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仅用30年,从领跑亚洲经济到一穷二白,是如何作死的?

引言:

提到缅甸这个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泛滥成灾的毒品交易以及无休止的军阀混战

事实也确实如此,缅甸是目前亚洲最贫穷,治安最差的国家之一。

然而,谁能想到?刚独立那会,缅甸的起跑线可不比其他国家低。

上世纪50年代,缅甸的GDP曾一度达到120亿美元,赶超日本,领跑亚洲,新加坡甚至将缅甸当成了自己的追赶目标。

可惜的是,缅甸做出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实行“闭关锁国”,将自己的一手好牌给打烂了,沦落到今天一穷二白的地步。

那么,从曾经的亚洲之光到如今的犯罪天堂,短短三十年,甸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南半岛最大的国家、优质的海岸线和地理位置

可以说,缅甸一开局就在一块好地上,缅甸具备发展经济所需的一切优越自然条件,起步就遥遥领先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岸线资源丰富。

北边与中国接壤,东边紧靠老挝、泰国,西边是印度、孟加拉,南边濒临印度洋。沟通东南西北,有亚洲十字路口之称。

此外,缅甸的自然资源也是相当的丰富。矿产方面,缅甸的浅层地表下埋藏着丰富的稀土、金、银、钨。

除此之外,在能源方面,缅甸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放眼整个东南亚也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其中,石油储量为2.069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300亿立方米。

即便是在缅甸内战最为严重的那几年,石油与天然气出口依旧能给军政府带来每月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农业方面,受独特气候的影响,缅甸南部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特别高。现如今,缅甸大米自给率达140%以上,水稻产量居全球第七位。

不仅能养活自家国民,还能大量出口。缅甸的农业优势是殖民时期率先被英国人发现的,当时,为了将缅甸打造成海外粮仓。

英国人从同属殖民地的印度引进大量农民,为缅甸农业发展注入所需的劳动力,并毁林开荒、修缮水利、开拓农田。

一时间,南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激增,现代缅甸的农业根基就是这么来的。

二战结束后,缅甸的区位优势又被日本人看中,为打开缅甸市场,日本竟主动向缅甸谢罪,支付2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要知道,布雷顿体系崩溃前,美元与黄金挂钩,币值相当坚挺。那时候,2亿美元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么一来,缅甸具备了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源、资金、人力,内外环境也都是利好于他们的。

按照剧本,缅甸可以跳过原始积累环节,直接开始创业。然而,缅甸却没有利用好上天的眷顾,反而选择了“闭关锁国”。

1962年,“缅军之父”吴奈温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开启了持续至今的军政府独裁。

吴奈温

奈温虽然是缅甸独立运动的创始人,在反帝斗争中有所作为,为国家主权独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别看他打天下行,治天下却极其的糟糕。奈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也纯粹是为了维护个人权威。

例如他上台之后,大量反对者逃到国外,为了防止国人接触到叛逃者的异己思想,以至于对自己谋权篡位的行为产生质疑,奈温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不仅如此,奈温的闭关锁国还堵死了外国资本投资缅甸的渠道。

奈温认为,外国人心怀鬼胎。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缅甸一旦接受了外国援助,就会让国家被迫站队于某一方,进而丧失独立性,威胁其政权长久。

为此,奈温拒绝了一切外国投资与援助,甚至在1973年,奈温严令禁止外国人在缅甸境内停留超过24小时。

着实是把偌大的缅甸打造成了与世隔绝的国家,一切适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优势都发挥不出来。

再如,他为了获取农民的支持,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土地改革。但他信不过专家,于是就让一群拥护他但却完全不懂经济的军官党羽下乡指挥土改。

这些人蛮横专制、腐败透顶,非但拉拢不了农民的支持,反而更加重了城乡矛盾,让缅甸原本还算不错的农业根基遭受严重损害。

奈温这样的统治手段自然是不得人心的,因此,自从他上台起,各地的反叛势力就层出不穷,最终使整个国家陷入内战的泥潭之中,经济成果毁于战火。

1964年,奈温为了筹集战争资金,强行实施国有化。将境内的私营企业全部充公。而私营企业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奈温这一套操作下来,相当于打断了缅甸经济的脊梁骨,让缅甸经济在往后几十年间都没有腾飞的可能。

