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一年到手的合法收入有多少?用不着多吃多占,根本花不完

清代素有京官穷的说法,不过这里所谓的京官是特指中下级官员,大部分还都是五品以下的小京官。至于在京的大学士、军机大臣以及部院大臣等,就是不贪不占,也不会与穷字沾边。

那么正常情况下,大学士、军机大臣级别的一品大员,一年的合法收入大概有多少呢?御史就以三朝元老张廷玉为例,仔细地算算这笔账。

张廷玉的保底工资

张廷玉巅峰时期有很多头衔和兼职,最主要的是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以及三等伯爵,此外还兼户部、吏部、翰林院掌院学士,等等。

清代大臣一身兼任多职是十分常见的情况,不过兼职多并不意味着工资就拿得多。基本原则是以爵位、职务最高的档次拿工资。

张廷玉的爵位是三等伯,按照清代的俸禄标准,每年到手的460两银子和同等的禄米。而正一品大学士岁俸仅有180两,外加180斛禄米,所以张廷玉的工资是按照三等伯标准来发放的,即保底工资是460两。

从雍正初年开始,部分京官享受双俸待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俸仅限于职官,世爵世职并不能享受这一福利。

双俸是皇帝为了提高大臣收入而出台的一种补助措施,旨在提高高级别京官的生活质量。从相关的史料记载来看,大臣如果有世爵世职,仍能享受双俸。

也就是说,张廷玉每年可以拿到三等伯的460两保底工资,外加180两的津贴补助,合计为640两。

养廉银收入

自地方官员推行养廉银制度后,京官的俸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所以从雍正六年开始,给在京官员发放双俸。

后来,又在各省解部银两和盈余银中拨出一定数额,以为养廉之用。然而,这笔养廉银的总体数额并不大,且主要集中在户部、吏部,其他各部院衙门虽然也有养廉银,但为数很少。

张廷玉曾以大学士兼管户部、吏部,所以他是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这一福利。按照规定,户部养廉银数额为92300两,吏部为10000两。

户部、吏部的养廉银是如何分配的呢?当然不可能是平摊,户部的九万多两银子中,规定给尚书、侍郎17000两,至于尚书、侍郎怎么分倒是没有明确记载,但不用想尚书拿得肯定比侍郎多。以管部大学士、满汉二尚书、四侍郎平均计,也在2500两以上。

张廷玉作为户部一把手,到手的养廉银应该不会少于3000两。此外,吏部的养廉银中,张廷玉至少也得拿1000两以上,大致算下来,张廷玉的养廉银应该有5000两左右。

相比较与保底工资而言,养廉银的数额就比较可观了,维持高质量的生活问题不大。

陋规收入

从康熙朝开始,陋规已经十分盛行,这是官场的潜规则,谁都不能置身事外。陋规的种类很多,美其名曰为“敬”,有冰敬、炭敬、年敬,等等。

此外,地方官凡是升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按例都要向大学士、军机大臣送上一笔孝敬。

根据文献笔记的记载,地方大员上任或到京城陛见,都要送礼,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标准最低是200两。

一年当中,不知有多少官员上任、陛见,仅是这一笔进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陋规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收入,故而史料中讳莫如深,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数额。但不用想,张廷玉作为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岁入至少在一万两以上。

除了陋规外,还有门生故旧的孝敬,这也是陋规的一部分,张廷玉曾多次主持会试,桃李满天下,估计一个年节下来,保守也得有5000两收入。

保底工资、养廉银、陋规收入这三项,张廷玉每年到手的数额最少也得是二万两。

雍正一朝,雍正皇帝有记录的赏赐就有三次,除了各种珍玩古董和绫罗绸缎外,仅是现银就超过8万两。乾隆初年,张廷玉还没有失势的时候,也常有赏赐,但没有记载有赏赐现银的。

在安徽桐城老家,张氏家族还拥有数千亩良田,是名副其实的头号大地主。这些田地的租金就很可观,维持家人体面的生活那是绰绰有余。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从未倚仗手中的权力多吃多占,历史上他也是一个清官。史料记载,张廷玉身居要职时,从不受人请托替人办事,更不会额外拿人家的一两银子。

张廷玉位极人臣,仅是合法的收入就已经十分可观了。都说在清代当一个清官很难,这话确实不假,但是当官做到一定级别的时候,做个清官也就不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雍正   陋规   多吃多占   京官   收入   吏部   户部   军机   大学士   大臣   用不着   工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