价是:他们啥也不想干,就想召唤空军,啥都让空军出去打。

这妥妥的是后来美军的打法了。

但是德国可没美国那么豪横,德国打不起这种款爷战法。

过多的召唤空军,会导致德军那可怜的运力基本运了空军军需,那么陆军就得到的更少!在德国的道路铁路运力管理体系下,空军物资是第一优先级,保卢斯的6集物资在4航队下。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第4航空队得到9000吨物资,第6集团军得到8000吨。他一个25万人的集团军,军需物资还没有第4航空队多。

8月23日,里希特霍芬开始轰炸斯大林格勒,把斯大林格勒炸成一团废墟。一天就投弹1000吨。城外保卢斯也在精心准备,一直在训练6集士兵巷战。迟迟不肯攻城。9月12日,小胡子忍无可忍,下令第6集团军必须次日开始攻城。

9月13日,德军第6集团军开始攻城。

9月12日,62集司令洛帕京精神崩溃,对守城已经全无信心。苏军大本营调换崔可夫接任第62集团军司令,驻守斯大林格勒。

崔可夫清楚的感知到德军的空优,而且此时天气尚好,德空出动频繁,因此决定采取拥抱战术,老鼠战、耗子战、下水道战、地下室战、贴身战。就是为了消除德军空中优势,让第6集团军陆军来打。

得不到空军支持的第6集团军,就这样与苏军斯大林格勒部队打成了消耗战。迟迟无法彻底消灭苏军与拿下全城。并因为大量的召唤空军,导致整个运力一大半都用来给第4航空队运物资,第6集团军始终无法建立相当规模的储备。

斯大林格勒战役

并为了节省储备,第6集团军马都不要了。马放了顿河去吃草去了。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是没有马的。

并已经建立的那点储备,也不在城内,而在卡拉奇一线。

这就是空军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法国   德军   斯大林   航空队   色当   苏联   集团军   德国   大炮   防线   空军   想不到   马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