无休止的内耗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奈温又做了一件荒唐的事情。

那就是在没有发布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就将面额不是9倍数的缅币全部禁止流通,只因他突发奇想,认为9才是最吉利的数字。

一夜之间,老百姓手里大量的钞票变成了废纸。不少人因此倾家荡产。

这下,民众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恢复民选政府,史称“缅甸第一次民主运动”。

为平息民怨,奈温只好引咎辞职。但接替他的,不是民选政府,而是又一位军事独裁者——国防部长丹瑞。

与奈温不同的是,丹瑞虽然也主张军政府独裁,但他走的基本都是正路。他上台之后,全面废除了奈温时代的乱政。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资在缅投资、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妥妥的缅甸版改革开放。

然而,经历奈温数十年如一日的摧残,缅甸经济体制早已是积恶成疾,保守的军队势力更是难以撼动。

丹瑞的漂亮话听起来很理想,但实际落实下来却是一塌糊涂。

例如,1990年,军政府开始着手实施私有化改革,意图将奈温时代充公的企业悉数恢复私有,仅保留少量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

结果,10年过去了,完成私有化的企业仅有100多家。

原因就在于,缅甸国有企业长期由军官把持。实行私有化改革,就意味着要触动这些人的利益蛋糕。

眼下,军队势力在缅甸盘根错节,普遍不愿意放弃手中的特权。

而丹瑞就是靠军队上台的,自然不会去得罪自己的基本盘。因此,改革推进缓慢、收效甚微。

丹瑞

另外,缅甸的汇率政策对于外国投资者也是相当的不友好。

缅甸实行的是汇率双轨制,依旧沿用20年前的汇率标准,即1美元换6.3缅币,事实上,按照浮动汇率制,1美元可以换来200缅币。

而外国投资者来缅投资肯定不能直接使用美元资本。这就意味着,如果走官方渠道兑换缅币,光是汇率这块就够他们把棺材本给赔上了。

直到本世纪初,另一位军队出身的领导人吴登盛上台之后,才将汇率双轨制改成浮动汇率制。

不过可惜的是,改革没多久,就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缅甸经济还没尝到资本市场的甜头就直接倒退好几年,一切又得从零开始。

丹瑞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缅甸内部的贫困问题,等到吴登盛时期再来改革,一切都太晚了。

吴登盛下台后,久居国外的昂山素季依靠民众对军政府的厌恶情绪上台了。

起初,她的民主改革被寄予厚望,但实践之后才发现,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也只不过是假大空的口号罢了。

昂山素季脱离祖国太久,她从西洋带来的民主妙药,未必就能治得好缅甸的膏肓之疾。

最后,在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中,昂山素季所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被军政府撵下台,缅甸迎来了持续至今的敏昂莱时代。

目前,国际上普遍不承认军政府是缅甸的合法政府,都认昂山素季为正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敲打敏昂莱,对缅甸实施了经济制裁。一时间,大量外资撤出缅甸。让原本积恶成疾的缅甸经济雪上加霜。

缅甸贫困的根源

概括起来,缅甸经济下滑和一穷二白的现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是缅甸长期存在的政治不稳定问题。自1962年发生军事政变以来,缅甸就一直处于军政府的高压统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不稳定性和封闭性严重限制了缅甸的发展。军方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力过于强大,导致了腐败和法制建设被践踏的现象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缅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缅甸境内民族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缅北地区,多支民族武装长期存在冲突,而中央却缺乏有力的管控。

这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也阻碍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冲突使得投资环境不稳定,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都受到了限制。

此外,缅甸的经济结构长期以来过于依赖农业和资源开发。这使得缅甸的经济体系缺乏多样性和韧性,缺乏发展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动力。

最后,缅甸的经济开放和对外交往都相对较晚。虽然本世纪以来缅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但由于法律体系、营商环境相对落后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限制了外资的流入。

此外,缅甸与国际社会相对孤立的状态也影响了经济合作和技术转让。

结语:

纵观缅甸几十年来的兴衰史,我们发现,起手条件再好,都不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决定因素。

事在人为,决策者的智慧和人民的创造力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前景和走向。


参考资料:

1.陶程.缅甸对外经济关系研究(1988-2009)[J]数据 2013年03期

2.白如纯.日本对缅甸经济援助:历史、现状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17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缅甸   亚洲   军政府   经济   闭关锁国   汇率   美元   农业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