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药方,肺结节克星,补气宣肺,化瘀消痰,调理肺功能

肺结节( pulmonary nodule,PN) 是指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cm 的局灶性、类圆形、实性或亚实性的肺部密度增高阴影,典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小结节,后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常见咳嗽、胸闷、活动后气短,发热、乏力、盗汗,四肢结节等症状。

中医是如何看待结节的?

中医古籍中并无“肺结节”名称的相关记载,因其为有形之体,可将其归纳为“肺积”范畴。

形成“肺积”的重要病机是痰之积。痰之积日久,异常结聚,便形成痰核。

《医林绳墨·积聚》记载:“积者阴也,五藏之气,积蓄于内以成病也……症之所因,皆因痰之所起,气之所结耳……积者,痰之积也”。

宿痰失其道,结聚在颈部则“颈生痰核”,结聚在手臂则“臂生痰核”,同理推之,“痰核”亦可结聚于肺脏,则“肺生痰核”。

《杂病源流犀烛》所云: “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 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五脏中,位置最高当属肺也,素有华盖之称,被称为娇脏,外感六淫加之七情内伤、食饮失节、起居无常等病因损伤肺气;

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全身的水液不能正常输布,痰饮形成,聚而成核,积聚在肺,形成肺积。

肺功能失调,为什么会长结节?

肺主气,气皆统于肺,凡大气、宗气、元气、谷气皆要通过肺的升降出入以敷布;肺有节律的呼吸,宣发肃降功能,调节着五脏六腑的升降运动。

肺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水道的通调依赖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的功能。水与气相互依存,气存于水中,若雾露之溉;水存于气中,则水因气动。

故肺气的宣降,促使着水液的代谢,气行则水行,气止则水停,聚则为痰为湿。

肺朝百脉主治节,心肺同居胸中,肺朝百脉影响着血的运行。血的运行依赖肺主气的调节和敷布而致全身。

血流行于肺络中(肺络为肺的脉络及经络的总称),肺络的血行流动依靠肺气的推动。

若肺气不利,肺络中血行瘀滞则形成瘀血痹阻于肺之脉络。

水、血的运行亦依赖阳气的温煦及推动。

阳气亏虚则温化不足,水液失去蒸腾之力则停聚为痰。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阳虚则阴盛,脉络中血液失去温煦则易停滞形成瘀血。

瘀血与痰湿常相互凝结,共同痹阻于肺络,从而导致肺结节的产生。

中医怎么治疗肺结节?

温药和之为总原则,即一切病理性质与痰饮有关的疾病,当用温性药物治疗,即温化 法,温而化之痰可消。

《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编注二十四卷》:“此言痰饮属阴,当用温药也”。

一从阴阳理论来讲,阴性具有寒冷的、凝聚的、内守的等特性,痰核作为痰饮的外延亦如此,性质属阴,温药和之便可化、可消,正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

二从四气五味理论来讲,温性药物分为苦温、甘温、辛温等。苦味能燥,能泄; 甘味能补、能和;辛味能行、能散,三味与温相合,能够燥湿化痰,温补痰饮所伤阳气,促进津液运行,达到温化痰核的目的

三从三焦理论来讲,“温上”可复上焦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温中”可复中焦脾之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温下”可复下焦肾之主水功能;

如此,阳气得复,脏腑得调,津液得布,痰核得消

《金匮玉函经二注》曰: “况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

从气血津液理论分析,气能行津,温药可推动气机的运行,进一步推动水液的运行,气行则津行,津行则痰消。

痰核温化、消散,肺结节便可弥散为无形之物。

什么方子治肺结节效果好?

肺结节病机属阴阳失衡,气滞痰结瘀停,治疗以补益肺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

我在治疗肺结节患者时,多用此方,复诊则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症状表现再做加减调整,疗效甚佳,往往2-3个月,便可散结症消。

药方组成:黄芪,柴胡,炒枳壳,姜厚朴,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瓜蒌,薤白,白芍,赤芍,当归,百合,南沙参,水蛭,仙鹤草

温馨提示:

此方为自拟方,若有同症,请谨慎用药。建议使用前与专业医师沟通,或与我沟通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宣肺   金匮要略   功能   温煦   津液   补气   阳气   肺部   脉络   克星   中医   瘀血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